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州志·逆命书》(29)

2021-07-15 09:55 作者:绚梦幻音  | 我要投稿

第三章    黄雀

       夏天的夜,总是过得特别快,快得令人感觉仿佛刚刚闭上眼,天就亮了。

       而这天的第一道曙光,照亮的是一双年轻人的眼睛。他抬起头,越过厚厚的卷宗账册看着窗外初升的旭日,长长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账册缓缓合上,起身走到窗前。阳光照亮他的面庞,俊美的脸上带着一丝倦容。

       这是位于太清宫中角落的一个库房,铁甲的武士们将成堆的账册搬到此处,便是交由这年轻人通宵阅读。如今过了一日一夜,那堆积得如同小山一般的账册终于被这年轻人通读阅尽,他回头看着身后的书卷,脸上竟带着无比的悲戚。

       那些便是近二十年来贲朝国库的周转记录。经过近百年的战乱折磨,如今的皇朝帝都,如同破败的茅屋一样。满目疮痍。账册上的每一个字,仿佛都生出一张满含讥讽的笑脸,纷纷嘲讽着这末世王朝的败落与不堪。

       “天意何在?”年轻人仰头看着漆黑的屋顶,在心中无声地呐喊着,“这曾被神所祝福过的王朝,如今没落至此,天意,究竟何在?”

       “若公子,若公子,可有空暇出来说句话?”库房门口传来姬伯松的声音,将年轻人的思绪拉了回来,他紧走几步,拉开了门屋上挂着的门闩。

       眼前的姬伯松一身铁甲,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夺目的光辉,若海常只觉得双目眩晕,额头窜起一阵刺痛,不由得伸手遮挡。

       “若公子辛苦了,”姬伯松见此情景,对着若海常拱了拱手,“只是今日涂天浩约我赴宴,进一步商讨运送的物资事宜,所以姬伯松特来请教公子。”

       “嗯,这件事我已经准备妥当。”若海常点了点头,转身从桌案上拿起一张信笺,上面列满了不同的条目,然后递给姬伯松,“现在城中急需的东西是军备,羽林天军军备向来受到诸侯的压制,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更换。”

       “好的,”姬伯松点了点头,接过信笺放入怀中,“那我就按照这纸上所说的行事。”

       “姬宗主且慢,”若海常连忙叫住他,“这张信笺还请宗主牢牢记住,万不可让涂天浩看到,以免横生枝节。”

       “这样啊,”姬伯松挠了挠头,“好吧,我尽力吧。”

       “还有,上面军备物资的数量,只要一半便已足够。之所以虚夸,一方面是要试探涂天浩的诚意,另一方面,是向外虚夸天启守军的兵力,还请姬宗主留意。”

       “这个办法好,”姬伯松竖了竖大拇指,“没想到商场智慧,竟与我们的兵法不谋而合。”

       “算计人心而已,”若海常笑着摇了摇头,“商场亦如战场。”

       姬伯松点了点头:“那我就告辞了,若公子如有什么需要,可吩咐宗伯司祭,我会留他在这里候命。”

       “宗伯司祭?”若海常心中一惊,“你是说,孟泱……?”

       “对啊,”姬伯松反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既如此,”若海常心中念头一转,俯身跪倒在姬伯松面前,“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姬宗主能够成全。”

       “若公子言重了,”姬伯松惊得连忙将若海常扶起,“若公子既然对我姬伯松推心置腹,那么只要我姬伯松办得到的,定不推辞。”

       “在下想要姬宗主的许可,”若海常抬起头,直视着姬伯松的眼睛,“让孟大人带在下去‘承极院’走走。”

       “承极院?”姬伯松疑惑地摇了摇头,“听说那里是教养皇子的地方,若公子到那里去干什么?”

       “只是,”若海常顿了一顿,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去看几个兄弟。”

       姬伯松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一个时辰过后,若海常便随着孟泱,一同来到了承极院外,一道巨木闸门拦住了去路。闸门高于六丈,厚过三尺,棱角处均包裹赤色古铜,矗立在两人面前,如同山峰。孟泱走上前去,怕了拍闸门,指节敲击木料,发出的竟是如同铜铁一般的铿锵之声。

       敲门声过后,闸门开了一扇巴掌大小的小窗,一双眼睛透过小窗向外观瞧了一下。接着,闸门之后便传来刺耳的绞盘转动声响,巨大的闸门应声缓缓倾斜,逐渐闪出了一条通道。

       “承极院便在这门内,”孟泱伸手一指,“在下碍于祖训,不便随公子入内。门内自有随从指引,若公子请自便,除了不能跟皇子们说话之外,一切无碍。”

       若海常探首张望,只见闸门之内,一条高墙包围的狭道通向未知的远处。道路尽头一片阴暗,透着无比的诡异。一滴冷汗顺着额角滑下,若海常不禁犹豫起来。

       “里面没有什么的,若公子不必害怕。”孟泱笑道,“毕竟,当年要不是令尊大人再三求情才将你剔出族谱,不得延续‘文’辈,若公子此时也该在里面和自家兄弟亲近呢。”

       耳听得孟泱提起自己的父亲,若海常猛地抬起头,如同星辰的眼眸之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他冷冷地甩了下衣袖,昂首走了进去。

       狭道由石板铺成,逐渐向远处延伸。进过两个转弯之后,足足行了一里有余,终于来到狭道的尽头,若海常只觉得一直郁结的心胸猛然通畅。面前是一座幽密的禁院,院门口两人正坐在地上百无聊赖地打盹,听得有人走近了,似是吓了一跳。愣了一下之后,连忙跑了上来,双手不断地在眼前比划,竟都是哑子。

       从他们的手语之中,若海常大致猜出了这些侍者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与孟泱在闸门之外所说的大致无二。于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两名侍者点了点头,便领着若海常进了院门。

       进了院门之后,若海常才发现,这禁院原来内部也分成若干别院的,各个别院上都刻着数字,从一开始,直到十五。各个别院由一条长廊串起,若海常走在长廊之中,左观右瞧,只见各个别院中,铁铸的房门紧紧关闭着。有的没有声响;有的从铁门中传出阵阵哀嚎,声音嘶哑扭曲,听上去竟不像人声,而像是某种野兽。

       越是行进,若海常只感觉自己的心中越是冰冷。这些本是与自己同宗的皇室子弟,现在被人当成牲畜一般的豢养起来,只是作为入主天启的军阀方便行事的工具苟且生存着,没有半点皇室的尊严,甚至没有任何作为人的尊严。

       长廊依然在脚下延伸着,若海常漫步前行,只觉得脚下无比的沉重,像是戴了镣铐一般,前方的景象,也渐渐模糊起来……

       仿佛,正在走向这王朝的末路。

       也许,这王朝,已苟延残喘了太久,无论军阀,或是天驱,谁都已经没有了回天之力,将这即将倾倒的江山挽回。

       那么,父亲留在家中的秘密,就永远沉睡下去吧……

       正绝望中,若海常的耳边忽然传来了潺潺的水声,他诧异地抬起头,循着水声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那是一个院中的池塘,想来是从院外引来活水。顺着竹筒不断地灌入池塘之中。此时,竹筒下站了一个瘦弱的白色身影,头顶着一张荷叶,任由竹筒的水洒在上面,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如同雨声。

       若海常被这突然出现的身影惊得呆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个小小的白色身影顶着荷叶在站在对面。许久,对方似乎发现了自己,缓缓地转过头来,露出了垂肩的长发,身量瘦弱,看上去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荷叶遮挡之下,看不清他的面容。

       少年和若海常呆呆地对视了一刻,忽地抬步走了过来。侍从们大惊失色,作势要上前阻拦,却被若海常死死拉住,方才停了下来。

       若海常看着眼前这个向自己走过来的小小少年,仿佛对方身上有某种魔力,牢牢吸引着自己的视线。他伸出手,想要摘下少年头上顶着的荷叶,仔细地看看他的面容。

       毕竟,这是自己同宗的兄弟啊。

       少年走到若海常的面前,微微抬头,像是在端详若海常的面容,若海常俯下身子,和少年面对面地站在一起,静静地对视着。

       过了许久,少年伸手将头上的荷叶摘下,一把扣在若海常的头上。然后猛地转身,跑回了别院之中,再不露面。

       若海常此时呆呆地顶着一片湿淋淋的荷叶站在原地,水珠从荷叶上流淌下来,浸湿了衣衫,但若海常恍若未觉。

       他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刚才少年摘下荷叶的瞬间,露出的一双眼睛。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啊,璀璨有若星辰,深邃有如湖面。只是对视的刹那,仿佛已看透人心,在那眼神的深处,似乎蕴含着无上的智慧,以及……

       帝皇的威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引得身后的两位侍者极为不安,十几年来,除了他们这些聋哑侍者之外,承极院中的皇子未曾接触过其他人。今日有皇子和外人接触,虽然未曾说话,但是仍然可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想到这里,两位侍者对视了一下,斗胆拉了拉若海常的衣袖,示意他迅速离开此地。

       若海常此时方才回过神来,怔怔地看着已经空无一人的别院,许久,才长叹一声,似有意无意地抬头看了一眼。别院的院门之上,端正地刻着“十五”两个大字。

       “十五……”若海常在心中默念道,一滴水珠顺着额头滑下。他才想起,自己一直顶着少年扣在头上的荷叶,忘了取下,苦笑了一声,伸手将头顶的荷叶摘了下来。正要扔在一边,视线无意间掠过手中的荷叶,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一般呆立原地,只是盯着手中的荷叶。

       “这,这是……”若海常喃喃道,荷叶上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痕迹,想起来是刚才那个少年随性所为的恶作剧而已,却令若海常看得目瞪口呆。旁边的侍者在一旁拉扯,他也恍然未觉,只是呆呆看着手中的荷叶。

       “原来,如此。”片刻之后,若海常点了点头,将荷叶握在手中,扭头看了看别院,眼神再不是悲戚和痛苦,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欣慰。

       “兄弟,保重。”若海常在心中说道,说吧,转身向着禁院的出口走去,再不回头。

《九州志·逆命书》(2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