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人物志---蔡敬则
蔡公讳敬则,字文庄,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辛卯,卒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元年壬寅,今温州瑞安人,是正儿八经的瓯越本土乡贤。
蔡敬则少时,资质特异,贤能出众,精通经义,负有气节,名闻于乡闾,也就是蔡公小时候能力出众,有气节,闻名乡里。于是汉灵帝光和年间举孝廉出仕,授官南阳令(今河南省南阳市)。南阳也是当年刘秀的出生地,可谓是东汉的龙兴之地,妥妥的大好前程。但汉末有党锢之祸,官场黑暗,蔡公不久便辞官回乡。但在乡里蔡公也心系百姓,献帝初平三年,瑞安先遇大旱,蔡公率众,引集云山马岙潭之水抗旱。继之又遭大水之灾,率民奋力抗洪,然而浚河渠,兴水利,以防水患。当瘟疫流行时,以药为民治病。灾年饥荒之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渡过难关。后来在集云山又有猛虎白昼出没伤人,蔡公组织猎户以及自己部曲前往扑杀消除虎患。

献帝建安年间,福建东平(今福建省建瓯市)爆发闽越流民作乱,蔡公亲自组织乡里义兵部曲前往平乱,东平一战,民乱平定。朝廷授以武职,任命蔡公为会稽东部都尉,主管永宁县防务(永宁县的辖区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温州市全境)。蔡公在邵公屿(今浙江省瑞安市城关镇东部)设立公署,这时候人口开始慢慢在瑞安地区聚集,之后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从永宁县分出罗阳县,这也就是瑞安市建县之始。
蔡公治军号令明肃,境内百姓安居,为避乱离散逃往他乡难民,陆续回 乡务农,使今增加当地人口及赋税,治绩显著,朝廷以功论赏,晋爵敬则为“安乡侯”。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蔡敬则去世,享年72岁,当时的吴大帝孙权赐谥为“忠义”,取“义勇之气勃发而莫御,忠贞之志历险而不惧”之意,不久又追封为“辅正王”,墓葬在今瑞安周岙。百姓在其墓旁设立搏虎祠来纪念蔡侯。民间尊称蔡侯为忠义王和显祐王,并立庙祭祀。忠义庙选址“在东北隅县治后,庙始建于公署,晋时迁署为县,改庙于东偏,即神私第。明洪武二十二年,勘祀典,有司祭以中秋望日,至今为定规”。年年岁岁百姓祭奠蔡敬则,奉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