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13大方言,福建一省独占5种

国际标准组织把汉语当成一个语族,并分为 13 种语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而且中国的汉字是不受语音限制的,所以无论哪种方言,用的汉字都一样。
这13 种语言,最大的一支是官话,东北、华北、大片西部地区、西南地区说的都是官话,因为北方地区地缘相对完整,后来又影响了西南地区,所以出现大片的官话区。其中山西例外,因为山西在北方被山脉封闭,地缘相对独立,所以有些分法就会把晋语单独分开。而中国南方被山脉河川分离,所以南方一些板块会出现其他的语言大区,比如吴语、粤语、客家话、赣语等。



这 13 种语言中,有 5 种位于同一个省,这就是福建。闽东语、蒲仙语、闽中语、闽北语、闽南语都是在福建。福建其实是中国面积偏小的省份之一, 12 万平方公里的样子,人口将近 4000 万,但这么个体量,竟然出了 13 种语言中的 5 种,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体现出福建地区的两个特点。第一,福建附近都是山,比较封闭,所以会形成较为独立的本土文化。第二,即使是福建内部也是被各种山脉河川划分的支离破碎。福建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平原则只有9%左右。所以福建内部也是相对分离的。由于山林阻隔,福建的文化特别是语言极其多样化,因为各地方交流不畅,所以一个省出现这么多不互通的语言。
闽东语通行于中国福建省东部沿海以及浙江东南部部分县域,包括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以及浙江南部温州的泰顺县及苍南县东北部。
闽北语通行于福建北部地区,包括武夷山市、建瓯市、松溪县、政和县、蒲城县南部以及南平市区大部分、顺昌县的大部分地区。
闽南语在闽南地区是相对最大的一支,毕竟漳州、厦门和泉州在福建相对大一些,而且因为古代漳厦泉地区的移民往台湾和东南亚大量移民,所以其在台湾岛和海外华人地区影响也很大。
闽中语分布在中部山区部分县市包括三明市市区、永安市、沙县。
莆仙语则是通行于中国福建东部沿海的莆仙地区,包括今日莆田市辖区、仙游县两地,以及其附近福州市下辖的福清市、永泰县部分地区。
除了方言,福建在戏剧方面也呈现多元性。福建的戏曲包括闽剧、芗剧、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木偶戏及汉剧等 24 个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