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统一与人文衰退
为何中原王朝在秦制之后陷入到长期的生产力停滞?为何盛极一时的王朝,却又在百年之后又垮台的如此迅速?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秦制之后的时代。和其他地区有何不同点。
在这里,我们知道。常识上来说秩序的建立来自于人们的共识。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相对于周代王室,亦或者是西欧教皇。来自习俗又或者是来源于底层精神的信仰带来的社会运转。
其最终内核还是依托于人们所知的共识建立起来的。这样的共识有居多的好处,
例如中世纪的战争就以洗劫居多,但是对基督世界内基本不屠城。
由于误伤教堂修道院学校人员,会触动相关教会势力敌意,导致自身招致敌对。
除非战前拒不投降,进攻方损失惨重会发生屠城事件。
典型例子,如1204,如果那个时候威尼斯人不只是洗劫,而是铸京观,那么1204东罗就没了。
近代例子,火烧亚特兰大前,先把居民撤走。分街道点燃的,而且也是医院教堂保留。目的也只是打击南方军生产力为主。
国人暴动、周召共和也证明了。周厉王只是把一切自然产品收归国有,而且限制言论,就遭到了极为可怕的反弹。但是这一切只是后世那些秦制王朝最基本最常规的操作。
所以,大一统王朝的基础并非: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大一统的基础不是公民的共识,而是对于其他势力形成绝对的暴力。
这样的暴力差距建立起来的秩序,并非推动人类前进的秩序。
首先在于,王朝为了持续维护大一统,会不断的削弱其中的小共同体。使得所有人都会变成一套秩序的消费者,而非创造或是维护者。最终公共美德也会变成掉进老鼠洞的奶酪,短时间内就会被瓜分的无影无踪。
大家都曾读过鲁迅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读到这里,再多的英雄也只能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牺牲品。
随之而来的就是技术的逐步停滞,由于秦制本身,并非为人民的需求服务。
非但如此,《商君书》更是鼓吹耕战一体,重农抑商,利出一孔将人们需求压制到最低水平。这也就造成了科技的增长缓慢。
现在的GPT为代表的显卡技术就是最好的例子,显卡在前20年只有游戏这个用途。但是养活英伟达AMD、intel,显卡一直因为游戏提高自身性能,而玩家付费的市场也持续为显卡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在显卡cpu和ai联系在一起前。
绝大多数秩序维护者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要投资这种没有带来生产力增长的行业。
真等到ai需要显卡的时候,缺乏市场经济消费者平摊研发费用,ai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有成果
历史的情况也是如此,天主教会对于科学投资,当我们看到了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的五种存在证明。”就可以发现,西欧发展了科学体系是极其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文艺复兴更是把“人”需求的多样化提升到了一个台阶,圣母百花教堂穹顶的修建正是基于佛罗里达共和国选举带来的改变。只有人们需要想要的奇观,才是真正的奇观。而非水司楼奇景。
当社会将除生存以外的需求视为不必要的时候,科技也会陷入停滞。
吃饭睡觉占有性资源,这确实非常实在。
人们追求这些自然无可厚非,但是猪当然也是这么想问题的。牛也是这么想问题的。驴也是这么考虑问题的所以
如果整个社会也是如此如此的思考那些“实在”的东西,那么社会基础就是家畜的世界。整个社会都是二维的。
回答第三个问题,为何盛极一时的军队,却又在百年之后迅速陷入衰退?
《君主论》提到习惯了自由传统的国民,稍微一点点压迫就会反抗。
习惯了奴役压迫的国民的容忍限度,等到真的意识到要反抗的时候,异族早就立稳脚跟了。
所以,当主要军队溃败之后。由于人民长期处于脆弱巨婴状态。始终无力抵制秩序的改变,蒙古又是典型的对古典集权国优势连连,但是在西欧就止步不前。
第一次入侵匈牙利的时候,被克罗地亚击溃,被维也纳的骑兵数次反击,被匈牙利(多瑙河西岸)的难民反推。
第二次蒙古入侵匈牙利战绩惨不忍睹。
神罗持续与教皇针锋相对的时间段,皇帝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边境受到蒙古人的威胁。
等到新皇帝和教皇关系和好之后,准备合力击败基督威胁势力,而他们选择的也居然是埃及,而非蒙古。
一次决战失败后,集权的容错率更低。这也就导致了,蒙古面对这些势力时进展急速,等到西部,就被威尼斯人海军好好坑了一把。
所以,当历史陷入到只靠暴力秩序。历史本身就陷入了死亡,只剩下王朝的轮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