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1也配叫运动?谁想看一群靠家里花钱堆出来的纨绔子弟互啄?

2022-03-25 19:27 作者:HmhmRacer  | 我要投稿

随着周冠宇进入F1,国内媒体上说培养一位F1车手父母需要花1亿,想走这条路的无论你多有天赋先掂量自己家庭条件别白日做梦 的说法广泛流传,甚至很多资深赛车媒体也说这一套,令我很是意外。F1要真是这么不堪还有啥看的?怎么和汉密尔顿夺冠时说的 “That’s for all the kids out there who dream the impossible, you can do it.” 这种正能量完全背道而驰?

 

讲一个哈佛商学院的例子,去哈弗商学院MBA留学一年总花费听说11万美元左右,有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家长付这个费用去了;有学生成绩优异,还很懂得经营自己,能拿奖学金或者和企业绑定以后为企业工作换得资助,也能去。有学生成绩差录取线一点,但因为父母是名人政要,或者父母捐了1000万美元,也能去(Development Case);最后媒体得出的结论是要培养一位哈佛MBA父母需要花1000万美元(从小到大培养的钱我都先算0),想走这条路的无论你多有天赋先掂量自己家庭条件别白日做梦?!

 

另一个例子,我老婆有个朋友学生时期是北舞的,现在是一名家庭主妇,却经常说谁谁明星在学校时比她差远了,红了全因为肯被潜规则。有没有可能是她自己天赋和努力不够,但这样去理解世界的能让她失败者的内心好受一些?

 

我承认赛车不像足球等等,小孩子单有开车天赋和个人努力外,还要有能拉到赞助的综合能力,这大部分时候要家长帮忙从小筹划,但拉到赞助的原因最基础是什么呢?这跟拿到奖学金一样,还是天赋和努力,这有什么问题吗?反过来想,F1不比天赋和努力,家里没钱都进不去的话,F1冠军都是些超级富二代家里花了一亿?回顾过去20几次的WDC,舒马赫,汉密尔顿,维特尔,阿隆索,莱科宁父母肯定没有1亿,要花30万美元给他们赛车我看都够呛。其它三次WDC,维斯塔潘和巴顿家里有钱,但两个人都是不到20岁就被F1选上,之前就跑过两年以内F3或以下的低级方程式比赛,毛估100万美元预算,而且我知道是不是全部是自家出的。罗斯博格属于含着金汤匙出身,花的钱应该多一些,但他一个不能代表其他WDC。F1的争冠车队绝对要选天才的,只要你才华出众到能赢WDC,车队愿意付几千万美元一年工资,你小时候赛车的这些花销不算什么,不会省这个钱,这些争冠车队近年来错过的车手苗子可能也就 Robin Frijns一个,怀才不遇的并不多。现役车手父母家里绝对没有1亿的还是占大多数:博塔斯 角田 阿隆索 奥康 维特尔 勒克莱尔 马格努森 汉密尔顿 拉塞尔 阿尔本 佩雷兹(上面说过了,拉得到赞助算是本事)。少数家里有钱的,但也不需要靠父母:加斯利 赛恩斯 里卡多 诺里斯。更少数是天赋不算绝顶,但能赢F3,要靠点家里支持:斯度尔 舒马赫。剩下绝对少数是靠父母的,但实力也不容小嘘。

 

低级方程式之前,卡丁车就很花钱了,这没错,但也不要把这无限夸大。大家可以到全国各地卡丁车赛场问问选手家里是否都是家财万贯。《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里说一线城市一个小孩0到17岁养育成本平均是100万人民币,各种兴趣班的花费比卡丁车高很多吗?孩子天赋没能高到能拉到赞助的话(各大车队青训都有卡丁车手,奔驰有小崔),全靠父母需要冒多大的风险呢?撑死一线城市一套房的钱,很多父母不愿意赌可以理解,奥康的父母就愿意赌。卡丁车是否进入低级方程式之前展现自己天赋,拉来赞助的唯一选择?Cem Bolukbasi 和 Jann Mardenborough 都通过电竞拿到了低级方程式的赞助,这条路在以后应该是越来越流行,不变的是孩子要真有赛车天赋才行。

 

说这么多马泽平等等还是靠家里钱进F1,谈什么公平?首先不争冠的车队,确实有传统不纯粹把车手当运动员来看,就像哈佛选Development Case会掺杂很多商业政治因素,这个是好是坏我觉得小车队和哈佛都是理性的会做出利己的选择。其实这些小车队你可以看成是F 1.5,根本没有想过和大车队争WDC,车手家里或赞助商买小车队席位也是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续命,从来也没想过自己呆在小车队能怎么功成名就,希望自己还能不断提高能吸引大车队的注意最后录用而已(这种大器晚成的案例不多,劳达和佩雷兹)。所以理论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能到大车队的车手,都不是靠家里那点小钱的,培养一个能到大车队的F1选手,家里大概率不需要花1亿。


F1也配叫运动?谁想看一群靠家里花钱堆出来的纨绔子弟互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