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笋

蜀地多竹子,竹笋的种类也多。四五月间,出产一种苦竹笋,食期短,到六月,基本接近尾声,竹子要开始长老了。但一个店主跟我说,他家的苦竹笋是峨眉山上的,海拔高,温度低,竹笋长得慢,所以到六月中还是很鲜嫩的。这是有道理的,唐白居易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高海拔之地,六月飞雪也并不罕见。
新鲜的苦竹笋体型是瘦长的,和江南地区的春笋一样,不似甜笋的矮胖。苦竹笋笋壳黄中带着暗紫,纹路清晰,笋壳收拢处,冒着几片青青的软壳子。剥开后,笋肉颜色有似白玉的,也有白中带青的,切掉根部后,放久了,会发黑。
苦竹笋自带苦味,隔着笋壳都能闻到,那苦味仿佛要溢出来似的。剥开后,那清苦更馨香了,是一种沁入心脾的苦香,使人眉眼都清醒了。酸甜苦辣咸五味,喜食苦的人怕是不多,但大自然造物,苦竹笋的苦,却是难得的一道美味。品尝食物的态度,莫不如汪曾祺先生《四方食事》一文所说的“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吃苦,可不也是这样!
把苦竹笋洗净切薄片,不需焯水,和四川泡酸菜、猪肉一起,做一道苦竹笋酸菜肉片汤,即是经典吃法,汤水苦中回甘,竹笋清脆爽口,菜式朴实无华,却满盘人间烟火。
我曾试过把苦竹笋切薄片,和猪肉一起翻炒,味道却不得宜,竹笋的苦变得浓郁,浸得猪肉也发苦,难以入口,那缕清苦的香气消失了。大抵还是要遵循当地的做法才能得到美味,美食都是有根的。
我的家乡没有苦竹笋,但有一种毛竹笋,笋肉莹白肥厚,切片后焯水浸泡一夜,加猪肉简单炒制,也是一道家常美味。
毛竹笋是要去苦后再吃的,但我也爱苦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