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学渣,到大学成了别人眼中的学霸?

我现在讲述的,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起源于一次考试,因为我在考试之前就着范围把卷子给出出来了。

高中浑浑噩噩,高一上学期的成绩稳定前八,在高三却掉到了倒数行列,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爸妈给我选的都是一些分数线较低但是条件不错的学校(像湖北理工的文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结果却出乎意料,湖北2018年的分数线比17年高了差不多30分,这些学校我一个都没有上成,唯独是我放在最后一个志愿——远在新疆的学校让我有了上一个三本大学的资格。

大一刚刚入校,学校的条件甚至比起高中都好不到哪里去,学校的宿舍分配一开始是民汉合宿,我和来自湖南和河北的汉族同学、三名少数民族同学组成了一个宿舍。那时我了解到来自湖南和河北的室友高考成绩都比我好,但是他们填的学校没有录上,只好补录到这个学校。(所以我到现在都很感谢我半开玩笑式的举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话题有点扯远了,到了大学被别人看成学霸其实是大一上学期考完试以后的事情,我现在分析一下我的大学历程。
大一上学期老师是留作业的(尤其是高数),而且有练习册。量不大,每一节就2~4面,但等到每周上交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十几面。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自己保质保量的完成,但是过了几周,大家又重新拾回了高中的懒惰——直接在交之前抄别人的作业。
也许是从内地到新疆出发点比较高,我很快成为了班上被借作业的那个人。而且那个时候有晚自习,督察队时不时就会晃到教室,看你有没有玩手机。我是觉得玩个手机还要提心吊胆地玩太没意思(主要是我一紧张就太明显,容易被发现),干脆就在吵闹的小教室里做起了作业,做作业的时候不会的步骤就直接翻书,其实题目都有自己固定的模板,做着做着,就会越做越简单,越做越快,中间的休息时间根本就注意不到,做两个小时到下晚自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一直到第一次期末考试(中途没有任何考试),说起来大学第一次考试我还是比较紧张的,虽然说练习册被做烂了老师还给了范围,但是我仍然不敢掉以轻心。那一次考试,我第二,由此我感觉自己的自信一点点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到了下学期,我们调换了宿舍,里面都是同班同学。我还认识了可以称之为挚友的男人,说起来也搞笑,我们认识起源于平安京(一款游戏),也就是在那时,我发现我的身边有着一些身上闪耀着光芒的人,他们也许成绩不好,但是他们都有着让人惊叹的地方。我那时也刚刚开始学习一些剪辑工具(例如pr),我也更多的接触到了一些自学网站(例如mooc),虽然一些老师推荐过吗,但确实很少有人往心里去。
我那个时候可以说非常努力,保持着高中的作息时间来学习大学的内容。我每一天的时间安排都很满,没课的时间里我会跟室友说部门有事,然后背个单挎包装着作业就去教学楼。我告诉自己,即使是在装样子,也比待在宿舍里面强。
事实证明是有效的,通过作业的完成度,上课时的举手发言出镜率,我成功让老师和同学记住了我的名字,为我的一波大爆发埋下了伏笔。
大学的老师常常会根据学生整体的学习程度,出一套试卷。很巧不巧,大一下学期的那一次考试之前划定范围给的很详细,我凭借经验在练习册和书中找题整理写入word,又把这份资料发给室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我个人还很喜欢教别人做题,把这些题做了很多遍,讲给了很多人听。因为我不仅认为在教别人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巩固知识,更主要的还是有一种成就感(简称装逼)。然后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了,那次考试的试卷和我出的只有几道小题不一样,那个时间,我成了班上的风云人物,虽然我很想说按照老师画的范围归纳整理也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我终究是没有说。

1、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刚开始的学习是必要的,只有刚开始的内容学好了,才不至于学到后面的时候却分神理解前面的问题。也许就是第一章的内容简单而你没有去练习,而导致第二章要运用第一章知识时跟不上进度。
2、大学的学习需要充满目的性,我学习CAD的时候很简单,但是我却总打瞌睡,醒了不会画要问旁边的室友。但是当我放假的时候自学pr的时候,我却能够为了剪一个片段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停的百度,最后完成作品。我们学校有ps考证的辅导班,我并没有参加,但是从使用手法上看,我的软件老师却以为我以前学过ps,但事实上我的ps也就是做视频的时候抠个图,学着画手书的时候用一下各种工具。但是那个时候都是网上搜索怎么完成效果然后反复使用一个工具,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所以说大学的学习需要目的性,就像现在我学习力学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找到解题的模板,然后反复的使用证明可行性,分享到网络上,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习。虽然讲的很少,但是提炼的过程却往往是漫长的,这样一来,增加了自己的动力。
只想考试考的好,为什么不从习题开始上手,从习题来get知识呢?我常常认为,听完一整章的知识点不如从一到最简单的题来入手,从题目引出知识点。
3、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不只是改变自己那么简单,更要告诉别人,你是一个学霸。这个告诉,是实力上的告诉也不止于实力上的告诉。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常常跟我说:“装b装b,装的b多了,自己也就成了个b。” 你可能觉得这句话略显粗鄙,但是我觉得很有道理,当你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坚持下来没课就去自习,坚持刷课做题,即使你没有足够用心,但你的习惯已经养成了。而你也会自觉维持你的形象。
4、很多人会说,这是在讲如何养成学霸,而不是学渣如何变成学霸。那我只能说,有天生的学霸,但没有天生的学渣,你通过了义务教育的考验就代表着你的智商和你的同龄人没有差距。我高中是学渣,但并不影响我现在是一个学霸,以前许许多多困扰我的事情,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谈过恋爱的我闭口不语)都随风而逝,在这个新环境中没有人知道我以前是一个怎样的肥宅,虽然肥宅这一点没有变,但我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印象。
我因为疫情在家里度过了一个学期。我的学校没有直播设备网络也差,面授课直播和测量实验根本没办法参加,而在家的我十分懒惰且不注意形象,这就导致我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很差,身材也一天天变得更圆。而且我在家里会感觉很压抑,即使父母并没有给我施加压力。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结构力学该更新力矩分配法的内容了。为了维持我的学霸人设,为了重新穿下我那套小西装,我要重新投入到学习和运动的怀抱里。
那么,下次再聊,记住,也许装着装着,你就成了你装的那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