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家老小向前冲》创作史简述

2023-06-25 04:02 作者:越策忠实粉丝  | 我要投稿

湖南经视对本土情景喜剧的创作一直一言难尽。 起初他们找到了奇志、大兵这两位湖南顶流笑星创作了一部医院题材的情景喜剧《非常诊所》,希望通过他们的“名人效应”来带动整部剧的热度,但是做了几集就草草收场。

插个题外话,《非常诊所》后面被再次改编成电视剧《一笑治百病》,除了湖南本土的编剧,还邀请了东北著名编剧何庆魁加盟,尽管热度一般,但起码是拍完了。另外,该剧据说是奇志大兵二人分手的导火索之一。

言归正传,《非常诊所》虽然草草收场,但经视的另一档节目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它就是《故事酒吧之杨五六笑传》。它也成为了当时正处于低谷期的杨志淳的“翻身”之作,在非黄金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高收视率。

《杨五六笑传》讲述了一个在长沙居委会干部杨五六身上发生的各种啼笑皆非的故事,尽管相比当时的其它情景喜剧而言,它的制作非常简陋,甚至没有布景,但胜在一个“接地气”,甚至可以说歌厅文化发扬光大正是始于这部戏。 《杨五六笑传》的成功也打响了《故事酒吧》这档节目的牌子。后期的《晶晶密传》等系列依旧取得了相当的热度。但《故事酒吧》后期走入了创作误区,变得不够“接地气”。收视率一降再降,最终黯淡离场。 2003年,在汲取了前面几部戏的经验教训后,对于新拍的情景喜剧,他们认为“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在题材、形态、制作方式上都要有突破”(经视时任台长吕焕斌语)。 但说都是容易的,做起来总是很难。肖光辉在逛了一大圈,十个多月憋了三个方案,但都没有达到要求。于是肖光辉南下,去广东考察当地的方言剧创作。就在这次广东行,肖光辉见到了《外来媳妇本地郎》。

《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优势——剧本严谨且原创性强、人物形象丰满鲜明、本土特色浓郁。这些恰恰与经视之前在情景喜剧创作方面的劣势互补。肖光辉心动了。 吕台听完之后,当即拍板说——“搞”。经视专门开了个室内剧工作室,由肖光辉负责,负责创作班底的构建工作。 广东台一开始不愿意将《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剧本卖给湖南经视。一方面是太宝贝了,舍不得,一方面是肖光辉说希望广东台方面“友情转让”。最终在经视方面苦苦一个礼拜的哀求之后,广东台以“每集平均下来不过一顿早茶钱的价格”将前三百集的剧本改编权交由湖南经视。不过双方约定,《一家老小向前冲》只准在湖南播,原片禁止外销。 2004年,在取得了《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翻拍改编权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由《外来媳妇本地郎》剧本进行改编之后形成的《一家老小向前冲》前20集剧本定稿。 既然剧本的质量较高,那么选演员时的要求更得是严格,语言基础要好,同时演技要精湛,况且不能是观众特别熟悉的,也就是说要从零开始造星。在这个要求下,一家老小的主角团逐渐选定。当时还不叫“陈英俊”的王湘平、二十出头的杨珊珊、花鼓戏小生宋谷等人粉墨登场……

《一家老小向前冲》三月开机,四月开播,开播之后一炮而红,成为经视又一金字招牌。 “墙内开花墙外香”,《一家老小向前冲》不光在湖南一地成功,在多地都有相当的收视率 特别是在隔壁的湖北经视。当时他们专程派领导来观摩拍摄,起初是想自主拍摄,但一直没有进展,最终他们决定直接购买原片版权,通过武汉腔配音之后播出。

播出之后异常火爆,加上他们借鉴外地友台先进经验制作的本土民生节目,直接“救活”了湖北经视。尽管后面他们购买了上海的《老娘舅与儿孙们》的版权、自主拍摄了《小康家园》等剧,也没有比《一家老小向前冲》更为深入人心。 除了湖北,《一家老小向前冲》在安徽也成为了当地台的头牌剧目,甚至卖到了广东去,改头换面《南腔北调深圳人》…… 当然,在经视忙着为《一家老小向前冲》遍地开花的成功沾沾自喜之余,广东台却气的肺都要炸了。 上文提到过,《一家老小向前冲》是禁止外销的。按照广东台的说法,经视不光完全不提本剧由《外》剧剧本改编而来,这是当时双方约定好的,而且还侵害了广东方面编剧的署名权,甚至要闹到要对簿公堂的地步…… 广东台在媒体上也说,不希望闹到要打官司这一步,因为这会伤到两家电视台的感情…… 这也暴露出经视在《一家老小向前冲》当中存在的问题——本土化不彻底。你稍微改的彻底一点,广东台那天然的大脑也不一定看得出。创作能力再不济你去抄寻妈记嘛~ 经视不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毕竟广东与湖南虽然离得蛮近,但广东毕竟不是湖南,而且广东台仅给了三百集的剧本,必然要求经视台要“物尽其用”。但经视台养的编剧数量仅有三位,其中一位要做剧本统筹,相当于只有两个半的编剧执笔。 顺带说一下编剧署名的问题,外剧的两个翻拍版本(分别是湖南经视的《一家老小向前冲》和江西台的《松柏巷里万家人),编剧一般都会署“王萍、王丹丹、许丹华”。其实这几位并没有都参与外剧每一集的具体执笔工作,她们是外剧的剧本策划。不清楚为什么都写她们的名字而不是把每集的编剧单独署名…… 《一家老小向前冲》会写上自己家的编剧名,经视方的编剧姓名有影像支撑(视频早已删除)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刁子(曹曙光),我个人从采访报道中推断还有一位是《一家老小向前冲》早期的文学编辑(相当于剧本统筹)、最后期的导演田志斌。剩下一位无从考证…… 言归正传,经视先是把二十五个原版只有单集的剧本“一拍二”,二十五集变成五十集。然后又自己写了48集的原创剧本。这样就省了73集的剧本。于是乎到2006年,在《一家老小向前冲》本身迎来三百集的关头,剧组的外购剧本储量还有160集,当然,这其中一大部分是过期的、广告植入成分很重的内容……不过到这个时候,我想经视台也不敢继续用买来的剧本了吧。虽然现在两家难兄难弟成功和解,但确实是不复以前了。 (全文完)

《一家老小向前冲》创作史简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