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oys WKC VS14 1/144 Ki-45屠龙 简单考证③:1-C-a与1-D-a

简单的前言:甲乙丙丁
因为本弹的考证里这四个型号都有,我认为有必要大概讲一下这几个型号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看到的屠龙都是Ki-45改,Ki-45是一个没采用的原型
甲型(Ki-45改甲)
最初的量产型号,机头装了2门Ho-103 12.7mm机枪,机腹装了一门Ho-3 20mm机炮,后座装了一挺自卫用九八式7.92mm旋转机枪(不是所有机都有装的,比如这回的1-A-a款)
夜战型的“丁装备”则在顶部装了两挺Ho-103 12.7mm机枪

乙型(Ki-45改乙)
在甲型的基础上改的,为了能够击坠B-17之类的飞机,机腹的武器改成了九五轻战车搭载的九四式37mm炮的小型轻量化改型
37mm这个口径确实威力不俗,但是因为是短炮身,导致弹道不直难以命中,再加上原本是坦克炮,每打一发都必须由后座的机组乘员进行装填,据说是约每30秒一发。

丙型(Ki-45改丙)
将机身下面的九四式37炮改回Ho-3 20mm机炮,且将机头的两挺机枪换成了单挺初速570m/s、射速120发每分的Ho-203 37mm机炮。
早期丙型的机头还是旧式的,使得机炮会有一截露在外面,后面研发了加长的尖头把机炮全部盖住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1-C\D\E\S款这种样子。
丙型的登场使得屠龙被作为攻击力高的截击机以及作为对地、对舰攻击机使用。



丁装备
1943年5月开始在拉包尔海军的二式陆上侦察机(后来的月光)装备了斜向上的九九式20mm机炮,在夜间拦截上取得了战果,陆军受此刺激,给丙型在驾驶座至后座之间的顶部装备了斜向上的2门Ho-5 20mm机炮(最初是想装Ho-103机枪),机腹的Ho-3被卸下,此改装是为丁装备。


丁型(Ki-45改丁)
由于丁装备表现良好,这套改型被作为正式型号“丁型”开始量产。后座的自卫机枪被取消。
正在生产中的丙型也装备了斜射炮,而现有的丙型和甲型也按照丁装备进行了改装。
戊型(Ki-45改戊)
搭载了TaKi(タキ)-2号(雷达)的原型机。机身装备一门Ho-301 40mm机炮。
【参考资料:Ki-45的日文维基百科词条】





1-C-a Ki-45改丙 飞行第53战队 第3飞行队 1945年 千叶县松户机场
1-D-a Ki-45改丙 飞行第53战队 第1飞行队 1945年2月 千叶县松户机场
通过这两机机身侧面黄边框红色填充的涂装线条可以判断,两机均为各自飞行队的队长机
1-C-a历史实机的螺旋桨在整流罩尖端还有白色圆环,稍往整流罩远端处,还有条可能是白色,或者红色以及蓝色的涂装带。但是这点被F-toys给完美漏掉了
↓这是1-C-a的历史实机照片






↓这是1-D-a的





垂尾的第53战队标志,蓝色为战队本部,白色为第1飞行队,红色为第2飞行队,黄色为第3飞行队
两机均有斜射用Ho-5 20mm机炮,这点上考证无误
1-C-a据说是第3小队 漣队(さざなみ隊)队长 佐佐大尉机,据我的查证,应该就是佐佐利夫大尉,本文接下来都是讲这个了,1-D-a暂时找不到其他资料......
佐佐利夫,在网上直搜无法查明生卒年,而且我也不知道网上是怎么确定这架就是佐佐机的,可能哪本书里有指明吧

1944年6月15日-16日深夜,此时在山口县小月机场飞行第4战队的佐佐利夫参与了二战历史上第一次B-29拦截作战,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对B-29开火的飞行员。此战他击伤一架敌机
8月20日,成都的B-29第二次空袭八幡钢铁厂(第一次就是上面的那次)时,佐佐利夫在长崎县壹岐郡乡浦村海上击坠一架B-29,理查德.H.卡米歇尔的42-24474
本人也因引擎故障(一说座机被自卫火力打中)在佐贺县呼子海域落水,本人生还,后座的吉田军曹下落不明。
接下来不知道哪个时间点,佐佐利夫转到53战队服役
1945年3月9日,李梅的325架B-29从马里亚纳直扑东京。
在接到空袭警报之后,第53飞行战队小林克己中尉立即率领警戒中队升空拦截。训练队的教官和助教佐佐大尉、根岸延次军曹等4架飞机紧跟着小林座机起飞(总共仅5架屠龙)。当时东京已经是一片大火,火光和探照灯光照亮了天空中的B-29。
佐佐利夫本人的回忆:
3月9日晚,附近的大部分战队都出动了。我的中队这时候没有值班,是最后起飞的。起飞后往下看,东京市区已经在熊熊燃烧了。我们单机攻击来袭的美机。由于敌人高度较低,所以屠龙和B-29的速度相差不大。
于是空战激烈展开,根据日方记载,第53战队击落了10架以上的B-29(美军方面记载此次空袭总共被对方战斗机和高射炮共同击落9架)。
4月13日,佐佐利夫在千叶县香取市上空击坠了来自第878轰炸机中队的B-29 42-24644
从5月中旬开始,美机又改变战术,以400架以上的大机群装载燃烧弹对大城市实施轰炸。5月24日凌晨,飞行第53战队拦截空袭东京的B-29机群。该战队的佐佐利夫大尉抢先升空爬高,先是以机头攻击的模式击落了1架B-29,接着又抢占一架B-29的后下方阵位,以机背机炮将其击落……飞行战队上报击落7架B-29。次日白天,美军出动P-51袭击第53飞行战队所在的机场,进行压制作战,摧毁了5架屠龙。当天晚上,由500架B-29组成的大规模机群前来轰炸,第53飞行战队倾全力迎战,击落12架,击伤23架。
之后,飞行第53战队转场藤谷,另以一部派遣队进驻富山,但是从此之后就没有进行大的战斗,直到战争结束。
在7月9日,该部获得奖状,以奖励击落击伤168架B-29的成绩(其中击落大约60架)。此外,佐佐利夫大尉的座机曾经安装了2号雷达,进行试验,但是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如意。 佐佐本人回忆如下:
“六月的时候B-29编队沿着关东海岸北上进行夜间空袭,我们战队的一个编队(编队长搭载了TaKi15号)出动拦截,在地面的引导下前进,这时候地面告诉我们可以很快接触到敌机,但是我们还是没有看到一架B-29,只好返航。我认为我们和B-29之间存在高度差,所以我们没能发现他们。我在之前也使用过TaKi15号进行了数次夜间拦截,没有一次成功过。”
之后,就暂时查不到任何有关佐佐利夫的其他记录了。本人最终战绩为击坠3-4架B-29
本人似乎著有书籍?《屠竜のB29 撃滅戦》,不过完全找不到资料
能写东西,以及有回忆留存下来的话应该是从战争中幸存下来了吧



资料来源(不按顺序):
http://www.jyai.net/military/data-05/1944_06-12.htm(提到了8月20日佐佐坠机的结局)
https://ameblo.jp/akatonbo1234/entry-12657842413.html (仅4战队凑一桌的那张图)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1-26/1112261633.html(虽然这个链接里把机头的炮口误以为是撞击撞出来的,不过还是采纳了文案,资料实在是太少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3079185
(知乎这个链接里有个讲述6月15日第一次空袭八幡钢铁厂的很精彩的纪录,其原文链接为霓虹的FC2上的文章:http://0703belarus.blog.fc2.com/blog-entry-564.html)
↓这个就是

↓这个回答看着也可以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A8%AB%E5%87%BA%E5%8B%87(樫出勇的词条,用这个是因为文末提到佐佐最终击坠3-4架)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98676241880517(佐佐对雷达的回忆)
https://twitter.com/sera59638856/status/1501817895059288065(佐佐对3月9日空袭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