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美新一轮的经济制裁,才是对普京的终极考验

2022-02-28 21:36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在战场上一路凯旋,似入无人之境,按照俄国防部的说法,乌军几乎是望风而降、草木皆兵。有些网友感叹说:俄罗斯不愧是战斗民族,干得漂亮!

与国内吃瓜群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民众,战端一开,俄罗斯股市应声大跌,RTS指数一度暴跌50%,收盘报跌38%,基本等同于崩盘,凸显了市场恐慌情绪。

俄罗斯央行关闭了沽空交易,试图稳定市场。反观美国,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三大指数,全部上扬,涨幅在0.28%-3.3%之间。

拜登放出狠话:“我们将确保俄罗斯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欧美即将发起的经济制裁,才是对普京的终极考验。

美国:战场退缩,经济进攻

美国人非常精明,开战之前就划下了底线:“美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兵乌克兰”。“任何情况”是指即使乌克兰从地图上消失了,美军也不会来救。

有网友嘲讽,乌克兰被美国人卖了。乌克兰被出卖是真,但这符合美国及整个北约的战略利益。美军不能在战场上直面俄军,双方均为核大国,正面交锋有可能导致核大战。

二战后,拥核国不能交战成了国际共识。冷战最为激烈的时候,美苏军人没有一颗子弹射向对方,往往采取代理人战争的方式解决矛盾。

在越南,美军与苏联支持的越军作战;在阿富汗,苏军与美国支持的阿军作战;在叙利亚,双方各自扶持代理人作战。在今天的乌克兰,俄军与美国支持的乌军作战。

美国人的“主战场”在经济上,利用经济霸权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压缩俄罗斯的财政。经济战的好处是不管怎么打都不会死人,有底线。

2014年,第一次乌克兰危机时,普京出兵克里米亚,从乌克兰身上挖了一块肉。美国立刻打压国际油价,奥巴马亲自打电话给沙特国王要求增产石油,加上被华尔街控制的石油期货市场,石油价格很快从130美元一桶的高价跌到了50美元。

石油和天然气是俄罗斯主要出口产品,两项收入占到俄罗斯财政的40%。俄罗斯开采一桶石油的成本是70美元,油价降到50美元,俄罗斯卖一桶亏一桶,财政不足,2015年一度发不出退休金。

俄罗斯是个老龄化社会,每年财政的40%用于发退休金。石油价格高时,普京年年给退休工人涨钱,在国内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石油价格下来后,退休工人日子不好过了。

2018年,有个老人在采访中怒斥生活困难:“我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600元吃饭,200元暖气费,剩下的200元够干什么?我连汽车的润滑油都换不起!”

美国人卡住了俄罗斯的财政命门,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有财政支持,俄军行动能力被大大限制了。

等到疫情后,国际油价又开始上涨了,来到100美元/桶的高位时,俄罗斯财政有所好转,给了“特别军事行动”的资金支持。

美国的“制裁核弹”

拜登政府正在酝酿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措施。2014年时,有幕僚提出把俄罗斯从swift系统中剔除,作为制裁手段,奥巴马没有听,认为这么干有点过分,相当于向俄罗斯经济投下了“原子弹”。

Swift系统是个世界银行联盟,主要处理网络上的美元交易。全年结算额约为2000万亿美元!处理全球90%以上的美元交易。

俄罗斯有300多家银行是其会员,如果真的这次被剔除出swift,俄罗斯外贸可能陷入瘫痪,返回“原始时代”用传真的方式处理国际贸易。出口石油、天然气的生意必遭重创。

乌克兰方面已经向美国建议将俄罗斯银行剔除,但欧盟表示反对,德国、法国在俄罗斯有不少投资,需要用美元结算,也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离开了swift,他们在俄罗斯订的货、赚的钱都拿不回来。

除非,俄罗斯将整个乌克兰并入版图,不然美国不会投出这颗“原子弹”。

白宫的一名幕僚在接受福克斯采访时透露,本轮制裁将以技术为主,金融为辅。限制各种高技术产业流入俄罗斯,特别是能源开采技术,使俄罗斯无法完成产业升级。

俄罗斯开采一桶石油70美元成本,沙特开采一桶石油30美元成本。双方的差价有一部分是技术差异导致的,俄罗斯的开采技术不少是上世纪前苏联留下的,而沙特引进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开采技术,开采成本大大降低。

成本降低对俄罗斯意味着更多的财政收入,美国显然不能允许。

简而言之,美国制裁的目标是迫使俄罗斯失去战争资本,用经济手段“困”住北极熊,正如他们对苏联的策略一样,武装到牙齿的苏联人,最后是被“饿死”的。

普京如何应对?

出兵乌克兰的后果,普京心理清楚,美国发起的制裁,俄高层应该推演过,心里有数。在安全与发展的问题上,普京选择了安全,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未来的发展?这种选择算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而且美国人近几年干得确实有点过分,不断蚕食俄罗斯战略纵深。北约多次东扩,叙利亚陷入内战,哈萨克斯坦爆发骚乱,白俄罗斯又搞个“颜色革命”。

俄罗斯周边危机不断,背后没有美国人指使,没人信。普京心里压了一堆火,终于在乌克兰与美国摊牌了。

其实,2000年普京上台之初,很想加入北约,他小心翼翼处理与小布什的关系,小布什称普京为“挚友”,2008年之前俄罗斯向美国发出了三次入盟申请。

但美国没有答应,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如果俄罗斯加入了北约,北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假想敌没了。法国和德国很可能带着欧洲脱离美国控制,说白了,俄罗斯是美国在欧洲刷存在感的工具。

在这样战略考虑下,美国不会过分削弱俄罗斯,让他处于“失血”状态,又对欧洲“虎视眈眈”,如此欧美同盟,北约才有存在的必要。

俄罗斯在经济上有损失,板上钉钉,唯一能为其提供帮助的只有中国。未来,俄罗斯经济会更加依赖中国,顺道卖点武器给印度。

这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特朗普当总统时,千方百计想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幸亏民主党献上了“神助攻”彻底和俄罗斯撕破脸。从现在的民调数据看,下届总统可能又是特朗普,他再有本事,一人也难以改变美俄之间的矛盾。


作者:江左佑安



欧美新一轮的经济制裁,才是对普京的终极考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