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革命补番感想
终于把《少女革命》这部杰作补完了,第一感受是:我怎么现在才看到这样一部精彩的作品。这里先贴一下stage1st的少女革命rewatch楼:https://bbs.saraba1st.com/2b/thread-1704005-1-1.html 里面的讨论和访谈资料基本能解答绝大部分观看动画时遇到的困惑,阐释这部动画想要表达的思想。下面是我从个人角度出发想要聊的一点东西。
少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强烈的几何感,第一集OP中少女的旋转,蔷薇图案到正片中人物的形象刻画、建筑都是如此。在处理头发对人物面部的遮挡时,少革的做法也相当有意思,并没有选择根据现实情况的前挡后的原则来,而是在眼部等关键部位大胆采用了透明化的处理,保留头发的线条轮廓,但是上色填充则和眼睛保持一致,在后面给到眼部特写时,这一做法更加鲜明突出,线条将大的色块分割得支离破碎,但在给细小的色块上色时毫不含糊,辨识度很高。我也说不出究竟好在哪里,但这种做法就是很能吸引我,或许可以看成时髦的一种体现。同时这种做法也很充分体现了几何图案的美感,像欧洲教堂用碎彩色琉璃拼成窗户的那种感觉,而又不失整体的观感。少革中有鲜明几何特征的地方还有很多,就不继续展开了。
“绝对命运默示录”是贯穿少革的一句话,很好地为少革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的面纱,仿佛能看到一个闭目盘腿而坐,竖起食指贴近嘴唇以示噤声的人。少革中有很多关键信息是通过凝练的台词表达的,也同样有大量信息是通过场景中的细节或者演出来揭示的。我看少革经常在一些地方倒看好几次,揣测创作者们藏在细节里的心思,也很切合“默示录”这个名字(笑)。少革大量运用了象征隐喻的表达方式,既晦涩又迷人,最好玩的是基本每集都有的小剧场,影子少女们的演出有的是化用传说故事,有的是根据当集内容的创作,乐趣十足,也巧妙地点出了人物或剧情的关键所在。
单元剧结构的重复是少革为人诟病的地方,决斗回每次都要放同样的一段演出铺垫,结束决斗的方式也基本一致。这一点看人,我是觉得无妨,这段演出我每次都不会跳,因为足够精彩,足够来烘托氛围。至于结构的重复,我的猜想是经费有限,或者说结构本身也是一种表达手法,在打破重复结构的单集里,你都能找到打破结构的理由所在。
安希的宠物球球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在解说里面提到球球一直cos着凤晓生的外表,这是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小彩蛋。我自己是在看某集的时候突然察觉到球球的耳环和凤晓生的耳环位置和外形一模一样,就有了球球和凤晓生存在某种联系的猜想,后面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猜想的真实性。
在少革中有一点非常重要,是理解剧情伏笔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回忆并不可靠,你的回忆很可能欺骗了你,将你导向了意料之外的道路。从这一点进一步引申开来,少革在部分地方采用了虚实一体的手法,何为真实何为虚幻,现实世界的边界在何处,演出和剧情实际的边界又在何处,颇有烂柯的感觉。
少革对于王子与公主这一经典的主题展开了富有新意的演绎,其实38话和39话真正结束前都有可以收尾作为结局的时间点,在这些结局点结局也都说得过去,但几原选择了在他的理解里立意最高的结尾方式,只能说佩服佩服。
其它的涉及较多剧透的我也不多说了,强烈推荐自己看一遍,如果在B站看的话尽量不要看弹幕和评论区,一个是素质堪忧,一个是会有关键剧透影响观看体验。
最后,引用几原邦彦先生的一句话作结:
「この世界で、少女革命ウテナを見つけ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
「谢谢你,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少女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