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非跨专业上岸211——华中师范大学333学科数学考研经验

2022-05-31 11:45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小Z /  凯程网课学员

华中师范大学 学科数学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今年的一名跨考生,报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数学专业,现已成功上岸。


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有坎坷有艰辛,还好自己坚持到了最后。接下来想把自己的备考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情况 


本人是山东一所双非一本院校毕业,理工科出身,不过毕业之后做的都是和教育相关的一些工作,但都不是很顺心,所以想着考研提升一下自己。


因为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了解了相关信息之后,最终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数学专业。这个专业不会单独考高数,所以对于跨考生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 选好学校专业之后我就辞职了,去年4月份正式开始备考。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我一直瞒着辞职考研的事,在之前工作的城市找了一个付费的自习室,这样学习效率比较高。


在这里也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在家里学习,如果是辞职备考的话可以找一个大学图书馆或者是自习室,学习氛围好了也能让自己更快地进入状态,环境真的太重要了。


 333 教育综合 



首先因为我是跨专业,高中也是纯理科生,文科的这些知识没有系统学过,只有之前考教师资格证学过一些,不过也早忘干净了,相当于从零开始。


我本来以为文科知识就靠背就行,没那么难,但后来才发现并不是这样。巨大的知识量如果单靠死记硬背那可能就学成一锅粥了,考试也拿不了高分。


所以要有正确的方法,背诵和理解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 教材资料
资料用的凯程的应试解析和宝典,视频课也跟的凯程。
我很喜欢凯程老师的讲课方式,基础阶段会带着我们一点点做笔记,而且整理的笔记是框架形式,这对后期的复习背诵帮助特别大,对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学生也非常友好,完全不用担心会听不懂。
后面的专业课二我也用这种方式整理了框架笔记,非常好用!


 ★ 详细计划

4-6月:
跟着凯程徐影老师的视频课一点点打基础,把四门课过一遍。我跟着视频课手写整理笔记,后期我的背诵资料也是这四本笔记,大家可以用活页本,方便往上补充知识。
总之,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背诵资料,整合到一块,方便背诵。 

7-8月:
背完第一遍,差不多2个月,同时也听着凯程的强化课程。
我一般上午8点-12点背诵333。第一遍背诵会很慢,可能一门课需要16-18天左右,后面会越来越快。


建议大家一开始背诵要面面俱到,还要理解着去背。


我当时用的是框架式记忆方法,因为我的笔记就是框架形式的,所以背的时候我会先理清大的知识框架,再一点点深入细节。这样容易形成知识结构,遗忘的会慢一些。

9-10月:

争取能背完两遍吧,具体的时间节点我也记不清了,总之就是一直在背,每天4-5个小时,一定要坚持,固定一个时间段,让自己形成习惯。
在背书上,大家一定要沉得住气,可能你背完了3遍感觉还是什么都没记住,这是非常正常的,3遍之后再背可能就会有质的提升!


 11月一直到考前:
我差不多又背完了3遍,整个备考总共背了6遍吧。
建议大家12月份全真模拟1-2次,对答题时间有一个把握,因为这个科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另外,我自己还有一个背书的小方法。


每一个科目按照章节把问题写到一张纸上,每次背就按照这个提纲来,背过了就打个标记,背得不熟的特别标出来,第二天再着重复习。


333、835我都是这么做的,觉得还挺好,大家可以做参考~


 835 数学教学论 



 教材
教材最好是买,因为有很多需要理解的地方,教材上很多例子可以帮助理解。


 背诵
背诵资料我背的是自己整理的框架笔记,方法同333。
需要注意的是,835和333不太一样,它出题比较灵活。

比如这次考试,除了几个名词解释,其他的简答和论述我好像都没背过原题,需要自己把背过的和它沾边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形成答案,灵活度比较高。

但是背诵也很重要,只有大脑里有了足够多的储备才能在组织答案的时候有话说。所以835我也反反复复背了好多遍。

 除此之外,要积累热点,感觉这是835的一个出题趋势。


  数学题
这一块我做得不是特别好,前期有些不够重视,拿出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这次也是数学题给我拉了分。


我建议学弟学妹们数分、高代要尽早开始准备,跟着基础课听一遍,然后把课本上的课后题、例题全部搞明白(课后题比较难的可以不看)。


初试考得会简单一些,但是像跨考的复试中还要单独加试数分、高代,加试的题可就不简单了,所以早晚都是要学,要引起重视。 竞赛题目我是放弃的状态,因为觉得题目比较难,性价比低,就没有花费时间在这上面,每年考试做出来的同学也很少。 


 案例分析和教案
最后11月份才开始,找了一份电子版教材大体看了一遍,然后去网上搜一些优秀的教案,学习它们的设计思路,最好自己练习写上几篇。


 英 语 


 单词:墨墨+单词书   


坚持背到考前,不能停!
可以多种方法共用。我一开始是在手机上用墨墨背,后来发现在手机屏幕上和书上感觉还是不一样,所以就买了本恋恋有词,反复背了也不知道有多少遍。 如果你英语基础还行,那单词课没必要听,直接背就行,每天重复。我一般是早上一到自习室先用半个小时背单词。 


 阅读:刷真题+唐迟阅读课  


只买了真题,没买别的资料。我考英二,但我把英一和英二真题都做了。


一开始没听任何课,直接做阅读,结果惨不忍睹,一篇错到3-4个,感觉还是方法没找到。后来听了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在公众号上就有,免费的,讲得很透彻,强推!)再做题稍微好一点,好像掌握了点套路,不过还是错很多。


做好心理准备,不能指望听几次课、做几套题就把能力提上去,阅读能力也是一点点积累的。   开始做阅读时别做太快,我一般每天做1篇,精读,对照译文把所有的单词、句子和问题搞明白。每篇我都会把不会的单词单独整理到一个本子上,背单词的时候一块拿出来看看。
不要怕题不够做,如果一天一篇那是绝对够的,因为真题至少得做2遍,而且临近考试的时候就得准备作文和专业课,没有时间再去搞阅读了。所以一开始慢慢来,坚持每天做就行。 关键是思路和方法。虽然我好几年没学英语,但是英语基础比较好,四六级都过了,所以我就没听语法课。如果基础差点就还是先听听语法课,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 翻译:唐静翻译课 
好像是10月才开始准备,也没买资料,就是听了一遍课程,自己记了笔记,然后就是刷真题。
英二的翻译不是特别难,关键就是别有不认识的词或者短语,基本语法还是可以搞定。 


 作文
作文一直到10月底我才开始准备。作文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小作文是书信类,大作文一般是考图表,这两个模板性都比较强。


所以我先去b站找了一些作文模板积累下来,自己整理出了一套,然后根据这个模板背了几篇往年真题的作文范文。

我考前报了周思成的押题班,感觉也不错,他比较注重讲思路,可能一个模板能应用到很多文章,可以减轻背诵负担。 作文也不用开始得太早,最后一个月多背一背,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模板。


 政 治 


 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冲刺4套卷 


 规划
7-9月份听徐涛的强化班(基础班可以不用听,直接强化就行),不过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这个完全可以配套着用,知识点差别不大。

可以听完一个章节之后紧接着做这一章的1000题,及时巩固。

我是把基础课都听完一遍才做的1000题,这样就导致前边学的知识有些忘了,得自己再看一遍书再做题,效率就低一些。 

1000题第一遍不要在书上,可以买一本刷题本。我一共做了3遍,最后一遍才做在书上的。

10月份买了腿姐背诵手册,开始跟着腿姐每日带背计划背诵,差不多30多天就能背完一遍。这期间报了腿姐技巧班,讲得很好,很受用。

11月份又跟了腿姐冲刺班,感觉腿姐的课程质量还是很高的,能学很多东西。

12月份考前结合着背肖大大和腿姐的押题。最后,政治主观题我答得还不错,客观题上丢分多了些。



现在回想这一路的备考历程,其实并没有一开始想象得那么难,甚至很多时候自己还乐在其中。
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能够专心做一件事也是一种幸福。 考研就是一场自我博弈,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并且坚持到最后,相信你们都能战胜自我,成功上岸!


双非跨专业上岸211——华中师范大学333学科数学考研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