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恐怖解密类游戏《烟火》试毒报告
大家好,我是新鲜出炉的steam游戏评测组「首席專業試毒組」的一号试毒官「小本本」,本着【无论好评或非好评均会以指出游戏不足之处为主】的活动方针,这次来品毒一下本款游戏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有严重毒口评论的可能性)
(*有严重毒口评论的可能性)
(*有严重毒口评论的可能性)
因为活动主要方针比较特殊,所以重要的地方要说三遍!有兴趣来审阅试毒报告的观众朋友,请带好冥钱和毒鼠强,让我们准备开始吧!

试毒结果公布如下
报告一:要素风格
作品以恐怖氛围及要素作为主干,但在中期融入了悬疑要素后未处理好两者间的平衡,并在游戏后期逐渐淡化了恐怖要素,转型成为叙述风格。
结论:未能贯穿初期风格。
报告二:事件处理
经剖析,本作品主要由以下事件串联而成。
1、小卖铺老板遇害事件(引子、恐怖气氛部分)
2、田家一家遇害事件(主要悬疑部分)
3、陈老师遇害事件(主要感情牌部分)
4、叶某归案(收尾)
故事在处理四项主要事件时,将过多笔墨放在了“田家一家遇害事件”中。在结尾时彻底遗忘了作为引子小卖铺老板事件的相关后续内容,并且淡化草草收笔了陈老师遇害事件,以及其牵扯众多的后续文物案。作为悬疑故事来讲,这两个事件算是虎头蛇尾和拦腰截断。
作为主要感情牌陈老师被害事件的后续内容过度略过,以无根无据没有任何盼头和可能性的“祈愿”作为收尾,平白无辜搬出美好立意。仓促的同时,也与作品所提及的男主“要为死人伸冤”的核心主题产生冲突。两者发生反应,成为微量毒点。
以叶某收尾环节的情感描写太过赶促。纵观全篇,叶某的角色塑造及出现篇幅都较为缺少。出场便抒情,感情低落之中却还能从容以山作比作诗感慨,表达孤单,气氛颇毒。若能在之前为其安排更多篇幅来铺垫与其他角色间的羁绊,则此时叶某的心境更容易被观众所理解接受,自白感染力会更好。
我认为感情正浓之时不宜作诗,否则锋芒毕露,会将“诗美”杀掉——鲁迅
结论:主要事件处理不善,收尾为回应《烟草》的戏剧化效果而放弃了故事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舍本逐末。
报告三:中心内容模糊
经整合,本作品所能透露出的主题内容如下列所示。
1、封建迷信害人(田爷执迷不悟,终促成毒害全家的惨案)
2、家庭矛盾应和谐处理(长辈的控制欲过强,传统意识刻薄,导致两代人关系不和,最终都采用邪门歪道来解决家庭矛盾)
3、应树立正确生死观(田奶田爷不接受丧子事实,陷入神婆诈骗全套,害人害己)
4、善恶终有报(田爷倒斗,儿子受害)
5、利益使人变成恶鬼(陈老师被报社灭口)
6、小孩子们需要更美好未来,需要更多可能性(陈老师的愿望)
7、为死人伸冤(男主的角色塑造)
8、要摆脱过去的束缚(男主与其父亲都有和死人对话的能力,并想摆脱种种“荣耀”过去所造成的束缚)
作品初期由78引入故事,作为故事的主要基线,但是在最后却逐渐淡化。
中期1234则成为了主要表达点,可随之又引出56。
在结尾时1-4算是较为清晰完整,但是由于故事本身就是以灵异为主,整个游玩过程主要也靠的是怪力乱神获取破案信息,却要搬出“不要迷信”的说法作为中心主题,是不是有些自我矛盾?只准刑侦问鬼,不准百姓请神?如何合理利用鬼怪妖魔?品来有些怪异的。
但随着剧情的推动,作为引子的78逐渐被淡化。灵异侦探成了噱头,男主心理,观点等均没有被重点描写,玩家甚至不能讲男主作为主要情感代入点。
5则有头无尾,成了悬念,随之6也就成了空谈。这意味着陈老师这个角色完全被架空,只剩下了一副带着立意的立绘。
结论:中心主题不明确,没有至始至终贯穿故事的首要明线/暗线。

游戏整体中式古风的恐怖氛围渲染到位,内容叙述明了,整体体验良好,无特别明显毒点,值得游玩。仍有足够的进步空间。

治疗建议:
叶某单推田某,田爷公报私仇。两人苦命鸳鸯,后接一套《嫌疑人Y某的献身》(看得出来本来也有这个味道,只是没表现好)。
陈Sir需要更多的内心戏。
如若表现正义主题,希望公正处置报社丑态。则因安排报社使出的强硬手段。如恐吓辞退,而非主动辞职,更能突出陈老师的内心挣扎。
想怼就怼,说辞职就辞职了?那我警察是不是也能开心就破案,不开心就跟鬼混?
让意气用事的结果强行合理化,那只会显得故事构成浮躁,角色苍白。死的不明不白也是理所应当。随之《烟火》的主题也就完全成了笑话。
自寻死路,何谈寓意?
如若表现责任感和善良主题,希望孩子们都能有更好出路,则因安排报社以利益诱惑。如:说服陈老师只要能够帮忙保密,承诺可以在以后增加对此贫穷村庄的曝光,引来扶持资助。此时再讨论陈的责任感和善意,才有意义。
是为了大局妥协,还是为了执念害己害人?妖魔鬼怪本是人,活人作祟又如何。
动不动就杀人,杀了人就没了后话。这未免有些太过儿戏。如若不然就不要安排这自掘坟墓的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