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骗人
今天我的高中班主任发来特讯,希望我提供一段关于母校育人成果的素材。要大学照片、还要结合学校的熏陶、自己的觉悟写自己为什么会低分进母校,高分进大学。本质上就是要我帮忙夸母校。
我成绩虽在母校靠前,但我并不是什么强者(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大学上学期暑假还忘记了一次线上考试。
事实上我可以说:”除了一份足够上普通一本的知识、老师们讲的稍有一点问题但也有用的社会经验与观点等,我的母校几乎什么也没有教给我。“
我的高中是高压+乱管理,我的初中是高压+乱,我在高中的精神状态仅比初中强一点,(毕竟高中生不会像部分初中生那样初生)
我表面上的进步,只是因为高中我还有点心学习,初中根本没法学(初中成绩一塌糊涂),才看起来像是我一到了高中就突然大幅进步了。高中的教育对我的”上进心“基本没有任何提升,我那点进步空间是因为环境变得容许我稍微喘气了才出现的。
至于我为什么还能得到靠前的成绩,那没什么必要探究,应该是个人因素。高三时我还很羡慕另外一个外班的同学,成绩比我好,而且平时一点也看不出他的疲惫,整天笑嘻嘻的跟别人开玩笑。高三时我已经不进步了,他还在进步。
我本来就不是因为受了母校的恩泽才成绩进步的,因此现在要我写母校的好话,根本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编了。如果硬要我只说真话,再感谢也只能感谢老师。跟母校没有半毛钱关系。非要说它对我有恩泽,那我只好把恩泽定义成不害人害得那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