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爱国不是虚名,烈士不能抹黑

2023-10-04 00:06 作者:tbattery  | 我要投稿

国庆节,简单说一下

国家

烈士

。 对于年轻人,冲击权威有时是

彰显个性的动机驱使的

,但这种行为是有问题的。从小的爱国教育也只是在课本上,或是升国旗唱国歌,或是去烈士陵园扫墓。今天,我想

从最功利的视角看爱国与烈士

,让这两个词

更贴近你的生活

,当然实际的角度会更多,

功利不是全部

。 首先,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常指

民族国家

,比如中国,有对应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概念,而民族这个概念,至少应追溯到清末。清之前的国家是不太一样的,会被叫成是某家的,比如汉朝是老刘家的,唐朝就是老李家的,相对中华民族来说,当初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族的范围,经常在实际情况中会变得小非常非常多,最小几乎就变成了一个家庭,

社会群体变小是中国历史里的一条线,这条线的另一面叫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好处是社会稳定,不过坏处就是相对松散。所以在清末当时也有很多好初衷的东西,中国文人的理想也常有宏大的家国天下理想,但实际做下来,却很容易走向反面,原因就是太散了,还没办事先吵起来了。 散出现的问题是,一旦人家比你团结,你这个群体会变得没有竞争力,他不是人数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个群体中的个人的命运也会更动荡。《让子弹飞》里展现的中国,就会突出这一点,而当年的军阀混战也是这么个路子。但当一个强外敌出现的时候,事情就出现了转变,也就是说内部矛盾的重要性下降,

外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的时候,内部矛盾其实就被掩盖了,这时救国图存会越来越成为共识,

爱国在这时根本不是花架子,是你的生活,是你的血脉的延续,是你的现在,同时也是你的未来

。至此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就出现了,而这种变化会有各种转折点,过转折后几乎就成了大势所趋,与初期的艰难几乎是镜像关系,以至于后来有人认为这是洗脑了,当然也有说出现其他转变,但其实不是,只是

他到了新阶段

。 所以现在的中华民族之中国,虽然有内部文化习俗的原因,但

凝聚却是用的排除法

,是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不被接纳的排除法,也是个人生存不被接纳的排除法,这个定义方式是很有意思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排除法,也许中国也可能会变成一个多民族联合执政的情况,也许这种联合还会包括现在的外族,只是历史没有如果。不过,也是因为不被接纳,而我们这个群体又建立起了新中国这个新秩序,所以今天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如此好的

文化延续性

,我并不想涉及政治,但不得不说,今天几乎全部中国人都在我党建国之功的福泽之下,当然这里的党的范围可以大一点,也可以包括团结在周围的群众,即那一代的全体国民,他是一种

群体文化、群体共识的体现

。 当然,实际情况并不是上述描述那样平淡,群体由松散到凝聚,会有相当大代价,从某种角度说,烈士便是代价的一种,

所谓烈士,以更高的视角看,是用生命为一个政权下的稳定秩序注入公信力

,而不仅是个人行为、政党荣誉,从这个角度说,

所有在稳定国家秩序下安稳生活的人,都是烈士的受益者

,而不要狭隘的把他当成死亡冲锋号下的诱饵。

故,爱国不是虚名,烈士也不容抹黑。他是你生活的潜在成本,也是你生活的潜在福利。

所以回头看很多人,双脚都没踏出去过就想润,是非常不理智的。即便是很多老板、有钱人,其实润也不一定是好选择,原因是顶层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当你从一个文化群体进入另一个文化群体时,大概率的结局也是

你并不被对方群体的顶层所接纳

,你的安稳也许只是旧王朝里的文人招牌,一旦群体不在了,你的招牌也就不被需要了。而

普通人,贸然进入另一个文化群体也会遇到相应的壁垒

,他其实是额外的成本,要么需要移民政策承担,要么需要相应公司承担,要么则需要你个人承担,当然如果相关政策有倾斜也会有收益,毕竟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就是这么流失的,但这部分人是极少数,其他人有相应条件则会更苛刻,哪怕是移民,也要先有

文化的适应

,不过相当多的人,即使移民大量的生活还是会留在国内,很多移民者的后代,前途其实也在国内,这都

与血缘、文化的融入相关

。当然很多的精英实际十分理智,他的爱国现实利益会更明显,从这点上说,他也不会像大众的爱国,有时会变得热情或盲目。 所以

爱国,有时就是爱你的生活

,可以有功利性,可以崇高但不完全崇高,有人诋毁但并不像诋毁的那样丑恶。他有血有肉,脚踏实地。当然爱国也有走向负面的,也会让你盲目,那不是我的工作。相当部分人也会保留相当部分理智,毕竟绝大多数人,

听说教的时间短,生活的时间长

! 同理,

维护烈士名誉也一样,他就是你对生活的热爱,是你对公信力的维护

。所以不是贪点小钱没事,只要不影响公信力就行,而是贪腐的行为,就容易影响公信力。老百姓过的好,你多吃一口没关系,老百姓有压力,你不多吃,有时说不定还要翻你的旧账。所以这种关系下,贪腐、高房价、高医疗成本等等,都可以是公信力损害标的,

他不是道理不道理的问题,而是生活,

你跟他说土地金融,他不知道土地金融,你给他全说明白了,你也不敢,说的绕来绕去,他又听不懂,所以

生活,就是有时道理没用

。你感到不讲理了,生活的味儿就出来了,你总想讲理,生活就得放一边,生活放一边了,关系就变了,会变生疏,所以有时道理讲明白了,人却变了敌人,想来真算是难得糊涂。 最后要说的,是

维持秩序的不易

。建立秩序不易,维持秩序也不易,从这个角度说,

一个体系内的博弈,是需要相当程度的底线的

,对群体来说,这是非常经济实惠的行为,可麻烦就在

个体对这一界限的突破

,他是为僵化注入活力的元素,可也会带来矛盾与困扰。最清晰的例子是苏联,从钢铁洪流到铁幕倒下,

外部矛盾下降有时不全是好事

当然也不全是坏事

,和平演变这种事,一定要维持超额的精神紧张,如果不超额,和平演变也许并不会低成本。还有离我们更近的是朝鲜与韩国,一条江就把上千年的文化割裂了,韩国有不少黑朝鲜的言论和影视,你很难想象,早在几十年前,那一条江隔开的还有大量血亲,有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夫妻,可就那一笔,缘分便断了。 缘断了,

精神生活

也断了,人还有多少滋味?人工智能替不了人,人变少了,生活会出问题,而

不能单看劳动力、消费

生活没了,哪还有文明?

衰落,不过是时间的事。美国也一样,你不能单看他墨西哥裔上升,换个角度看,你可以认为是昂撒人的下降,所以从某种角度看,东西是不一样的。文化,他有时需要你慢一点,让缘在这世间多做一点停留,哪怕有一天它需要离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中秋、国庆双节

爱国不是虚名,烈士不能抹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