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竞赛大佬经验贴来了~因蝴蝶标本选择生竞,2022进国集保送北大!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市第八中学校的胡瑞麒,在第31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以全国第31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最终保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赛落幕后,收到家人、老师和同学们的祝贺后,我也紧接着收到了来自小猿姐姐的祝贺,同时小猿姐姐也邀请我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竞赛的经历与感受,我欣然接受了,故今日在此赘述5000+字长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我为什么选择生竞?
“多年以后,面对胸前的奖牌,我将会回想起父亲带我去山林里抓蝴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个模仿《百年孤独》的开头虽文采拙劣,但也的确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
八年前,我还只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在那次暑假的旅行途中,峨眉山之行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是因为光芒万丈的日出,也不是因为山间活泼的猴群,而是山脚下的店铺里摆放的一框框蝴蝶标本。
在曾经的生活中,我也时常见到蝴蝶飞舞于花丛中,但却未曾静下心来仔细地观察它们翅膀上精美的纹路。那些蝴蝶标本似乎向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里面五彩缤纷,包罗万象,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未知与挑战,等待我去发掘和探索。我央求着父母给我买了一盒蝴蝶标本,当我心满意足地抱着标本时,无意间也在内心里播下了探索生命的种子。
如今看来,这盒标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美,但无论如何,它对我探索生命的启蒙意义极其重大。那时的我也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件事将直接影响到几年之后,我对生竞之路的选择。

我的第一盒蝴蝶标本,也是引导我走进生命世界的引路人

二、初入生竞
起初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接触到生物竞赛时,我根本就没有竞赛的概念,只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培优而已,而且一开始的竞赛内容也只有数学。但到后来我慢慢开始接触到高中的生物知识,也在此时初步了解生物竞赛。
当时的我很兴奋,因为生物正是我特别喜爱的一门学科。后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在之后的竞赛分流中,坚定地选择了生物竞赛,踏上了求学生竞之路。
最初的竞赛学习中,我的效率奇低无比,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那时三个小时的竞赛课,一个小时用来打瞌睡,一个小时用来走神,剩下一个小时用来勾书,其中还有40分钟都不知道自己在勾什么……大量新名词,新概念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打得我措手不及,根本就抓不到重点,也找不到记忆的方法。考试全凭感觉,实在不会就蒙C……我的植物学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学完的。
但第一场竞赛考试考下来,我竟然感觉自己还不错,处于一个中游偏上的水平(比想象中的垫底好太多了)。于是,这种迷之自信便给了我最初的信心,让我愿意在生竞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从那以后,在竞赛学习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学习方法。就如一位同学在高一时所说的那般:竞赛就像是给你提供的一个实验室,你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实验室中尝试各种学习方法,选择效果好的学习方法,弃掉不好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你就能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独属于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事实上,在竞赛学习的前期,我也确实在寻找好的学习方法上花了不少功夫。回顾这条探索之路,经过泥坑中的摸爬滚打,在黑暗中一点一点地摸索,我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文将会详细介绍)。

三、2021生物联赛
在准备2021年联赛时,我们已经把生物竞赛的主体学科学完,可以对于竞赛知识点做一些总结性的工作了。所以我就想出了一种新的总结方式:以专题的形式,利用A3纸把所有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罗列在上面,并且用不同颜色的笔将不同的内容给区分开,这就是我后期用于复习的笔记雏形。
于是联赛备战初期我尝试将一些竞赛内容总结下来,结果发现总结效果出奇的好——就这样,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我的所有笔记都采用这种方式来记录。
由于一张纸上就可以记录很多内容,这就相当于给你提供一个极其宏观的视角,让你重新审视这一学科的整体面貌。也正因如此,我对竞赛学科的认知又比之前更上了一层楼。

到了后期,随着复习学科的增多,记笔记用的A3纸也在不断增多,于是对A3纸的收纳整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由于我记笔记都是用的可擦笔(不想要涂抹!),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在纸张折痕处的笔迹过一段时间就会模糊不清,所以我得尽量保证A3纸不能被折叠。
我最初尝试在网上找能放下整张A3纸的活页笔记本,却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商品。
于是,我就做了另一个开创性的工作:自己做一个收纳A3纸的活页笔记本。从笔记本尺寸的设计,到原材料的选择与购买,再到封面的设计,前前后后差不多折腾了半个月,最终还是成功把这个活页笔记本外壳做出来了。

做了个外壳,里面可以用来夹A3活页纸
随着联赛通知的发出,我也加紧了复习的步伐,但即使延期到七月份,我最终也还是没有完成教练的计划(悲)——各种做不完的题和看不完的资料。最终不得不放弃一些计划,挑最重要的事情做。
就这样忙碌了几个月,2021年的联赛终于来临。那时依旧有许多学科没有复习充分,所以正式考试时很多题我都没有把握。等到第二天机构答案出来了,我发现估分和自己的预期成绩差得挺远的……果然,这次联赛考炸了。
最终,我以一个中游的省一收场。没有人对这次考试成绩感到满意,很多和我同一年级的选手在全市排名中名列前茅。联赛成绩公布之后,我顿时感到压力倍增。

高一时使用的一些教材和资料
步入高二之后的某一天上午,我们竞赛教练把我们喊到讲台上,邀请我们共同观看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闭幕式的直播。
在那个小小的屏幕中,我得以窥见另一番我从未见过的新天地:高大的礼堂,漂亮的背景,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省队选手,正紧张地等待着获奖名单的公布。
在闭幕式中,我听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他们当中既有只拿到银牌或铜牌默默退役的同学,也有拿到金牌和保送资格的同学。在这场闭幕式中,既有惊喜,又有惋惜,同时也让我坚信一个道理: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在那时,我也就暗自在心中定下目标:我也要参加这一场隆重的生物盛会!

四、我的竞赛至暗时刻
高二上半年末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寒冬,也是我们生竞团队的寒冬。
那时的我们,不仅要顶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复习,而且还要为了会考搬书搬教室。本就在长时间复习竞赛时疲惫不堪,又恰逢培训机构组织的大联考。并且那次联考我们又考得特别差,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让队里每位同学都喘不上气。
在那些日子里,每天都要被班主任拉去谈话,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也只能硬撑着学下去。
这段时光简直可以算作我竞赛学习中的至暗时刻,前方的道路充满迷雾,让我看不清前行的方向。失落和迷茫,是那个时期的主旋律。
可能大家很好奇,我究竟是怎么走下去的?
或许是那份对生命的热爱,或许是想进入国赛的决心。在那段时期,我为了能多在教室里上会自习简直是“不择手段”:我尝试过在自习室里过夜,从晚上12点半睡到早上6点半;也尝试过去家离学校近的同学家借宿,和这些同学同起同睡……就是靠着这种拼劲,我终于熬过了这段压力山大的时期,在前方看见了一线希望。
找准自己的作息时间后,我只是每天严格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学习,保证在学习时间内不睡觉,不摸鱼,我就可以以自己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这就像一个正反馈一样,我的自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巩固加强。

到了高二下期,不同学科的笔记也都完善得差不多了。我在一次笔记的整理中也顺便数了一下笔记页数,一百页左右,估计下来,可能也有十几万字了吧。
这都是我一年多的心血,看着它们,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可能这也是我在竞赛复习中的一部分动力来源吧。

五、第一次自命题
今年的联赛时间极其诡异(相信参加了2022年生物联赛的同学都有所体会)。经过神奇的“先提前,再延期”时间调整,最终依旧把时间定在了与去年相近的7月中旬。这样的话,复习时间就会相对充裕一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尝试了第一次自命题,也就是自己出题,给队里的其他同学做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出并改正自己在出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或者逻辑性的错误。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运用知识的过程。因为出题的材料与背景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就可以出很多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竞赛题目,最后出完题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在这里,我也想和大家分享我出的第一套题,也就是1st HBO,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限于本人的能力问题,里面可能依旧会有一些疏漏,如果大家在1st HBO中发现问题或错误,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指出这些错误。

六、2022生物联赛
等到竞赛学习的后期,尤其是在离最后一次联赛只有几十天的时间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由于我深知自己的心态特别不好,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尝试着在各种影视艺术作品中稳住自己的心态:《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让我坚定了实现自己目标的决心;《青春变形记》教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活着为了讲述》使我有了乐对生活的勇气;胖鼠的音乐也在每个疲惫的周六晚给予我心灵的慰藉;还有每次与竞赛教练的谈心,练习心理老师教授的正念冥想技巧……是你们一直陪伴我走过了这艰难的半年,让我走出迷雾,重拾信心。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致以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等到2022年联赛真正到来时,我自认为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考试,所以在考试前夕,没有任何紧张与焦虑,我的内心非常平稳,并没有出现想象中心态炸裂的情形。
考试结束后,我依旧平静地走出考场。在我看来,这一年的联赛试卷论难度而言其实跟我平时做的试卷难度没有多大的区别。对完答案之后,竞赛教练就把我拉到了办公室里谈话,是时候为国赛做准备了。

七、2022生物国赛
即使联赛延期了,可举办国赛的时间却没有继续往后延。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的国赛准备时间有三个月,但今年的国赛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
若要进行实验培训,则这一个月我都会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上课,直到国赛开始的前一天,且中途我也不会再回到我的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实验水平,我必须接受这些挑战。就这样,国赛冲刺开始了。
培训几天后,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十分优秀,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竞赛大佬,他们在最初几次考试中几乎是次次都在吊打我,那几场考试下来,几乎摧毁了我花了好几个月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在他们面前,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心态炸归心态炸,可国赛始终还是要准备的。为了克服心态上出现的种种困难,我天天都会和家里人打电话聊天,也不时地和竞赛教练或班主任交流谈心。为了调整自己的睡眠状态,我还会定期给自己组织一场夜跑。就像最初学习竞赛那般,当我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作息和学习节奏时,我的表现也在逐渐进步,心态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平稳下来。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国赛如期而至。今年的理论题于我而言并不简单,很多题在做完之后都拿不准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考完后,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那时甚至连自己能不能进实验考试都说不准。回到房间后,我戴上耳机,躺在床上,一点也不想复习实验。就这样躺着……直到我被竞赛教练的通知声叫醒,起床一看,我竟然进实验了!当时的我十分激动,就像“重获新生”了一般,瞬间就有复习动力了。于是,就在这样的心态与准备下,我顺利考完了第二天的实验考试。考完的感觉也要比第一天的理论好很多。就这样,两天的考试总算结束了。
等到闭幕式时,就像一年前在电脑上看到的那般,获奖名单将按照名次的倒序来公布。在公布获奖同学的名字时,我紧张地数着获奖的名次:100名,80名,60名……当我知道自己考进了前50名时,我激动地和坐在前面的重庆队志愿者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多年的辛苦付出与努力总算是得到了回报!

回过头来看这几年的竞赛时光,印象中可能会有些痛苦和不愉快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也仅仅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影子。最为深刻的记忆都留给了那些最美好的时光。很快,新的挑战就要到来,但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竞赛经历,以及我为之奉献出的这段青春!
最后,我想感谢陪伴我走了这么久的家人、老师、同学,还有给予我很大帮助的竞赛教练汪小琪老师,不仅在学习方面给我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与建议,而且也经常在帮助我疏导情绪,调整心态。另外,我还要感谢重庆八中,是八中给了我这么好的平台和资源,让我得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感谢你们!


八、我的学习方法
最后的最后,我还想给大家分享几点我自己总结出的学习经验,供大家参考。
1良好的心态
首先,一定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比什么都重要!到了最终的国赛场上,其实有相当多的同学都有实力进入国家集训队,但有一些同学就是输在了心态上,最终没能考出好成绩,这样惨痛的例子其实非常多。
好的心态能给人提供足够的自信心,在考试中不会慌张。因为实验考试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大,所以说没有人敢保证自己能稳进集训队,考试除了考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之外,考的就是一个人的心态。
2充足的睡眠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谷爱凌每天睡10个小时的新闻。因为睡眠就是这样一种“功能不明但意义重大”的行为。
若每天正常的竞赛学习时间都在接连打瞌睡甚至睡觉的话,学习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我在竞赛学习后期的作息中,加上午休的时间也能保证每天睡够7-8个小时。
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习惯,你完全可以尝试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
3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没有什么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正如我在前文所说,竞赛给予我们尝试各种学习方法的机会,能让我们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另外,对于学习竞赛的同学而言,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在学校的自由度其实是要比普通的同学更高的。这样的话,你完全可以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有利于自己学习的事。比如说,我觉得我中午午休时趴在桌子上觉得不舒服,那就买一张折叠床放在竞赛教室里,这就很大的提升了我午休的质量。
另外,有关看书和记笔记的方法,我也在上文分享自己的竞赛经历时详细介绍过,此处就不再多说了。

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生竞之路上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微信搜索下方名片关注【小猿高中生物竞赛】,回复【HBO】,即可获取完整版试题PDF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