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线建设欣欣向荣,红旗精神熠熠生辉

2023-07-23 10:19 作者:圣人惠-是天  | 我要投稿

     为了解三线建设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医疗的影响,2023年6月21日,攀枝花学院“访三线建设人 听三线建设事 铸民族团结魂”实践团队赶赴攀枝花市仁和区红旗村采访当地曾任红旗村村书记的张明发老人。

       在红旗村对张书记的访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刚到张书记家门口,张书记就很热情地跑出来迎接我们,给我们拿板凳坐,招呼我们泡茶,拿出自己家种的芒果招待我们,他的热情以及平易近人的笑容让我们倍感亲切。在访谈中我更是从张书记的身上看到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尚情操。在张书记的介绍中,我明白了红旗村红旗精神的由来,也对三线建设时期红旗村为三线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三线建设给红旗村带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为实践团队对张明发书记进行采访。攀枝花学院阿苏卡布木供图


       红旗村原名为灰美来生产大队,在仁和区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采用流动红旗制后,灰美来生产大队在其党支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先进党员代表的带领下,多次扛回了“流动红旗”,成了远近闻名的红旗大队,并于1984年更名为红旗村。“不输一口气,努力争红旗” 是红旗村村民奋发图强,永争一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今村内存有的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冉家大院,依然留存着这面彰显着红旗精神的流动红旗。

       红旗村人实实在在地贯彻落实了三线精神的核心内容,即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创业精神。他们为了给三线建设提供蔬菜保障,在农业上实行“粮菜并举”、“夺菜保粮”,一队种蔬菜,二队种粮食……全体村民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大家团结协作,齐头并进,反映了本土攀枝花人对三线建设的无私奉献。红旗村还组织了民兵去参与三线建设,为三线建设出人出力。张书记的姐姐便是赴三线建设大军中的一份子,她们铺石子、打路基、铺轨道、修大桥,每个人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三线建设建设中,表现出攀枝花广大农业劳动者对工业建设的全力支持和巨大贡献,是攀枝花当地人投身三线建设的精神写照。红旗村村民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离不开以李学品老师领导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宣传教育。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流动式走进田间地头,宣讲毛泽东思想,编排与三线建设等相关的文艺节目,颂扬好人好事。社员们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劳动积极性、主动性日渐增强。

 

图为红旗村流动红旗照片。攀枝花学院阿苏卡布木供图

      “我为太平谋发展,太平为我谋幸福”,在红旗村人努力为三线建设做贡献的同时三线建设也给红旗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在经济方面,三线建设作为一项牵动全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也带动了红旗村经济的发展。三线建设带来科学种田的观念与技术,品种改良,农技培训,杂交水稻等农作物快速普及,红旗村农作物的生产产量大大提升。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张书记讲自己十三岁以前都是没有鞋穿的,更不要说袜子,见都没见过,有新衣服都不敢穿很久,除了新年或者有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才能穿,家里面没有一件衣服是没有补丁的。三线建设后看到那些修路造桥的工人戴手表,骑自行车都觉得很新奇,因为从来都没见过。三线建设使红旗村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教育方面,张书记讲到以前教育是落后的,家里面很穷,不让读书,自己也不想读。三个年级的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去读书要光着脚走两三个小时的路,受读书条件的艰苦和家庭经济的影响,没有多少人会选择读书。正是因为三线建设后毛主席思想的宣传,大多数孩子从没学上到能读到小学毕业,学校老师越来越多,教学科目也从单一的语文数学增加了美术体育,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人们所能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因为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子也有了上学的权利。三线建设不仅强化了人们的教育意识,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在医疗方面,张书记讲以前生病就只有自己去山上找一些草药来吃,或者自己捏一下穴位,有时候可以找当地的土医生看,而且是相信就去看,不相信就算了。如果病得再严重点就只能自己扛,扛不过也没有办法。三线建设以后地方陆续建起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仅费用低,还关照人民,大家能看病,也看得起病,因生病去世的比例越来越低,大家的健康得到了保障。

       这次采访让我看到了欣欣向荣的三线建设下熠熠生辉的红旗精神。三线建设下的红旗精神在思想文化教育上影响和塑造了红旗村人民的观念和行为,让红旗村人民的生活更丰富,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先进,更重要的是引领着他们迈向了红旗村更美好的明天。

 

 


三线建设欣欣向荣,红旗精神熠熠生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