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民间故事:一饭之恩永难忘,陈大郎夫妻团聚受重金回报!

2023-06-13 13:20 作者:爱吃盐焗鹌鹑蛋  | 我要投稿

明朝时期的景泰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一户从商的人家,主人复姓欧阳,妻子曾氏,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十六岁,未婚,女儿二十岁,虽是小家碧玉,但也出落得亭亭玉立,颇有几分姿色。

因为舍不得让女儿离开身边,夫妻俩就招了同村的陈大郎入赘为女婿,一家人在家门口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意勉强还凑合,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算衣食无忧,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家人翁婿,夫妻,郎舅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和睦,平日里相敬相爱,一团和气。

有一年寒冬,女婿陈大郎前往苏州置办货物,走在大街上时,天空突然飘起来鹅毛大雪,陈大郎冒雪前行了一阵子,准备找一间酒肆喝两杯暖暖身子,这时他看见远处走过来一人,那人生得膀大腰圆,身长七尺,一张宽大的面庞,几乎被浓密的胡须遮掉了一半,勉强只能露出两只眼睛。

陈大郎见了这人,感觉好生奇怪,非常好奇他吃饭的时候,怎么处理脸上的胡须,他在心中稍加思量:“何必想那么多,出门在外,就当多结交个朋友,我干脆花点银子请他吃个饭,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于是,陈大郎主动走向前去,对来人施礼打招呼,对方也还了礼,陈大郎道:“小弟想请这位大哥到酒楼上小酌两杯。”

那人是远道而来,一路上外面天寒地冻,此刻早已经又饥又冷,听见有人要请吃饭,自然笑逐颜开,连忙客气的回道:“素昧平生,何必劳烦破费呢?”

陈大郎故意想个理由说:“我看大哥你骨骼惊奇,相貌非凡,猜你肯定是个豪杰,所以很想结识一下。”那人道:“不敢当。”虽然嘴里说着客气话,但是也没有推辞,两人就一起到了酒店楼上,陈大郎先让酒保打了几角酒,又要了一只烤羊腿,还有一些鸡鱼肉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陈大郎很期待看到他怎么动口,就主动举杯劝酒,只见那人接过酒杯放在桌上,从衣袖里拿出一对小小的银钩子,挂在左右耳朵上,再将胡须撩起来挂到钩子上;然后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拔出刀叉切肉,放进嘴里大快朵颐,吃得好不痛快。

一连干了几杯酒之后,他嫌杯子太小,就让酒保换大碗来,一连吃了好几碗酒,酒菜差不多以后,他又要上饭,一口气竟然吃了十来碗饭,陈大郎都看呆了,酒足饭饱,那人站起身拱手道:“多谢兄长款待!敢问兄长姓名籍贯?”

陈大郎道:“小弟我姓陈,名某,是本府的吴江县人。”那人仔细的一一记下了。陈大郎也问他姓名,他却不肯明说,只道:“我姓乌,浙江人,哪天如果兄长有事到了浙江,可以来找我,今天承蒙兄长的盛情款待,如果有机会,我自然也会用心报答,永不敢忘。”

陈大郎连忙称客气,随即就结算了酒肉钱,那人千恩万谢的出门,两人就互相告别了。

陈大郎把这个经历当做了一个猎奇的笑话,回去讲给家里人听,有人相信,有人不信,他也就没放在心上了。

时间一晃,又过了两年,陈大郎和欧阳家女儿结婚好几年,一直没能生得一男半女,夫妻俩商量着,准备选个日子,前往南海普陀观音大士那里烧香求子。

有一天,主人欧阳公外出有事,外面进来一个人,询问家里主人在不在,陈大郎连忙出来迎接,原来是女主人曾氏的老家崇明县的邮差来了,他特地前来送信,告知曾氏的母亲身体不好,想让曾氏回老家陪伴母亲一段日子。

陈大郎赶紧把消息告诉了岳母,曾氏道:“去是肯定要去,但是你岳父不在家,暂时我还走不开。”随后就吩咐女儿和儿子:“外婆生病了,你们姐弟俩先去代我照顾几天,等你父亲回来,我就去换你们回来。”

商量好后,家人请邮差先去回复,第二天,姐弟俩收拾妥当准备出门,临走前,曾氏又叮嘱他们:“帮我告诉外婆,让她先宽心调理好身体,我过几天也要去的,你们两个路上一定多加小心。”两人答应着就坐船起行了。

却说陈大郎的妻子和小舅子出门后,已经有十来天,欧阳公也回来了,崇明县又有人送信过来说:“前两天邮差回复了他们,说外孙们会先过来,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来?”

欧阳夫妻大吃一惊,便道:“已经去了有十来天,怎么还没看到人?”送信人道:“没见到人影呀!老人家身体都已经好了,但是您儿子和女儿是什么原因没来呢?”

陈大郎赶紧跑去找那天载客的船家询问,船家道:“到海滩边时候,船就过不去了,你老婆和小舅子说,反正路也不远,可以直接上岸走过去,让我先回去,那时候天色也晚了,两个人走得急匆匆的,怎么人就不见了呢?”

欧阳公在家里急的手足无措,他就让妻子曾氏和女婿大郎去一趟崇明县探访一下,看看有什么消息,此刻每个人都心急如焚,两人即刻动身,第二天就到了崇明,聊起详细情况后,曾氏知道母亲已经痊愈了,可是想起自己的一双儿女却不见了,便放声痛哭起来,哭得左邻右舍的妇女都过来安慰她,陪着她一起哭。

陈大郎是个急性子,一拍桌子大骂道:“肯定是那个鬼邮差的什么鸟信有问题,是他想趁火打劫,用计把人给拐走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气冲冲的跑到那邮差家里,一把抓住他,劈头盖脸的吼道:“把人还我!把人还我!”邮差一时半会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陈大郎就拉着他要去官府,此时街坊邻居们听到动静,都围了过来,只见邮差红着脸大叫道:“我有什么罪?起码你要说个明白?”

陈大郎道:“还想耍赖?我们好好在家,你送的什么信?把我妻子,小舅子拐到哪里去了?”

那邮差拍着胸口道:“真是天地良心,我好意帮你们送信,你妻子还没来?这也不能埋怨我啊!”

但是此时的陈大郎已经气急败坏,一口咬定就是邮差把人给拐走了,否则十来天的时间,怎么走也该到了。

邮差道:“从我送信到你家,到现在已经十二天了,我回来以后就一直没出过门,那时候你妻子和小舅子还没出门,我怎么拐他们?而且左邻右舍都可以给我作证,如果这十多天我出过门,就算是怪我!”

旁边的众人也都帮腔道:“出这种事情,保不准是遇到强盗了,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冤枉好人呐!”

冷静下来的陈大郎,这才意识到整件事情的确与邮差无关,只得松开手,忍气吞声的跑回了曾家。

随后,他向崇明县县衙投了状词,又向苏州府府衙投了状词,很快县里的捕快开始在四处侦访,并且发布悬红和寻人的告示。

大郎和岳母曾氏在崇明待了二十多天,但还是一无所获,眼看就要过年了,两人只能返回吴江县的家中,欧阳公了解近况后,三个人只能抱头痛哭,在辞旧迎新的时节,别人家都在欢天喜地的过大年,只有他家愁眉不展,烦天恼地。

很快正月过完了,到了二月,官府那边依然没有任何消息进展,陈大郎突然猛地拍脑袋想道:“对呀!去年我们准备去普陀烧香,祈求要儿女,如今却连儿女的母亲都不见了,真是我命该如此吗?马上要到观音生辰,为什么不去烧香祈愿,可以求观音保佑,顺便也看看浙江的景色,排解一下郁闷心情。”

计划定好,大郎就把店铺交给岳父看管,收拾好行李,直奔杭州去了;过了杭州钱塘江,下了海船,到普陀上岸,他三步一拜,拜倒在观音大士的殿前,烧香举过头顶,把最近的遭遇给观音讲述了一遍,又重复叩头,祈求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能够保佑他们夫妻再见面。

第二天请早,大郎就坐上了返程回家的客船,航行了几里路,海面忽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昏天暗地,方向都分不清了,船家只能把舵掌好,任由风吹着船在海面乱飘。

没一会的功夫,船飘到了一个小岛边,此时早已经是风和日丽,岛上有数百个海盗小喽啰在那里耍枪弄棒,比武射箭,突然看到一艘客船飘过来,这简直就是老鼠从猫身边过,怎么能不吃?

一群海盗二话不说的冲上船,开始翻找值钱的金银细软,船上都是来祈愿的香客,人本来就不多,也没带什么钱,海盗们翻了一圈,所获甚少,因此非常不满意,就提起刀准备杀人发泄一下不满,陈大郎在情急之下大叫道:“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那些海盗一听他有苏州口音,就问他哪里人,大郎如实回道:“小的是苏州吴江县人。”

海盗说:“既然这样,就先绑起来带回去交给大王发落,不能随便就杀了。”

于是,整条船上的人都被绑起来,带到了岛上的聚义厅,陈大郎也不知这些海盗唱的是哪出,反正感觉已经离阎罗王不远了,他忍不住流下眼泪,痛苦的闭上眼睛。

只见大厅上有一个大王,慢慢走下台阶,来到大郎面前仔细看了又看,大惊道:“这不是我兄弟吗?快松绑,快松绑!放了放了!”

陈大郎听到这话,才敢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对面站的,正是两年前的那个大雪天,在酒楼上请他吃饭的胡须男人,海盗喽啰连忙解开绳子,大王拉过椅子让大郎坐下,低着头拜礼道:“小的们不知进退,冒犯了兄长,还请兄长恕罪!”

陈大郎慌不迭的回礼,道:“是小人们触犯山寨了,理应被抓过来,不敢再说其他的。”

大王道:“兄长怎么这样说话?我可一直记着雪中的一饭之恩,不敢忘呢!好几次我想去探访兄长,但是因为山寨事情太多,就没去成,所以我特意叮嘱了那些小的,凡是遇到苏州客商,不能随便伤害,今天能遇到兄长,真是天赐的缘分啊!”

陈大郎道:“既然这样,那就请壮士把行李还给大家,好让我们能早点回家。”

大王道:“我还没还兄长的人情,怎么就要走呢!而且我还有事情要给兄弟你讲讲。”随后,他吩咐小喽啰们把其他香客都松绑,行李奉还,放他们回家。

众人欢天喜地,这感觉简直如同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他们磕头如同捣蒜一般,拜谢了大王,又拜谢了陈大郎,然后飞也似的登船离去了。

大王摆上酒席,给陈大郎压惊,那菜肴也是异常丰盛,山珍海味,龙肝凤脑,应有尽有。

两杯酒下肚之后,陈大郎问道:“上一次时间太仓促,还没知道壮士大名呢?”

大王道:“小弟在海边长大,姓乌,名友,因为小有力气,小的们就推举我做了这个岛上的大王,只因我须发旺盛,所以大家也称我乌将军;上次我是前往崇明县,途径苏州府,才有幸和兄长相遇,小弟我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人,所以一直记着那一饭之恩,我们这些江湖中人,都是看轻钱财,看重义气,你能在茫茫人海中,为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花钱请客吃饭,说明兄长你是我的知己呀!”

陈大郎听完,又惊又喜,心里暗自庆幸,如果不是当初那一顿饭,恐怕现在已经性命不保了。

大王又主动询问大郎,家里有几口人?现在近况如何?陈大郎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忍着悲痛,把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大王。

大王道:“如果是这样,嫂夫人肯定是找不到了,小弟我这里有个妇人也是你的同乡,年龄和你差不多,小弟想把她送给你如何?”

因为害怕触怒了大王,陈大郎不敢拒绝,大王就让把人带上来,只见一男一女走上大厅,大郎定睛一看,这不是正是自己的妻子和小舅子吗?随即三人抱在一起放声痛哭。

大王为他们也增设了客人座位,说道:“兄长知道嫂嫂在这里吗?去年底的时候,小的们去崇明海岸做营生,看见一男一女同行,就绑了带回来,小弟我问明他们来历,才知道是兄长你的家眷,于是我赶紧让人好生照料,不敢怠慢,就等着哪天有机会,能亲自送回到兄长身边,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不期而遇,真是缘分!”

三个人感激不尽,妻子和小舅子私下对陈大郎说:“那天我们走在海滩上,都能看见外婆家了,突然过来一只船,一伙人直接把我们绑上船带走,原本以为是死到临头了,没想到,大王一见我们就查问来历,我们如实相告,他就对我们另眼相看了,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才知道,前年你说的那次苏州奇遇是真的。”

陈大郎也在默默感慨,庆幸道:“侥幸啊!侥幸!如果不是那次请吃一顿饭,今天是连妻子都保不住了。”

酒席结束,陈大郎道:“妻子父母在家已经望眼欲穿了,感谢壮士的厚恩大德,让我们能夫妻亲人团聚,但还得早点回家才好。”

大王道:“既然这样,那明天就为你们送行。”当晚就为他们安排了妥当的住宿,

第二天一早,大王就摆酒为他们饯行,三人再三拜谢,大王又吩咐喽啰搬来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绸缎珠宝不计其数,陈大郎推辞了好几遍,但是大王坚持要送给他,大郎只好收下了。

临走时候,大王还叮嘱一句:“请兄长记得以后每年都要来一次啊!”大郎答应了,三人欢欢喜喜登上船,一路顺风,两天就到了崇明,他们先去了外婆家,老人家欢天喜地的抱着外孙喜极而泣。

随后,陈大郎又雇了条船,三人一起回到家,欧阳夫妻见到儿女,女婿都平安归来,开心的还以为在梦里,大郎就把前后事情告知了一遍,欧阳公感叹道:“这位乌将军果然是讲义气之人,如果不是因为遇到飓风,怎么可能会到岛上呢?看来普陀的观音大士真的很灵验啊!”

从此之后,陈大郎夫妻俩每年都去普陀进香,乌将军也都会派人从海上接送他们,而且每次都会赠送给大郎金银珠宝无数,次次都让他满载而归;陈大郎也投桃报李,每年前往其他州县,找到奇珍异宝回赠给乌将军,两人成为了莫逆之交,陈大郎的生意也逐渐做大,后来成为了吴江县的巨富之家。

一饭之恩,千金相报。看官老爷们,阅读完这个故事您有什么感受想留下来吗?更多精彩故事,敬请期待。

民间故事:一饭之恩永难忘,陈大郎夫妻团聚受重金回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