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字】访谈翻译:【佐仓绫音的表达方式】温柔之声的交流论

2020-05-26 23:59 作者:寒川静司  | 我要投稿

◆佐仓绫音:


声优。1994年1月29日出生,I'M Enterprise所属声优(2009级)。


代表角色:《萤火之森》竹川萤,《Charlott》友利奈绪,《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一色彩羽,《点兔》保登心爱,《宝石之国》圆粒金刚石,《舞动青春》花冈雫,《新干线变形机器人 进化先锋》速杉隼人,《Psycho-pass/心理测量者》霜月美佳,《五等分的花嫁》中野四叶,《无限之住人》浅野凛等。


◆访谈原文地址:

『佐倉綾音の伝え方』優しい声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論

https://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588931169


访谈翻译联动→2019年的同系列访谈

【佐仓绫音和广播】对网络时代的警钟以及对温柔的未来媒体论

『佐倉綾音とラジオ』インターネット時代への警鐘と優しい未来のメディア論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55615702056727


佐仓绫音出演 总务省Wide FM 宣传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7411R7wP/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E411W7S2/


◆访谈翻译可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欢迎指出翻译错误,非常感谢。

前言:

作为役者,给众多的角色注入了生命的声优·佐仓绫音。有时是充满活力的女孩子,有时又是稍微有点冷酷的成熟的女性。无论是从电视里,还是从广播中,我们都能听到她那感情丰富的声音。

这样的佐仓小姐,和去年同样,今年依然在总务省的广播周知宣传Web视频中出演了。今年的访谈之中,一边聚焦着去年的访谈之中也提到过的【交流沟通】,一边继续探讨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广播的可能性。


正文:

【与初次见面的人的交流】

——继2019年在总务省的广播宣传web视频【朋友广播(ともだちラジオ)】出演之后,今年也出演了第二弹呢。


佐仓:

与这样的内容,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再会的时候,让我能客观地去看待我的技术和实力,“原来我依然留有这样的价值啊。”,经常会这么松一口气。

“原来今年我也依然能帮上一些忙。”,这么想之后,就觉得是非常值得感谢的事情。


——这次的节目与之前的电视剧风完全不同,是以类似于新闻节目的风格来制作了呢。


佐仓:

虽然这么说就暴露了幕后故事了。但是实际上这次的摄影中,所有台词都摆在我的面前。

在上次的摄影的时候,因为我实在是记不住台本,staff也看到了我苦战了一番的模样,所以这次特意照顾了我。

于是这次就让我以这种和声优的工作现场相差不大的形式来做了——“把眼前的文章读出来”。

——原来是这样啊(笑)这次和你一起出演的绪方佑奈,是和佐仓小姐同属于I’m enterprise的声优,在现场两人有一起聊些什么吗?


佐仓:

在后台的时候我是和绪方一起的,实际上这次几乎是初次见面。


至今为止,我周围一直都有很多“年上的后辈”,但最近像绪方这样的“年下的后辈”也渐渐多了起来。

因为我也比较怕生,所以最初也有一些紧张,但是我不经意间也站在她的角度想了一想,想到“如果突然被扔到事务所的直属前辈在的现场的话,肯定也会局促不安的吧。”


虽然我也不清楚她是不是喜欢说话的人,但还是想着“姑且先试试搭个话吧”,于是就和化妆师一起和她进行了交流,我们问的事情她都很认真地回答了。


这次的视频拍摄,也有一些整蛊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当时并不是在现场一起拍摄的,所以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次让人有些心跳不已的前辈体验,希望我当时这种紧张情绪没有表现出来。



——我觉得对于佐仓小姐而言,在现场应该有很多和初次见面的人交流的机会,在这种时候你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吗?

佐仓:

在事前有接收到相关情报的情况下,会去调查对方的信息;在突然相遇的情况下,会去观察这个人在和他周围的人沟通时的行为举止以及说话方式,从中也会了解到一些信息。

毕竟我这26年一直都是这么生活下来的,所以已经成为了一种类似于直觉的东西了。

对于不同人要用不同方式接触,在这里需要踩油门,在这里则需要踩刹车,每当我集中的时候,类似的感觉就会经常浮现出来。

——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在交流沟通方面确实特别熟练呢。即使是和初次见面的嘉宾对话,也要在充分理解对方的感情的基础上,用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炒热气氛。

佐仓:

我觉得能够把自己内心理解了的、但却无法说明的情感,用语言来使他人产生共鸣的广播主持人真的十分了不起。

以前,鹫崎健先生在他担当主持人的节目中说到过:

“我做很多事情都会绕一大段弯路,所以绕了远路之后才到达了目的地。

比方说当我用‘那里不是有一辆黄莺色的车吗?’来作为话题的切入点的时候,

我会接着说‘顺便一提,这个黄莺色里的黄莺……’然后在这时候介绍它的来龙去脉。”

当时他这么说的时候,我就深有同感。

我也是这种类型,我在无法预想到对方的反应的时候,或者是在没有能够传达好的自信的时候,也会去说明“黄莺”的含义。

我平时在听广播的时候,也明白不论是对于我还是对于大家而言,这段说明都是没有必要的,即使没有这段说明,大家也是能明白的;而广播节目的主持人则都是怀着这种对于对方的信赖感在说话的。我觉得这种感觉真的很让人羡慕。

尤其是就我而言,在遭遇初次见面的人的时候,在我觉得“我搞不明白这个人的经验储备”的时候,会从对“黄莺”的说明开始切入。

所以我很容易给他人留下“讲逻辑”或者“多管闲事”的印象。

在慎重地探索与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接触方式的同时,再稍微多信任对方一点也没关系,我最近开始意识到了这件事。



【声的工作与音的种类】

——在去年的访谈中,也问过您像这次一样的“真人出镜的表演”相关的问题。在2019年,你也出演了朗读剧【青空】,进行了全新的挑战呢。佐仓小姐是不是也觉得在这一年间,自己作为役者的防守范围也有所更新呢?


佐仓:

在出演【青空】以前,我一直都拒绝了朗读剧的工作。虽然有过类似工作的邀约机会,但我自己仍然还是对这一类型的工作放不下心来,也可能是某种程度的“明明没尝试过,但却抱有偏见。”吧。


但是,经纪人对我说“起码试一次吧?要是试过一次之后还是觉得不行的话,那也没关系。以后就再也不给你接这类型工作了。”,我看了送过来的资料之后,发现这是个关于野猫和野狗的故事。


而那个时期,我家刚好收留了几只流浪猫。而我家刚好也有养狗,所以当时就觉得“啊,这个时机怎么回事,也太巧了吧……”,因此,我当时就回复说“我试一试。”

虽然是只有一次的舞台,但是舞台的氛围却和动画作品的朗读剧或者现场读书会那样的氛围不同,是非常有益的经验。


——真是命运一般的时间点呢。通过这次的朗读剧,有没有感觉到自己作为役者的表演储备增加了呢?


佐仓:

和那些与我们活跃在不同领域的役者的互动、接触,果然让人感觉很新鲜呢。

比方说,在剧场版作品里,有演员们来作为嘉宾角色加入的时候,他们的表演就非常有参考价值。

他们发出的声音的种类以及音阶,都与我们这边的世界的人发出来的不同,这一点我在朗读剧中也有所体会。

——要说到声音的种类的话,在电视领域或者广播领域活跃着的旁白工作者的声音也有所不同呢。


佐仓:

关于这个,我一直都有在思考。

我平时是依靠着逻辑来思考我的表演的,而旁白的声音需要的则是“突然传入观众耳朵中的声音”。所以我经常思考“要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变成能让人有似曾相识感的声音呢。”

比方说,电视局的AD突然看电视的时候,会觉得“感觉这个声音好像听过啊,下次就请这个旁白的人来工作吧。”,然后顺势就来了工作的邀约,听说这种情况就经常发生。


——佐仓小姐现在也在担任【Music Station】等节目的旁白,你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开始特别关注到旁白这一存在的呢?


佐仓:

我小的时候不怎么看电视。过了20岁之后才能随意地使用遥控器,从这之后开始我就喜欢上了综艺表演和娱乐节目,能够接触到旁白的机会也就随之越来越多。

我作为一个没有关于现场的经验和知识的人,在接触自己曾经挑战的、十分在意的领域的时候,最开始只会从喜欢或者是讨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呢。

比方说“喜欢这个人的声音”、“喜欢这个人起承转合的方式”、“喜欢这个人对文章的切分方式”等等。

但是看着综艺节目等电视节目的人们,肯定也是以这种程度的心情去听旁白的,所以,说不定这种感觉其实并没有错。

——而在这一范围内,那些热门的旁白工作者们,也许就有着共同点呢。

佐仓:

我曾经向周围的前辈们请教过,什么样的旁白工作者比较强,他们的意见也各种各样:

“声音有似曾相识感的人”

“声音有个性的人”

“声音能够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显眼突兀的人”。


如果要说我身边的人的话,在【Music Station】里很照顾我的服部润先生,他的声音就有着很明显的个人风格,他的抑扬顿挫感却让人一直想听下去呢。另外,有时候还会出现处在日语和英语之间的读法。那种声音真的只有服部先生才能发出来了。


另外要说到其他类型的旁白者的话,真地勇志先生(在『一億人の大質問!?笑ってコラえて!』和『秘密のケンミンSHOW』等节目中担任旁白)的声音,就算你问我他是什么类型的声音,我也难以说明呢。


他的声音就是如此的中立,既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和谐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觉得和声优一样,旁白工作者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武器用法呢。


【在旁白中的表现以及声音的回响】

——从表现层面来看,你觉得声优界和旁白界在什么部分存在差异呢?

佐仓:

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比较有技术性了。


比方说,怎样的说话声音才能把听众拉入这边的世界呢?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去思考到底是很有气势地去说出“今天!”,还是很温柔地说“今天……”呢。


标点符号的切换方式也是,到底是应该让观众猜不到接下来的话题会如何发展?还是说正相反,应该在无意识中给听众预期并撩拨听众的情绪?我会去思考这些事情。


但是旁白的工作中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初次见到的原稿,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太多余地去考虑这些事情。


在确认录好的一段旁白的时候,旁白者会看一眼下一部分,然后去确认“在这里抽出,在这里进入。”

我自己也不清楚那么做是不是对的,总之只能凭感觉一直进行下去。


但是,在录旁白的时候,即使不是很顺利,或者稍微磕绊了一下,也是不能重录的,所以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自己的“消费”。所以我觉得,这应该就算是声优业和旁白业的一种区别吧。


——也许内容本身的目的也是有差异的呢。


佐仓:

是的呢。我在声优养成所的时候,老师也教过关于旁白的诀窍,但是当时只是一味地告诉我们要“不带感情地流畅地读”。

然而“毫不出错、流畅地说完”,这既不是声优的工作也不是旁白的工作,而是新闻主播的工作吧。

我们平时是作为声优工作的,而位于声优和主播之间的旁白这一工作到底是什么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依据节目的不同,旁白的位置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呢。


我在做旁白的时候,到底是应该接近节目里的登场人物的感情呢?还是说,应该不代入感情,保持俯瞰的视角平淡地诉说情况呢?每接到一个新节目的时候,我首先都会去确认这一点。


——确实,即使在看纪录性质的节目的时候,根据内容不同,旁白声音的感觉也会不同呢。有没有哪位旁白,让佐仓小姐你觉得“我想要拥有这位旁白的技术啊。”。


佐仓:


虽然我想说的属于别的领域了,我最近非常喜欢NHK里女演员们悠哉悠哉地做着的旁白节目,无论好坏,都让我不由自主地侧耳倾听。


那个人接下来会说什么呢,让人十分期待。虽然有的时候,她们的旁白绝对算不上是优秀的旁白,但是却有着“只有素人才能发出的声音的回响”。


以前,我有和舞台业界的人聊过,那个时候对方有稍微给我上过关于声音的课程。


那时候对方对我说“佐仓你的声音太透亮了。不能发出来更加没有回响的声音吗?”。这个,确实做不到。


他所说的那种声音,应该就是一般人的、或者说我经常感觉到的那些露脸出镜的艺人的声音吧,我也或多或少明白了。


即使是听广播,比较了主持人的声音和其他人的声音之后,就会发现声音的回响完全不同。


我虽然很想要一般人的声音,但是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发出来。而他们自己在发声的时候也并不是带着特别的意识的,所以也没法对我说明。

恐怕是不能兼得的事物吧,想要习得这件事物的话,就必须要以失去某物为代价。

虽然感觉目前没有能够使用的场景,但是我一直希望将来能在某处用上,我也在为此练习着。



——在广播主持这一领域,有很多种交流方式可以作为范本参考,佐仓你自己是如何看待你作为主持人的风格的呢?

佐仓:

在我心中,有着作为广播主持人的自己和离开工作之后的私下里的自己,而我以前是把这两者分割开来的。

我是认为在我把二者的角色分开的情况下,我的想法也一定也能够传达给听众了吧。

但是现在的话,感觉这二者的分界线,可能有一天也会开始变得暧昧不清,这样的时候说不定也会到来呢。

现在流行的instagramer和Youtuber,也有很多人是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卖点的。说不定这就是当下时代的流行。

我最近开始自己开车了,开车的时候一直会放着广播,当我开始以客观地态度去听广播的内容的时候,有时候就会觉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会从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来呢。”

有的人,即使是在非常意外的情况之下突然说出来的话,也都是十分温柔的;

也有的人,平常看上去非常温和友善,但是不经意间吐露的话语却非常有攻击性。

但是这种事情,我认为它的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是表里一体的。

即使是攻击性的话语,也不一定意味着就会伤害到某人,之所以会表露出攻击性,也可能是因为那人的心中有无法退让的事物存在,而他之所以采用了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去对抗威胁到那个存在的事物。

——依据每个人一路走来的自身经验的不同,遣词造句也会千差万别。


佐仓:

成长经历、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读过的书等等,人自身的经历储备是会不断变化的。

我觉得能说出这种话的读书家们所拥有的的语言的力量是十分惊人的。

另外,我最近开始喜欢看那种普通人独自说话的instagram的直播节目了。在做这种直播配信的人,都是因为想要和他人交流才在做节目的。让我觉得“能有如此纯粹的想法的内容,应该只在这里才有了吧”。

看到他们那种十分享受地说话的样子,我也回想起来了我最初做广播时候的感觉。

想要让他人知道某件事情,想好和他人共有某种情感,反过来,也想从别人身上取得某些东西。

就是在这种想法之下,才开始想要“试着做广播”的。

我就是以这种仿佛回归了初心一样的,有些害羞的心情去听着一般人的说话节目的。

——在这层意义上,说不定SNS上的交流形式的一部分,在广播中也存在着呢。

佐仓:

把SNS上的评论和广播节目里的听众邮件互换一下的话,好像确实也是有共同之处的。


即使是现在,我也依然觉得有很多人存在的SNS十分可怕,但是像instagram那样的“能作为广播来享受的SNS节目”,我最近对这类节目的享受方法也稍微理解了一些。


另外,一定也是因为大家的心中从以前开始就都有过“想要成为艺人!”“想要做广播!”这样的想法,所以SNS和Youtube才能够如此普及,并进一步职业化的吧。


就像我在一年前的访谈中回答的那样,即使是现在我也是抱着一种停滞于时代的感觉在做声优的,肯定在某个时间点,能把我的这种感觉推翻的一天会来临吧,我现在偶尔会一边这么思考着一边生活着。


——我觉得构成佐仓小姐的内核的部分,即使经过时间洗礼也是不会动摇的。但即使只比较一下10代和20代时候的思考方式,可能也会发现是实际上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呢。


佐仓:

完全不同呢。

现在的10代的人们所拥有的那种流行的“好开心”的感觉,我现在也渐渐变得无法理解,一想到这个,就感觉自己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交流的自信。

但是,我不想直接否定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是年龄增长所导致的。

比方说,【樱花大战】系列的作曲家田中公平,就十分巧妙地一边学习着年轻人的感受,一边保护着过去的文化。只把对于年轻人而言必要的事物给予他们,然后微笑地守护着。在这个业界之中有很多他这样的人。

即使理解了,但并没有感到共鸣,就这么生活着。

和那样的前人们相遇之后,也让我觉得“我也想要走上这条道路。”

即便如此,要是不理解年纪相近的年轻人的想法的话,自己可能也会对自己生气,我自己也有这样不成熟的一面。

所以我感觉,在我心中现在就在持续进行着这样一场拉锯战。


——我也很懂你这种感觉。在2019年末发表了一个【女子中高生流行语大赏】,在这个大赏的语言部门里,排名第一位的竟然是「ぴえん」这个词。完全搞不懂什么意思,所以我还专门查了一下(笑)。

佐仓:

这个我现在也理解不了!(笑)但是我自己,倒是陷入在【やばい】(yabai )这个词语里不能自拔。

实在是过于便利了,以至于我一旦允许我嘴里说出它的那一瞬间,就仿佛卸下了负担一样,人生变得更有趣了。

可能在我接下来的人生里,我应该会懒得去否定【やばい】这个词语了吧。

我也明白了它不是什么不好的词语,对于自己真的想传达出来的话语,用自己的语言换一种表现方式就可以了。

也许我也应该开始使用现代的流行用语了。

——语言的通用性很重要,但配合对方的言语也是让交流进行得更加顺畅的要点呢。

佐仓:

是的。

我在写邮件或者发line的时候,也会配合着对方的词句以及文体去进行交流。比方说,颜文字以及标点符号的有无要保持一致。

但是,有一个表现我不能理解。

就是【…】会给人带来【。。。】的感觉,我直到现在都消化不了这种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微妙的语感差异呢。说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别去思考,去感受。”。

那么回归正题,像这样的,根据对象不同而改变表现方式,对身为役者的表演而言也能起到参考作用。

通过站在各种各样的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各种不同的心情,能让我感觉到我可以掌握那种感觉。

在这样的交流之中,为了不迷失自己,我也有我自己的“用词准则”。

我想如果要是有人给我发了“ぴえん”的话,我大概会无视吧(笑),倒并不是说毫无感觉。

大家都在很有技巧地使用着文字,我很尊敬这一点,所以如果我要是用过一次之后,仍然觉得不舒服的话,直接放弃就好。

比方说,我最近觉得「匂わせ」这个词语很有趣。

但是从以前开始,就有类似于“那个、是很诱人的话题呢”的用法。

我就觉得,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一代们汲取了它的这种微妙的语感之后,才形成了现在的「匂わせ」的用法呢。现代的人的感觉和以前的人的感觉应该也有相似之处,我最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注:匂わせ,含义是隐晦地暗示。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中,多用来指代“用巧妙的方式或者细节的披露,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其实在和异性交往的现状,以此来试探周围人的反应或者做某种程度上的炫耀”的行为)

——依据理解方式的不同,像「あはれなり」这样的古语,在某种程度上也和现代语里的「エモい」是意义相通的,这很有意思。虽然不是instagram的直播配信,但是如果佐仓小姐以后要做自己一个人说话的节目的话,你觉得会是什么风格的呢?


佐仓:

我以前做的自己一个人说话的节目,是只有粉丝才知道的“兴趣向广播”。万一以后有机会一个人做广播的话,可能就会是“不知道我的人也能听到的广播”了。


我最近也一直听着这样的广播,要说我想要做什么事情的话,我只是想把简单的情报和更丰富的谈话传达给大家(笑)。


我在听别人的广播的同时,也一边在思考:

“这个人想要传达给听众的事情,如果是我的话,能在何种程度上温柔地表达出来呢。”

“这个人目前在温柔地诉说的事情,如果是我的话,能在何种程度上深入挖掘并传达给大家呢”。


这恐怕已经成职业病了,我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接触到的事物作为我的反面教材去思考。

我在听别人的广播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一种念想,如果我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我想要按照我的方式去做广播,一直都有着对于我想要做的事情的展望。


——佐仓小姐在做广播主持人的过程中,什么时候能让你感到你做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很开心呢?


佐仓:


因为我工作的时候一直在关心“声优以及动画业界地位的提高以及发展”,所以每当有平常不怎么听广播的人开始听了我的节目的时候,或者有听众来信说“我和我三岁的儿子一起听这个节目”    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是不是也算为这件事情稍微做出了一点贡献,这时候心情就会变得非常开心。


而正是因为有平常一直在听我的节目的听众们存在,我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另外就是,如果和我一起做广播的搭档的粉丝增加了的话,我也非常开心。


倒不是觉得这是我的功绩,只是我个人擅自地代入了父母的心情罢了。


——近年来和后辈声优一起做广播的机会也增加了,有没有在某个瞬间感受到了对方作为广播主持人的成长呢?


佐仓:


比方说,在非常流畅地展开了环节的收尾语的时候,就能让人清楚广播的节奏和平衡。


为了能做到这件事,是需要提前翻阅台本,然后把收尾的话语提前记在脑子里的。


能不能讲出来有趣的话题,也会受到个性、表达力、说话方式的影响。


因为能让人愉悦的手段多到数不清,而在这之中要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则完全是由个人的意志而定。


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讲,可能也会出现一些能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逗笑观众的主持人。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也觉得很棒。


我希望后辈能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去做广播,希望后辈能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不让自己受伤。


——最后,对于接下来要做广播主持人的后辈声优,以及为交流而感到烦恼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把你的观点分享给他们。


佐仓:


很少有人会在麦克风打开之后突然变得有趣。


当然,从平时开始就保持对于交流的敏感性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颗能承受打击的心”。


作为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保持着职业敏感性的话,最终就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到那时候,就会开始陷入思考——“我能放弃吗?”、“我还能够继续前进吗?”、“在我向后看的时候,我也仍然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吗?”


无论自己多么难受,也必须得进行广播的收录。在这种情况下也依然要为了给大家带来笑容而付出努力,这真的很不容易。


但是,在为了他人而行动的人的周围,肯定会有愿意助他一臂之力的人存在,所以会一边在周围寻找着珍视自己的人,一边去询问自己“到底能为他人付出到什么程度?”。


不是只有广播主持人才这样,我认为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的交流之中。


希望你们能不仅仅只为自己,也为了他人的幸福而活着。


【编集后记】


把【声优】这一职业进行因数分解的时候,会得出【声音的役者】这一侧面自不必说,也有着【用“温柔的声音”去传达某样事物的职业人士】的一面。这是我从这次对佐仓小姐的访谈之中得出的感受。


现在,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也许正是因为现在是这种时期,我们更应该去重新确认一下在交流之中所寄宿的那一份温柔,去审视自己的话语是否有伤害到他人、自己的话语是否有鼓励到他人。


采访/撰文:吉野庫之介


(完)


【中字】访谈翻译:【佐仓绫音的表达方式】温柔之声的交流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