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笔恶心这种人,但提分绝对流啤

说实话本人不是很认同
当然承认这也可能是我目前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地位的原因吧
在一个本地的T2(每年大概985率5%左右)的重点学校,排大概年级十几名的名次
个人觉得这是我确实不怎么努力的缘故
我讨厌刷题,下课从来不会呆在教室里,天天上网,晚上只睡四个小时但学习时间没比别人多,还谈了一次恋爱
今年高二,报考了一次高考,是一个211级别的名次
我真的很讨厌那种功利心很重的学习。
别的不说,关于物理,我本人是物竞生,高二发挥不稳拿了个省二,在准备今年的考试
今年高考物理压轴也做出来了,估分100+,在我考前几乎完全没管物理的前提下,错了个选择,大题可能由于格式不规范扣分
物理它就是一个很吃素养的学科,而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纯靠刷题就能考好的学科
遑论语文和英语,还有几个文科
说到底很多人吃亏就吃在了功利心上。
“语文课没用,讲的又都不考”
“欸呀呀你这个解法不适合考试”
”这都不考,学它干啥“
什么是天赋?个人认为低层次的天赋就是素养
物竞生不怎么做课内的物理题,但上课我们能想到的思路永远比老师要快,考试的时候我们能先在大题后面把答案写出来再补过程
这是天赋?对,这可能是功利性的学习很难掌握的东西,但这是我们的素养
可能你会说那些不考的东西有什么用
但今年全国乙卷的物理两道题都是可以直接用对称性省去一大半的计算的
那不是所谓的“找规律”,高考考场上你怎么敢找规律解题?
那是对物理的对称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我证明之前,我就知道它是对的,否则就会和我所知的一些定理冲突,和我所学的物理冲突
比如运动学中线性化的思维,换参照系的能力
力学中零动量系的运用,系统动量和资用能的结论运用
还有电学中静电场的约束条件,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简单结论。
考吗?不考。能用到吗?看你自己。
最简单的例子,换用一个零动量系,大部分的碰撞问题就是简单的速度反向而已
把库仑定律写成矢量形式,均匀带电球体的球形空洞中很自然地就是匀强电场
还有平行板电容,就是一个简单的高斯定理。
不是说不考的东西没用,是你不会用而已。
不是说别人生下来就比你聪明,单纯是你不愿意积累更多,从而暴露出来的知识漏洞
更不必说语文和英语,更是完全考验一个人的素养能力
而不是功利性地纠结“这种题型怎么做”“怎么样能拿分”
我个人英语是弱项——从来老师都是这么认为的
我没时间背单词,没时间读句型,没时间练字——物竞占走了我大部分时间
但我去高考的时候英语高于我们学校高三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个人认为这就是素养的体现
外文报刊和书籍的阅读,在英语语境中培养语感,以至于生词很多,但就是能精准猜中语义
说真的,要想发挥出你潜力的70%,你可能完全可以靠功利性的努力,但剩下30%,要靠你的素养和积累。
我承认你足够功利,足够自私,能在这种应试教育中考得不错,但你为的是什么呢?到了大学,研究生乃至工作,你缺失的素养又到哪里去补?
高三就算了,高一高二,乃至于初中生:学吗?为什么不学?你学会了又不会吃亏?你这不学那不学,你怎么保证他考的就是你为数不多学的?
只要你该会的东西都会,剩下的东西都是锦上添花,考不考又有什么关系,难道必考的东西你做的特别熟还能比满分再多拿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