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看山计划第十题:2017年国考地市级第3题
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全面;(2)语言流畅,有逻辑性;(3)不超过500字。
【指点】
审题:报道类题目也没有固定格式,原则是尊重事实(很可能需要重要的数据、事件作为支撑),结构上一般符合三段论结构。这题已设定好标题,要注意题目中含有的三个概念,跟材料的结构能够对应上。因此这篇报道的“肚子”可以按照这三点来分层。
看材料:
(1)为总括段,写了整体对策、目标,可概括为答案第一段。
(2)这段分两个层次,前半部分写治污,关键数据为324家企业,治污方略可以点出。后半部分写的巩固治污效果的长远举措,结合前面治污达到标本兼治效果,同时后半部分对策在下文中都有不同程度涉及,所以这里写的时候不要展开,尽量简写
(3)“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势在必行”是(3)的总括段落,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分别对应下面3段内容,以此为标准,对下面3段进行归纳即可
(4)的前半部分内容写的比较虚,都在谈论意义,和前面“水清”“水活”的文风不一致,且不适合新闻稿,所以我们只选取最后一段有实在对策的部分作为“水美”的内容。
三年后的梦想与第一段的愿景相呼应,可以结合起来写一个展望式的结尾。
整理答案:这道题目也是按照分段节奏进行归纳的题目,同时也要考虑段内分句的节奏。这两者结合能够非常清晰流畅的把此题答完整。同时注意这题的身份设定、写作文体和材料内容,提示我们在写答案的时候要营造一定宣传性、要有一定数据、事例作为支撑体现客观真实性。
【中指答案】
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日前,b县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合理连接县域河、湖、湿地,塑造城市特色水系空间,立足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两结合,打造水清之城。b县采取治理与保护结合模式,强化治污方略,将取缔324家污染企业,推动“三河”污染治理。同时将通过工程设施等方法,保护修复水体、水面,保护生态需水量和流动性,改善城区水质,打造水体景观和亲水空间。
三步走,打造水活之城。b县为让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将逐步实施三步走战略。通主脉:强力推进“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保供给:建设完善各级水库,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促使总水量稳步增加;建支脉:加大水系修复力度,建设总长约260公里水网,使水网密度进一步提高。
多举措,打造水美之城。b县利用景观、防洪河道等将城中水系连成一体。组织水上游览线路,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城内景观湖面,提高城区水面率,保持并净化水质,发展周末旅游经济,既造就美水又增加经济收入。
“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相信b县人这一美好愿景,很快就会在“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中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