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民主党很可能赢得总统选举,但是共和党赢得未来十年的主动权。
学界友人提醒我,本次大选还有一个看点,在此以文字补充:
尽管民主党很可能赢得总统选举,但是共和党赢得未来十年的主动权。因为今年是人口普查年,今年被选出来的基层议会,有很大一部分将决定未来十年的各州选区划分。借助大数据和政治计量分析技术,拥有州一级的选区划分权力的党派,可以借助“杰里蝾螈”(请自行百度一下其含义)使得自己在各种选举中的政治实力得以倍增。州一级议会一共一百个,阿拉斯加有共享权力协议,剩下98个州议会在大选前共和党控制59个,民主党控制39个。今年的选举,到目前为止共和党反而扩大了领先优势,新罕布什尔的两个议会都在今年翻红。剩下三个议会还在统计之中。因此,这个局面意味着,共和党即便输掉白宫,也赢得了未来十年的政治大局,因为十年之内的选区划分权力大都掌握在共和党手中。
在这里给网友们出一道小试题,测验一下大家对这个游戏的理解:假设某个州拥有1000万选民,要划分这个选区,选出十个议员席位。大数据显示,倾向共和党的选民有550万人,倾向民主党的选民450万。当共和党掌握划分选区的权力时,民主党能得到十个中的多少个席位?当民主党掌握选区划分权力时,民主党最多能得到多少席位?
正是由于存在选区划分的政治游戏在其中,才会有许多选区被划分得形状怪异,有一个经典的选区不方不圆,形如蝾螈,才有杰里蝾螈这个概念的出现。(tips: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名校施教区的分布形状,也许会有惊喜)
那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这次大选中民主党赢得普选票,却会输掉多数州议会呢?这就暴露出民主党的基层组织动员体系的一个重大问题:组织松散乏力,对群众动员有余、教育不足。共和党的选民以白人为主,他们的志愿者不仅仅动员自己的选民去投票,而且告诉他们不仅仅要给总统候选人投票,而且要给州议员投出认真的一票。民主党的选民在种族上更加多元,年龄更轻一点,好不容易被动员来投拜登的票,却对基层选举的关注度不足。
两党之所以在基层组织动员和政治教育上存在力量差异,我有个猜想,可能跟他们的宗教偏好差异有关系。无论是信福音派还是天主教,共和党群众的宗教虔敬度是相当高的。正是由于共和党群众的这个特点,美国才成为发达国家中最热衷于宗教信仰的国家。而民主党的选民群体在宗教上更类似于欧洲,更加倾向于世俗主义。
宗教力量的重大价值在于动员和组织。各种宗教都带来各种教条约束和对事实真相的扭曲,都导致社会中很大一个比例的人口脱离生产劳动,按说是一种社会有机体的能量的浪费。但是数千年来仍然顽强存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难以与之对抗。存在的总是有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就在于,它们能提供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尤其是在那些“四战之地”,面临巨大而持续的民族间生存冲突压力的区域,比如中东地区,各类宗教被不断地创造出来,毕竟,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