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正篇4:济南国相
补一下上集最后一段故事情节的史料原文。
《后汉书·皇甫嵩传》: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朱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曹操平定了黄巾起义,调来了济南任国相,他还记得,那时候他刚来这里,是一片失序的乐园,百姓活得十分悲惨,乞讨者祈求着一天的饭菜,他内心隐隐作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缓缓骑马,走向他办公的地方,回想起与桥玄的忘年交,许劭对他未来的信心,也看到他始终摆脱不掉“宦官之后”的阴影,总有一些人,会说他是个鸡犬升天的人,这些非议,曹操表面上不在乎,实际上内心中仍然想着,救治百姓,也算是不负任何人了。
曹操《本志令》: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
于是,曹操来到办公桌前,写下一道命令,说:“各位官员,某是走马上任的曹操,字孟德,初来乍到,我草拟这一条命令,很简单,希望你们立即离开这里,不得盘剥百姓,有违者,严惩不贷!”
贪官污吏们见到大街小巷布满了曹操的逐客令,心底里很害怕:“曹操,不就是痛打蹇硕叔叔的那个人吗?”
“是他,他不会带来五色棒,放在官府里,等待着我们吧!”这话一出,大家更加害怕。
“赶紧走吧,要不然我们就得挨一棒!”贪官污吏们纷纷回家,收拾行李离开。
《魏书》: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曹操心满意足地看着慌乱无比的贪官污吏离开,打算散散心,去山里走走,这一路走来,到处都是一堆堆的祠堂,上面祭祀的人曹操有些不认得,问:“这些祠堂是纪念谁的?”
“是纪念平定诸吕之乱的城阳景王刘章的,据我们的统计,他在这里的祠堂就有六百多座!”
“六百多座!为什么这么多呢?”
“这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大摆宴席对那些大商人来说是常事呢!”
“我非得把这里捣毁不可,你传令,把这些祠堂拆了!”曹操愤恨于大商人的铺张浪费,痛心于百姓的穷困潦倒,说道。
《魏书》: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於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馀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
“是。”仆人急匆匆跑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