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少女—渴求真爱的幽灵》读后感:情感的怪物,悲剧的执笔人
谈及这部作品,阅读的初衷还是它新颖的题材(起码是我未曾接触过的),将文字纸张当作美食,味道随着故事的情感而变化,与此同时,它还结合了东西名著的内容创作,可以说能帮我减轻负担阅读偷跑(不是)。
而这本,《渴望真爱的幽灵》,读完之后我是懵逼的,为了理解我还特意跑去读了《呼啸山庄》,虽然没有读完,但还是让我对故事的理解更近了一步。
在我的角度看来,这个故事是由一个一个的悲剧编织而成的,而这些悲剧又在不断产生新的悲剧。但悲剧终究是由人创造的,夏夜乃和黑崎无疑就是起点。但这些交织的悲剧又不仅仅是他们二人的,心叶作为故事的见证者,他与美羽的故事也参杂在了其中。
我为什么要说“情感的怪物,悲剧的执笔人”?我写的很中二,但我在说的就是人。无论是言情作品,科幻作品,人类的情感总是那抹最耀眼的色彩。我们也通过这份情感,与我们的所思所想所看交织在了一起。
说是情感的怪物,因为情感这种东西,疯狂起来,谁都害怕。夏夜乃和黑崎的疯狂,让一出出悲剧接连上演。
他们之间最明显的那份情,无疑是爱,他们对彼此的爱,让他们的故事在夏夜乃死后仍在延续,并且变得充满幽怨色彩。但同时存在的,还有那份自私。自私的不仅仅是复仇的黑崎,还有不做解释的夏夜乃。
想必黑崎的自私非常明显,他因为求爱不得,就产生了嫉妒与复仇的心里,他破坏了雨宫一家的一切,还将其夺走,并且疯狂的虐待夏夜乃的女儿。
黑崎就是这样一种形象,自私偏执又过分专情。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夏夜乃的一厢情愿也体现在此。她单方面的去承担二人爱的结晶,不做解释,你可以说她没有办法说出来,但这后果并不是她一个人能承担的。或许她对黑崎不够了解,或许她只想通过独自承担来把压力送到黑崎一边,但结果是,这成为了悲剧的开幕。
夏夜乃把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女儿身上,一遍又一遍的灌输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私情雕刻在雨宫萤的肉体上,原本年幼的孩子在一次次的璀璨中只是不断的迷失自我,最终成为了一个病态的肉体,病态的灵魂。她同情自己的爸爸,对生父充满怨恨,但在二人的相处以及母亲的灌输下,她对黑崎产生了病态的依赖。
而黑崎也因为夏夜乃的灌输,看到了过去爱人的影子,逐渐迷失自我,并且趋于疯狂。可以说,她可能并不想爱上这个虐待自己的生父,这种爱上仇人的痛苦我是无法体会的,但即便只是看看就令人恐惧。
而黑崎的偏执疯狂也恰恰证明了,他不会回应这种情感,也无法回应,因为他是雨宫萤的亲生父亲。
他在最后才能知道,自己折磨致死的是自己的女儿。
而风情万种的流人,沦为了这场仇恨游戏的牺牲品。这又是另一出悲剧。他虽然到处沾花惹草,但他并不是一个随意的人,他去了解雨宫萤,去保护,去陪伴她,但最终的结果是,雨宫萤并未喜欢过他,最多只是同情他,认可他。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她已经不能再喜欢上别人了。
而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心叶一直被自己的过去所困扰,那个早就埋下种子的悲剧,在这场华丽的剧目下,钻破他的皮肤,生根,发芽,一点点地刺痛着他的神经。
在这场假借“爱”的名义的较量中,没有胜利者。即便是一手策划整个故事的麻贵学姐,也是这出戏剧的受害者,也会在自己的悲剧之中。
我们并不是永远和悲剧相伴的,但有时悲剧的产生也不受我们的控制。在没读过呼啸山庄的我看完故事之后,最初的我是懵逼的状态,因为我有些无法理解,所以我就抱着结尾反复阅读,反复观看,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没有立场去劝诫角色或者身边的人不去做出好的改变,但我知道,我必须有话去说。
远子学姐,麻贵学姐和井上心叶虽然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但是他们确实改变了故事,起码是在让故事更加悲惨之前收场。我们也一样,无论我们是否有所谓的话语权,只要拿出说的勇气,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