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电影为什么能感动人。
为什么好电影,总是知道的人很少。
大部分人都看过霸王别姬,每个人都认为拍的好。可是至于细致的评价,或者清晰的表达自己着迷这部电影的原因时候,很多人做不到。
我发布过了粗制滥造的影评,视频做的很差,主要是因为我能力不行,但是我是喜欢电影的,热爱电影的。
很多人不知道,电影只不过是通俗文化的一种,电影这个载体是传递文化的,文化又因为理解的程度在传递过程中会有损失,或者不要脸的说,就是看懂电影必须理解电影,理解能力!不是谁都能具备的。
一部电影制作时间很长,是因为很多细致的地方花费了功夫,以前我是不看演员表的,这部电影却让敬畏了,甚至夸张的说,中国电影再发展10年20年也不会去做的努力!日本演员表的写法是左小右大,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文化是右边为尊,现在西方文化却是左为先,这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我认为金世佳的名气还不至于单独列出来解释演员的重要性,对于日本人做演员表的时候,固定的使用倒页的方式,试每一个对于电影有贡献的人都会被观众看到,特别是对于人物的名气来说,我们的电影喜欢把名气更大的人放在第一位,日本电影确更喜欢按照剧情本身来表现,参与电影制作的人员,往往导演总是很谦虚的放在最后一个。
文字写多了,就混乱了,我自己是不擅长写东西的,但是往往很有感触的时候觉得,必须要写下什么,往后自己总有机会看到的!希望看到这里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
对于不知道中国1921年在上海的发生了什么的朋友,真的是劝退!国家,文化,时代,文学。总要知道一些,因为你毕竟读过书,对得起读书人三个字。
日本人对于我们的文化,非常理解,不是因为喜欢,而且对于强者的敬畏,对待美国文化也是,对待英国文化也是。电影很多地方准确的传递了芥川龙之介的观点。电影中重要的三位人物章炳鳞,郑孝胥,李人杰这三位人分别是章太炎,郑孝胥,李汉俊,,其实郑孝胥字苏戡,但是因为他在电影定义为政治人物所以不用字号介绍,郑孝胥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可见没文化也不能担当这个职务,又因为从政原因字号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章太炎先生,我们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他的字号,可是作为文学上成就极大的大师,为了避免有政治上的偏见而用了字号介绍,实际上章太炎的政治事业结局很凄凉。最后就是李人杰了,实际上在了解近代史的基础上,李汉俊这个人物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一旦变成字号,就需要对于历史更了解,不仅要粗略的知道历史事件还需要详细了解相关人物的详细情况,这样在理解一部电影的时候就会发生极大的障碍,电影一共才几十分钟,为了介绍一个人物特意停顿下来,用字幕解释,可见人物名字选择的重要性,很多人一晃而过,就错过了感动,粗略的看电影是好的,但是感动就少了很多。这里插一件小事,欧美电影不是这样的!
电影讲到了,中国之巨变,芥川龙之介在于上海和湖南所见,对于芥川龙之介第一眼到中国是失望的,和他知道的中国不同。他去的是上海,这里浅谈一下,前几天正好去了上海去上海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领略上海这座城市。谈一件小事,郑孝胥是福建福州闽侯人,福州相比上海来说,更具有文化。本人现在住在此地。
电影对于角色的选择无非是相当准确的,特别是李人杰那句,种子已经在手里了,确实演员本人做人有点孤傲,但是当年的李人杰,不就是凭借这种孤傲的气质,13个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吗。
电影的血桃酥,有致敬鲁迅的味道,日本人是很尊敬鲁迅的。说句不好的,日本人是不会拿鲁迅这种大师来开玩笑的!不像我们!
电影最后的结尾是虞姬的扮演者擤鼻涕,这就很传神,这是芥川龙之介的特色,芥川龙之介总是悲观的看世界,他看世界叫做人间观察,他看的很失望受不了,就自杀了,鲁迅先生和他一样的,也看到了悲伤的,丑陋的社会,但是鲁迅先生确实越发的拥有斗志,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吧!
回到开头说的,霸王别姬的价值观,是传统的中国价值观,是融合了政治,学问,爱情,和人生的综合价值观,是我们文化追崇的。理解文化需要认真细致的理解,不然忽然看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欣喜若狂,然而过分的喜爱忽略了,本身不好一面,就矫情起来,害怕了,讨厌了。芥川龙之介看到虞姬擤鼻涕,可能对于霸王别姬这个故事也会反感起来!!!
这种心态最常见于,这么可爱,还是会放屁的,这句话。那么到底是喜欢可爱,还是讨厌放屁呢?其实都不重要,只是心态不对。不要急着说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你对于一部电影知道多少呢?万一你知道了一件你不喜欢的事出现在电影里了。是不是就不喜欢一部电影了?
所以没有必然的事,没有绝对,用李人杰的一句话,种子已经在手里了,我的文章写的很差,但是我会去写,早晚有一天会很优秀,你喜欢一部电影了解的越多当然的,讨厌的也就越多,但是讨厌的越多相对的来说喜欢的就越多,不是吗?未知就是精彩的!但是不是未知本身精彩啊,是在探索未知的路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