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面瘫。一女45岁,自述右侧面部肌肉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

2023-11-19 06:49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面瘫。一女45岁,自述右侧面部肌肉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而后突感右侧面部肌肉明动,项背强几几,右侧面部麻木,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曾去某某等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药镇肝熄风汤、牽正散等不效,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微黄,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明动,无明显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分肉不利,筋脉失养。仍以祛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50克。 服后啜热粥200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方21剂,诸症痊愈。 桂枝加葛根汤的作用为解肌发表(用发汗等方法,使困在肌表的邪气外出),生津舒筋等。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伤寒论》,为在桂枝汤基础上的变方。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组成,功效解肌发表,生津舒筋,调和营卫(使得人体的内外气机顺畅,各司其职),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虚,症见恶寒(怕冷)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葛根为辛凉解表药,功效解肌退热(解除肌肤表面的热邪)、生津止渴(促进津液生成来缓解口渴)、透疹、升阳止泻(提升阳气来治疗腹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热病口渴、消渴、中风偏瘫、胸痹(胸部闷痛)心痛、眩晕头痛等。 因此,桂枝加葛根汤在桂枝汤基础上增加葛根,并先煎葛根,后纳入桂枝汤,葛根既为引经药,又可解表生津、升举阳气,兼解项背强痛,为配伍之妙用。 在中医的观念中,面瘫是由正气不足、风寒痰浊侵袭于面部络脉所致。部分患者愈后可复发。中医文献多将面瘫作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面瘫患者仅见口眼歪斜,而无半身不遂。《金匮要略》的条辨中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其含义是患者在气血两虚的时候感受风寒容易形成面瘫的疾病,正常人在夏天运动大量出汗之后,直接被空调的凉气正面吹到,易于形成面瘫的症状。正气引邪的含义是临床实践中患者嘴角歪过去的一侧为健康的区域,眼睛不能闭合的一侧为受风的区域。 面瘫的有效中药治疗处方?面瘫又名口僻,多由于素体阴亏,或体弱气虚引起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或风寒上扰于面部而致,相当于西医的面神经炎,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通络息风,常用的中药处方包括牵正散、大秦艽汤、葛根汤等。 1、牵正散:主要由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组成,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效,常用于治疗风中头面经络,口眼喁斜,或面肌抽动等病症。 2、大秦艽汤:主要由防风、知母、生地、柴胡、秦艽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养血活血之效,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临床常用于治疗口眼歪斜、面瘫等病。 3、葛根汤:主要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炙甘草、芍药、大枣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效,临床上对于风寒入中经络导致的面瘫效果显著。 面瘫患者不宜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要清淡饮食,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患者需要加强表情锻炼,比如鼓腮、抬眉、闭眼、示齿等,同时可以进行面部按摩。在平时要注意做好眼睛护理,因为面瘫会导致眼睛闭合不全,易流泪、怕光,要注意保护眼睛,防止异物或小虫进入而引起眼部炎症。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面瘫。一女45岁,自述右侧面部肌肉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