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伦艺LCC学习UX用户体验设计的一手体验感悟是怎么样的?

2021-01-21 12:52 作者:UXD尤克斯国际艺术中心  | 我要投稿


图片

毕业于UAL伦敦艺术大学用户体验硕士。参与项目经验丰富,同时拥有丰富的海外院校申请经验,并均取得到不错的成果。在这里,希望通过UXD平台和大家分享我的申请与就读心得。

0学院介绍

图片

伦艺全称是伦敦艺术大学,简称为UAL。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六所不同的学院,LCC(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是UAL其中一个学院。而从学院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来其中的专业分布,Communication指的是所有与交流沟通媒介相关的专业,包括视觉传达、数据可视化,以及大家比较熟悉的Interaction Design和Service Design。

但无论什么学院,学校的资源都是集中且开放的。学生的ID card可以在六个学院中通用,同时各个学院的图书资源、实验室设备,甚至教师,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学习。LCC作为以传媒Communication为代表的学院,下属的分院系及专业也是非常多样而具体的。

图片

由于专业众多,LCC学院的内部又被具体细分成不同的院系,例如Design、Media、Screen、UX Design还有和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Interaction Design、Service Design等等。而在某些课程中,学生也会有机会和其他设计专业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

图片

LCC的前身是印刷学院,学院下属有丝网印刷和打印相关的工作坊,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来预定工作坊。除此之外还有偏向数字媒体的工作坊例如Digital Space等等,这些场地学生都可以通过预约去使用。

学院还设有CTL实验室,这是一个相对偏科技导向的部门。大家需要用到一些和VR等技术相关的项目时,可以直接带着项目内容去线下和这里的相关老师进行交流,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技术帮助与支持。

在LCC,只要你有想法有思路,学校会为你提供所有你需要的课程,教师以及技术支持,来帮助你实现这个想法与目标。

02 专业介绍

图片

UX的全名是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设计。相对于Interaction Design和Service Design来说,这个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

UX的课程设置一共是15个月、分成45周共有4个学期。从官网上可以找到每个学期的课程详细信息,以及专业对培养目标的关键词。例如学院设置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Human-Centred,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用户体验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大家准备作品集时,要反思你的项目、设计和思考,有多少是和人挂钩的。例如,你在有了一个设计的想法之后有没有和你的项目的核心用户进行一些测试,来验证你的设计是不是最合适的方法。

"以人为本"对实验以及实践的要求比较高。例如Prototype不单是指APP端的低/高保真的模型,更多的是指设计者有没有能力把想法以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进行测试。换句话说,原型不单是指基于界面端的设计,更指当设计师有了一个想法时,他能不能使用调研的方法,将想法梳理成明确的条理;能不能把条理进行实现,并做出一个模型进行测试。因此UX非常强调整体的实操性,强调设计师对人的关注,以及对设计领域本身的思考。

另一个关键词是Interactive Digital。Interactive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的概念,界面是一种交互,装置是一种交互,展览是一种交互,而做一个动画也是一种交互。因为体验是全方位多媒介的,所以在准备作品时,要时刻关注能不能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去理解与展现交互。

图片

LCC伦艺的UX具有自己的特点。

  • 第一点是注重批判思维和跨学科思维的培养。

  • 第二点是强调基于设计方法和流程的批判意识。

  • 第三点它的培养目标不只基于传统APP类界面交互设计。

  • 第四点是它鼓励尝试新的媒介,回溯到体验,它是很多元的。

03 导师介绍

图片

在LCC的UX专业中学习,大家很大几率会遇到左边这位老师,Dr. John Fass,他是Course leader课程的主要负责人。基本是由他来全程跟进学生的15个月的学习。他的主要授课方式是以Course lead为主,或是通过他的人脉外聘到一些不同国家专业领域的领头人来充当客座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主题学习。学习模式为半workshop半设计实操的方式。

Dr. John Fass的背景非常丰富。他毕业于摄影专业,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做UX Designer。他是一个非常注重设计实践过程的导师,因此他很愿意在作品中看到你的尝试与想法的表达,你模型的过程,和用户交谈的过程,以及对人与环境的理解。与整个英国院校倾向的培养目标相似,Dr. John Fass希望将他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能力思考自己的设计,并把思考的过程可视化呈现出来的设计师。

04 课程介绍

图片

在UX专业的学习会分成四个学期。第一个学期的核心只有一门课,UX Studio Practices,这门课历时十周。这十周会被拆成五个项目,以随机小组的形式进行不同主题的调研、设计以及设计产出。每个主题为期1-2周,目标不是产出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而是通过让学生在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团队活动中,更好地适应异国多样文化差异下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快速出概念的能力。每个学期最后的评分标准是实践加理论,配合学生的每周周记以及最后的小论文来进行打分。 

第二、三学期的学习主心轴是做项目。项目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与英国当地的设计工作室、设计咨询公司以及传统制造业公司进行合作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项目要向导师与客户双方进行汇报,进而增强设计实践性。每个学期的主项目会分成四个不同的主题,学生们进行组队分题,并围绕这个主项目主题设计出一个完整的项目的产出。整个项目的过程会被分成文献调研、用户调研、概念、原型,并产出完整项目设计。

在第二个学期还会有一个Collaborative Unit部分,各领域内的领袖会充当客座讲师,带领大家进行为期一周的工作坊形式的训练。这也是一个快节奏的设计产出的过程,锻炼大家在短时间内快速思考、调研、定调、产出的能力。

第四学期基本是在进行毕设的设计。Final Major Project,可以独立完成项目设计,也可以自由组队,当然也可以选择找企业进行合作(学校不提供资源)。如果想让自己的项目更加接近落地实际商业活动,也可以提前找好你想合作的合作者。

图片

这里是我的第二、三学期项目周记里的校企合作主项目的产出。第二学期的一个项目最后做的就是网页整体的再改版,我用六周的时间进行了文献调研、用户观察实验、小组内部头脑风暴等项目前期设计准备;而后和客户方对项目进度及概念产出方向进行汇报后,开始Prototype的制作,并进行两轮高/低保的测试,最后完成整个网站改版的Demo,并与导师和客户方进行汇报。

因此在UX专业学习时,除了完成完整的项目之外,你还会有真实的客户方,他们会给你的设计提供一些更商业、更实际的建议。

图片

第三学期正值疫情,因此我的项目是针对疫情时期怎样能够更好的让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设计流程与之前相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非常多的Physical的Prototype,用故事版、纸质的模型来做概念的测试,并分别在中期及最后与客户进行进程及成果汇报。

05 设计作品

图片

UX专业涉及的项目类型非常多样,有APP设计、实体模型、以产品为主导的人物的交互设计,还有桌游(桌游本质上也是一种用户体验设计)。UX这个学科比较广义,体验的媒介是多样的。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学生想研究某一种设计调研方法在某个领域中的应用。这里就会用到非常多研究方法。学生只要进行的是以人为本的探究,所做的任何方式的设计都是被鼓励的。

比如图中的Insieme,他用橡皮泥捏成滑板,进而表现研究的主题——滑板爱好者和城市空间的关系。这个学生最后核心产出了一个工作坊,而这个工作坊是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帮助滑板爱好者和城市建筑者进行沟通,让城市建设符合滑板爱好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城市的建设更美观。

图片

图片

我的项目中针对孕妇怀孕的周期做了网络上的调研,并去妇产科医院进行实地的考察,最后总结出不同阶段孕期的孕妇跟不同的角色进行的交互。

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来展现我的调研能力和对人的关注。在调研的时候很多调研对象已经结束妊娠,需要找到工具让她们回忆起当时孕期的心情,和家人护士以及医生发生的事情。所以这里我用了Context Mapping,更多强调的是你会准备一些刺激物,跟用户调研的时候,用户可以用这些刺激物回忆当下某个阶段的心情、发生过的事件,从而收集到不同的故事。 

图片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故事进行梳理和可视化。对整个怀孕、生孩子、成为母亲的过程做了一个用户旅程地图,这里涉及到的内容有所不同,传统的体验地图更加关注人和人之间的角色行为心态的变化,所以我加了一个Interaction,在不同的阶段跟不同的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这里想要展现的就是当你做完了调研之后,怎么把你找到的很多的Fact梳理出来,转化成Insights。当你设计一个作品想要展现你的调研能力和对人的关注时,需要把整个收集到的故事梳理成可视化的user journey map,最后展现在这些调查中得到的启示。 

图片

基于这些启示,将其展示为设计机会点,以及Develop的Concept。梳理不同的用户的需求的机会点,例如孕妇有她的需求,孕妇的丈夫也有需求,此外还有其他不同角色的需求。不同的用户对应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而后完成纸模型,即最低保真的一个模型,去跟用户做测试。在通过原型的不断地迭代后展示自己的设计。推荐大家展示自己的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用story board,可以用画的,也可以用拼贴的形式。比如做一些纸质的小人,把你最终的界面和这些纸质的小人组合成一个故事,这通常适用于你最后的设计产出,涉及到的适用场景比较复杂。 

图片

这个项目是在入学之后做的,做的是一个网站的改版。这是在UX的第二、三学期的一个团队项目,个人用6-8周的时间很难把一个项目做透、做完整。 

图片

时间线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大家在做项目的梳理的时候也可以考虑用这样的方式展示你的项目。首先进行文献、案例的调研,然后结合用户进行观察、实验,最后梳理出网站的新的流程和信息架构。在完成这些部分后,对线框和信息界面进行呈现。 

图片

这个项目是帮助网站做到更好的信息的连接。所以在开始做项目之前,我们先了解连接不同的领域的可能性,打开做项目的思路,可以不只限于网站、界面,还可以了解一些跟Social relationship,Architecture,Technology,以及Neurology相关的信息,这也是在双钻模型中的Discover的状态。

基于这些我们发现了信息的连接不单是点对点的信息,很多时候信息的连接是可以通过人际之间的连接产生的,所以有的时候你得到了一个信息很有可能是经由了另一个人所得到的。 

图片

然后产出设计概念。我们会把人作为一个连接,当你在网站里探索信息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发布者,以及这些发布者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索不同的人得到新的信息。 

我们把整个网站做了一个信息层级的拆解。网站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元,会针对可持续经济的政策有专业的文献、论文、视频等多形态的信息,分成不同的主题,再分成不同的话题,再分成tag。

再针对这三层信息层级,把网站上大体的内容重新做了一个信息架构的梳理。

结合我们的Concept和对信息架构的重新梳理,我们做了一个信息流程的创新。当用户想要在这个网站上进行探索的时候,可以探索三个不同信息层级里的不同话题,看到这些内容之后,可以看到文章的发布者,推荐相关的其他内容,由此看到另外一位在相关领域中的新的写手,因此带来一些新的资讯。 

网站还可以去到文章的作者的个人主页。在作者的个人主页中会呈现他的人际圈,这个人际圈就可以根据你follow到的作者找到其他的一些人脉,这些人脉也会对可持续经济有一些相关的论文和专业建议的发表。此外还可以看到他推荐的相关的活动,因此用户也可以follow更多的线下的events。 

网站整体的设计方向就是帮助用户在这个网站探索相对知识壁垒比较高的知识的过程中,有更多样的探索知识的途径。

06 就业方向

UX专业毕业后,可以成为用户研究员,传统的互联网的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也有一部分爱好、擅长数字端多媒体装置,也会做全栈设计师,或是从事产品经理。

就业方向大概分成两种,一种选择留在海外,一种选择回国。

留在海外,学校能够提供的平台和知识有JOB FAIR,大家入学之后会有一个学生账户,它经常把多个学院正在进行的活动发到你的邮箱,JOB FAIR就是其中一个线下的求职会,可以提前带好你的CV、相关的作品。第二种Career Tutorial,这个可以在官网上用你的学生账号预定,帮助你修改CV,给你的作品集一些建议,明确留在海外的同学可以在入学的时候就关注起来。

对将来想回国就业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抓住国内的春招、秋招的机会。英国的项目更多的是基于学生视角,不会那么具有商业性,对项目中的数据的思考是比较弱的。所以有心想要回国的同学平时做项目的时候可以思考做完整个设计之后的测试方式及测试成果的总结。



更多知识干货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  顶级名校作品集参考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在伦艺LCC学习UX用户体验设计的一手体验感悟是怎么样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