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二元对立结构下的谋杀式爱情
“你说爱我的瞬间,你的爱就结束了,你的爱结束的瞬间,我的爱就开始了”。
作为斩获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影片——《分手的决心》,这句台词无疑是这部影片中最具内核力的一句台词,朴赞郁导演在这部影片中一改往日对黑色元素和暴力美学的钟爱,将视角转向了一个新的思辨角度。在十年前,朴赞郁怀着一个对生命逝去的疑问:究竟怎样的死亡方式才是诀别这个世界最决绝的消失?朴赞郁导演将这个问题的答案融入了这部影片中。
朴赞郁导演从影以来,在其影片中的叙事角度非常广泛,并且对于影片题材的选择从不避讳,并且在其众多影片中,带有思辨色彩的叙事内核总是主导着整部作品的走向。在“复仇三部曲”中,带着浓烈“复仇”色彩的外表下,仍然探讨的是仇恨对人性和尊严的扭曲;对现有法制的反叛和讥讽;对人性善恶变化的轨迹探索;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寻找和定义,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救赎,不约而同都带着对人类命运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希区柯克对朴赞郁的影片风格影响甚深,不论是掩盖着悬疑外表下的情感叙事还是对于故事悬念式的设计,都有强烈的个人化处理方式。在他的最新作品中,朴赞郁导演仍然将悬疑外皮包裹着爱情的叙事和“希区柯克”的处理方式植入电影中,让观影者带着熟悉又陌生的触感去探听朴赞郁的野心。
朴赞郁导演借由四桩谋杀案的外表掩饰下,男女主人公之间错位的畸形情感和山海相隔的爱情宣泄,导演巧妙地采用了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和视觉解构,奠定出一种内敛又放肆、含蓄又乖张的情感基调,将这种相互沉沦的情感关系,嵌入影片的情绪内核中。宋瑞莱属于海,但却迷失在山中,张海俊属于山,最终被海浪吞噬掉他的情感;张海俊和宋瑞莱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纠葛、不断缠绕又不得不阻断的情感走向,构建出一出属于“山”“海”二元对立解构下的谋杀式爱情戏码。
一、人物叙事逻辑的二元对立
在影片中最浅显的“二元对立”则是两人社会身份的呈现:张海俊是一名专精刑事案件的警察,而宋瑞莱是张海俊正在侦办的一起刑事案件中,被调查的嫌疑人。从两人的社会地位来看,专案警察和命案嫌疑人的对立关系,是非常界线明晰的。并且在最浅层的对立关系之后,实质是传统阶级特质与叛逆社会特质的对立:张海俊所属的领域是传统阶级社会,他内敛禁欲的特质与最初对自我事业的信仰与责任心都在安全区的范围之内,包括与配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都是他躲不开的传统特质,在影片中则用“山”来代指;而宋瑞莱则大大相反,她身上的气质则是与张海俊周围的传统气质完全不同,她的一头长卷发像海浪的形状,带着一种危险有迷人的气质,肆意荡漾在危险区的边缘,不断试探着红线却不越界的暧昧,对张海俊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张海俊在这种不着痕迹又强烈的攻势下,一次又一次地破坏着自己的底线,在危险的边界不断越界,这段畸形的关系在外表上看似模糊了两者的界线,让“山”“海”相融,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在内里深处,这两种关系的对立实质是最严苛的。
不断将外显的关系打破的方式则是张海俊和宋瑞莱两人之间不断错位涌动的情感,最开始的宋瑞莱有意无意地撩动张海俊,是带着目的性的勾引,她采取的方式并不是直接跟警察讲述自己的“无罪”证词,而是通过警察对自己着迷之后,让警察主动为自己寻找脱罪的证据,完成脱身。在张海俊初见宋瑞莱时,他隐晦地呼吸着宋瑞莱身上的香水味,这个细节被宋瑞莱精准的捕捉到,于是她在创可贴上故意重新喷上香水,加重这种勾引的味道,主动袒露自己的身体部位和扮演无意说错韩语的举动都在不断撩拨着张海俊的心,让张海俊不断试探着危险区的红线,而宋瑞莱的若即若离也让张海俊不断打破自己对社会身份的守护,慢慢沉沦下去。
而对比张海俊的被动沉沦,宋瑞莱对于二元对立关系的打破,则采取着完全的主动权。这一单方面的平衡的打破局面来的比宋瑞莱预想的要快,在张海俊得知真相之后与宋瑞莱对质时,宋瑞莱的下意识反映仍然是先打开手机录音,留下证据。而在张海俊告知宋瑞莱将手机扔掉,主动说出了帮助她脱罪的时候,同时也证明了张海俊对宋瑞莱的爱。
在这一刻,这段关系中所涌动的情感不再是张海俊的单向涌动,而是宋瑞莱也介入这段渠道之中。宋瑞莱开始逐渐收回利用,开始动心。而张海俊则恢复清醒,重新回到他应该处在的位置上。正如前期的张海俊会为宋瑞莱购买高级寿司,而在后期的审讯之中,宋瑞莱只获得一份热狗。二人情感关系从宋瑞莱利用,张海俊沉溺到宋瑞莱陷入,张海俊清醒的走向,这种错峰的情感输出,让两人的情感宣泄不在同一个契合点,就像宋瑞莱回答张海俊所引用的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两人不断变换着身份属性,但是从来没有并列地站在同一处。
二、超现实元素和现实的对立关系
朴赞郁导演在影片中关于超现实元素的设计则是张海俊对宋瑞莱的“颅内视奸”,在案件调查前期,张海俊在宋瑞莱楼下进行暗地监视,但是导演却用超现实的方式将张海俊的位置放在了宋瑞莱的周围,在实际空间距离中,两人是楼上楼下的关系,但是在张海俊的颅内,则同处一个空间。这也恰恰反映了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张海俊对宋瑞莱的逐步迷恋,在宋瑞莱周围放肆又贪婪地呼吸着宋瑞莱身上的香水味道,印证了他初见宋瑞莱就被这个危险的女人所吸引到,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内心想做却不能做的想法外化。而在宋瑞莱无意注意到外界的环境时,张海俊的“颅内视奸”被这个眼神所惊吓,瞬间收回目光,回到现实。这种超现实元素,也印证着张海俊在一步步说服自己的过程。
在张海俊第二次重复着这个想法的时候,是在宋瑞莱周围为宋瑞莱递着烟灰缸,他此时已经不断掉入宋瑞莱的陷阱中,并且主动为宋瑞莱找脱罪的理由,看到宋瑞莱掉眼泪,便主动开始做了无罪的结案陈词,他的内心是希望宋瑞莱做出无罪的合理反应。这种内心举动是违背了作为侦办案件的刑警应该有的清醒程度。
朴赞郁导演除了超现实元素的运用,更为巧妙的设计在于一场对话中采用了反物理的焦平面设计。在本场戏中,宋瑞莱和张海俊通过镜子完成了人格的分化,分化成为张海俊本体、张海俊内鬼、宋瑞莱本体以及宋瑞莱内鬼。张海俊本体询问宋瑞莱本体;宋瑞莱的本体辩解以及张海俊内鬼倾听;宋瑞莱内鬼窥视和张海俊本体笔录。通过四个人格之间两两组合对话,达成两人之间的情感对立。
如果说朴赞郁导演的“复仇三部曲”中是对仇恨扭曲人性的探索,描绘暴力和黑暗的电影美学,在《分手的决心》中,朴赞郁找到了新的思辨角度,在影片中也回答了自己十年前的问题:究竟怎样的死亡方式才是诀别这个世界最决绝的消失?朴赞郁导演根据问题的答案,谱写出一段细腻又巧思的情感答卷,他用“山”“海”元素二元对立的方式来完成这段畸形却又错位的“谋杀式”爱情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