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鬼神境的N点零 第二回 跟我玩起了测不准定律》

2021-09-08 10:19 作者:给自己把门的掌柜的  | 我要投稿

       此时中京城的嘎嘎病毒疫情急剧升温,路人纷纷戴上了口罩,所有人都的脸上都挂上了一丝焦虑和恐惧的神色。而此时姜河的脸上却写满了兴奋二字,在他学会了用身体回答问题后,他开始用各种中医理论去研究试图解释这种现象,并且不断用这种方法去尝试各种问题。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姜河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这就是身体潜意识的一种特性,可以帮助自身更好的去选择人生轨迹,按照谭杰西老师的话来说,找到自己潜意识最想实现的愿望,因为当一个人在按照自己潜意识的愿望做事的时候,身体就会充满力量,反之则不然,中医将这种现象叫做“得神”,也许这就是O环测试的使用原理。

       如果大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他,“你认为这个世界对你来说什么最难?”有些人会说挣钱最难,有些人会说健康长寿最难,有些人会说搞科研最难。如果让姜河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他并不觉得挣钱很难,毕竟只要一个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下了功夫,就会有收获。健康长寿就更简单了,你去问问那些长寿的老人们,你问他们为什么那么长寿,没有人会告诉你自己是因为多么保养身体才长寿的,他们往往只是认真生活而已。还有人认为当科学家搞科研很难,但是真正去搞科研或者学习好的人他们自己只是在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来玩,这并不是难不难的问题。在姜河看来,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做选择。就像现在一些科学家搞出了一些平行宇宙的理论一样,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每次选择都会影响自己的人生轨迹,姜河当然不是平行宇宙理论的信仰者。但是他依然认为选择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中国人常说有舍才能有得,每次选择就是一次舍与得的过程。而在人生中,一个人成年之后绝大部分都要自己做一些重大选择,选择哪份工作,选择哪个恋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这仿佛是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准,如果一个人能够完美得做出每一次选择,那么可以说,这个人至少没有浪费人生,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非常成功。

       那么紧接着问题就来了,一个人如何才能够准确得做出每次选择呢?以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学习知识,学习他人的选择结果,甚至是卜上一卦,都还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依然对选择非常恐惧,为了不做错选择,人们往往会花费大把时间去学习前人的经验。我们甚至忘记了做对选择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姜河看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迷茫的人,他们迷茫的原因是,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去做选择,而他们却忘记了做选择本身的意义是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可以帮你快速做出选择的方法,你是否愿意按照这个方法给出的答案去做一生所有的选择么?也许你们会问了,这种方法靠不靠谱呢,如何验证准确性呢?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让他去回答一些可以被验证的答案不就行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桌上有四张点数不同的扑克牌背面朝上,然后用这种方法去选择四张牌之中点数最大的牌是哪一张,然后我们就能快速验证这种方法的可信度了。至少姜河是这么做的。一天晚上,姜河心想,如果使用这种方式可以猜中扑克牌的大小,那不是一个很神奇的发现么。他随手就找来了几张废旧扑克牌,然后做起了升级版的测试实验。此时姜河的O环测试已经用得非常熟练了,他发现自己根本不用像谭杰西老师那样把问题说出来,只要心中想着这个问题的内容,身体也可以给出答案。当然,这个方法也不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他的灵感来自于李嗣森老师的研究,李嗣森老师的手指识字实验在科学界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他介绍了自己用心中默念的想法去默数节拍,来辅助修行的方式让姜河印象深刻。于是他将O环测试进行了升级,果然同样适用。

       回到扑克牌实验,最初姜河设想的实验结果,要不然是猜中,要不然就是猜不中。猜中了就说明O环测试可以被当成一种特异功能来研究使用,猜不中的话就证明O环测试的用法是有限的,只能用于判断一些事物的能量层级。带着这种设想,姜河开始了实验,桌上的扑克牌分别是K、Q、10、3,第一次测试,姜河的心中默念到“这四张派里这张牌是最大的么?”。。。。。。。反复几次后,身体最终给出了答案。姜河紧张得拿起那张被挑选的牌,翻开一看,居然是Q,姜河有些失望,回答是错误的。但是姜河并没有草草结束这个实验,因为他怀疑身体的回答是否具有一定的概率性存在。于是他打乱了顺序,继续做第二次实验,随着心中默念的结束,第二次的答案又确定了,姜河再次拿起选中的牌翻开来看。这次居然又是Q。姜河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如此实验了五次,每一次提问最大的牌是哪张,身体给出的答案都是Q的位置,也就是说,问的是第一大的,但是给出的是第二大的。这完全超出了姜河的实验设想,他心想,难道身体给出的答案是一种错中有序的答案么,于是他开始了第二轮的实验,这一次他想验证如果自己提问的是第二大的牌是哪张,那么身体会如何给出答案呢?经过三次试验后,答案更加匪夷所思,这三次的结果居然都是3的位置,这可是第四顺位啊,回答并不是按照错位顺序给出的。但是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规律,他急忙叫来自己的妻子小优,想分享自己的发现。结果小优的出现居然让整个回答的结果出现了不可排序的情况出现,身体给出的答案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跟瞎蒙没什么两样。小优不耐烦的离开,姜河满脸黑线坐在椅子上,又开始了实验,实验结果又回到了最初的情况。这不由的让姜河想起了影响世界物理学格局的“双缝干涉实验”,这尼玛就是测不准定律么?只要有观测者在,实验结果就变成无序状态,而没有观测者在观测,那么实验结果就是错中有序的状态。此时的姜河在用自己那仅仅可被称为有点脑子的智商去思考众多物理学家吵了半个世纪也没吵明白的问题。更有甚的是,姜河的实验是自己的身体,这是无法用科学仪器来检测的,跟任何人说,他们都可以说姜河是骗人的。可以确定的是,至少这种回答机制好像不能用于赌博吧。。。

       面对这种实验结果,姜河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了,直到几天后,姜河才勉强给出了一个让自己能够平静一些的答案。那就是身体的回答机制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只能用来帮助姜河自身去实现自己的潜意识目标。自此之后,姜河每次在问问题时都会在前面附加上一个问题,即“我可以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么?”如果回答的肯定的,姜河才会继续去问,反之则询问。多想无益,实践才能出真知,姜河决定既然存在着分值达到600的时候就能出现一些神通的传说,那么自己离这个目标好像也不算太远,不如踏实的继续提升自己,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但姜河此时不知道的是,他走上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漫长道路。。。。。。


《鬼神境的N点零 第二回 跟我玩起了测不准定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