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超越的内在论(2-3-2-3)——路德据以掀起惊涛骇浪的现代精神

2023-08-06 00:55 作者:奇岛枫  | 我要投稿

2-3-2-3 超越的内在论(Transcendental internalism)

因信称义将整个场域的目的内在化。

代表人物: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德意志Reformation的主要旗手。当时社会矛盾激烈,甚至世俗王权不允许Churchs把什一税运回罗马教廷,教会只好发行赎罪券补贴财政,马丁·路德在此背景下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场域论:2.Cosmos(=Philosophy=Metaphysics)vsHistory

YHVH作为Maker内含于Cosmos,Cosmos和对立面Logos就在此短路了。History在此是高于Cosmos的。

本体论:3.肉体&外在心灵vs内在心灵(Agent of historical events)——YHVH

内在心灵可以因信称义,但还需要在现世世界中经受考验来消除罪孽,YHVH分裂成Christ和Holy Spirit,分别到现世世界和内在心灵中去。

“(58)它们(赎罪券)也不是基督和圣徒的功德,因为这种功德,虽没有教皇相助,也使人内心得恩典,并将肉体钉在十字架上,使它死灭。”

认识论:2.Philosophy&Theologyvs内在信仰

Philosophy和Theology都是被贬抑的,内在信仰是真正崇高的。内在信仰不是神秘主义的,而是通过阅读Bible可以直接获得Spirit的领悟。

目的论:3.流溢vs复归——内在化

埃克哈特主义的流溢对于市民阶层很难做到,于是路德提倡内在化,内在化清空外部性,变成绝对孤独的原子,由于Christ也是绝对孤独的原子,在自身性化身性二重性中,就可以被救赎了。

  • 《九十五条论纲》反对一切权威,痛斥教会发行赎罪券的欺诈行为,反对阿奎那主义,认为教宗无权垄断Bible的解释。他重视个体的被拯救和Christ的补赎Satisfaction),并且个体能够自己去完成。
  • 埃克哈特的归于太一实际上是流出一个新的太一,一个前符号化的Gotteit,相当于少于无Less than Nothing
  • 内在化通过Bible这个外部的焦点来完成是符合辩证法的,这看似是绝对荒谬的,但主观主义必然借助于外部,笛卡尔借助松果体也同理。
  • Protestantism走向笛卡尔是必然的,在一个信仰共同体的下层平民面临生存论危机,痛苦万分,没有位置,迸发出崇高的具有普遍性的Spirit,每一个激发内在性的个体的联结组成Chosen,对抗没落的等级制社会,这种伟大的精神必然导向哲学的更新。这时的个体追求一种内在化的超越性,即不可能性,所以Christ隐含着反religion,只要进一步去个人化,就抵达了齐泽克的Emancipatory Theology。不过这步操作其实没必要,齐泽克本人也在近年认为设立超越性是没有必要的。
  • 认为YHVH在Old Testament里从主动的Creator变成符号性秩序已经死了一次了,以后YHVH只能以Word的方式来干涉现世世界,犹太人通过《塔木德》等来解释Word使其更加灵活。第二次是YHVH变成Christ作为一个人死了,至善的Christ的死说明符号性秩序是无法周转的,于是外部性就不可靠了,便转向内在性,获得内在奇迹。这种精神是当时的时代精神。
  • 从Christ、保罗到路德的一系列运动,是Class Struggle的体现,路德这个受污蔑的可怜的可悲的纯洁的人做出无谓的牺牲,回溯性地建构了Christ这个至善的大他者,但路德宗的信众是不会建构这个大他者的。我们应当看到路德的历史进步性,因为他最终也没有向罗马教廷妥协
  • Protestantism和Christianity的斗争延宕至今似乎是盎撒vs欧盟。

笔者认为欧盟是一种超国家性的Unity,在地缘政治上通过制衡盎撒可以保护相对弱小的Union,目前是可以与Union合作的。

【主义主义】超越的内在论(2-3-2-3)——路德据以掀起惊涛骇浪的现代精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