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技术和住房业态的进步
紧张、愉快、感染人心的北京冬奥会随着闭幕式上奥运圣火的熄灭结束了,从北京到张家口的冬季运动设施不会闲置下来,或作为奥运博物馆、奥运遗迹供人们参观、游览,而是成为群众性健身运动的冰雪基地和囯内外冰雪赛事的场地和场馆。北京冬奥会举办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冬奥队拿到了9金,改变了“冰强雪弱”的格局,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三的抢眼成绩,而且在于带动了全民参入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北京奥组委发言人和国际奥委员主席巴赫都提到了中国现在有3亿多人参加了冰雪运动。事件哲学的联系性原理可以说明举办北京冬奥会的多重意义,比如:运动员不顾伤病困挠、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给亿万观众和网民带来了人生动力和一次生动爱国主义行为的榜样展示。
冬奥会在全世界开启了“北京时间”,从2月4日到2月20日,随着运动员的陆续出场和比赛进程的深入,观众和网民的情绪产生了起伏变化,20日的比赛项目全部结束,观众对北京冬奥会的落幕感到依依不舍。索契和平昌冬奥会的二届冠军、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在冲击“三连冠”时出现了失误,但他成了微博的网红,羽生结弦在决赛中亲吻冰面,对巜春天,来了》的冰舞充满眷恋之情,空手而归的羽生结弦没有退役的打算。双人花样滑的老搭档韩聪和隨文静在20日晚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出现了两次失误,现场和电视观众以为他俩最多拿个铜牌,但他俩凭决赛第一轮的超常发挥为中国冰雪队夺得了第9金。近30岁的老将隨文静在空中旋转落地时有两次没有站稳,夺得冠军的她可能有退役的想法,俄罗斯的花样滑优势明显,选手的年龄只有20岁上下。
超级明星谷爱凌的“后奥运”行程令人关注,网友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她的最新决定:返回斯坦福大学读书。边读大学,边参加训练,谷爱凌学霸和体霸“双霸之人”的成长方式在践行中国式教育的人士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中外教育各有优势,不到20岁的谷爰凌在国际家庭的背景中吸取了中外优秀文化的精华。昨晚的北京冬奥会直播,央视给了谷爱凌一些特写镜头,她在中国运动队中又蹦又跳,看不出是一个年入2亿,身价10亿以上的富姐。替代原理或替换原理是科学哲学等效原理的表现形式之一,替代原理或替代性原理在体育领域表现为竞技原理,一代一代的新面孔远动员辈出,一代一代的老面孔运动员落幕。铁打的运动场,流水的运动员,体育健儿的新老交替是不可抗拒的体育法则,竞技体育永远属于年轻人展示的舞台。

2022北京冬奥会昨晚在“鸟巢”落下帷幕,张艺谋导演团队选用了“折柳送别”的文化典故,以表达惜别之情,舞台中央出现了由真激光光束构成的参天大树,生机盎然的激光大树穿过了雪花火炬台,直射天空。历时40年,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创业团队研制了“真激光”技术,三基色激光束有真亮度、真色彩、真节能、真陪伴、真可靠的五个特点。高端激光显示技术一度被海外企业控制,中科院的杭州技术团队突破了仿真激光技术的瓶颈。以“真激光”大树替换参天大树,以电子鞭炮替换烟花鞭炮,前者实现了激光的艺术应用,后者实现了环境保护的实用目的,替代原理或替代性原理在经济技术领域表现为进步原理,技术进步促进了经济升级。
科学哲学的等效原理在文学艺术中表现为形式化的比拟或比喻原理,在中国美术史和中国文化史的意境上,以“迎客松”表示对远道而来客人的欢迎,以“折枝柳”表示对亲明好友的送别,以“松鹤延年”表达对年长者得长寿祝福。在昨晚北京冬奥会的闭幕式上,河北省的一支童声合唱团演唱了一首《雪花》,普降瑞雪寓意来年五谷丰收的喜庆和欢快场景。体育比赛的场面激烈,参赛的双方或多方在相互比拼中可能发生身体的冲撞,但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有助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和平,古希腊奥运会放飞和平鸽,编织橄榄枝,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期盼,最好的比拼方式是体育比赛,而是不战争带来的创伤。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说到,北京冬奥会非常成功,这为全球的战“疫”情带来了鼓舞和希望,国际奥委会首次将奥林匹克杯授予全体中国人民。
有上海网友抱怨上海本地人买不起房,上海的房价都被外地人炒高了。首先,买不起房的都是本地人,买得起房的都是外地人,这种说法低估了一部分老上海人的购买能力,有把新上海人说成是外地人的偏见。按照户籍限购政策,没有落户和缴纳社保的外地人失去了购房资格,有购房资格的只有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没有“外地人”炒高上海房价的可能性。其次,春节过后,上海的新房交易市场活跃起来,限价商品房对有房票、有购买能力的上海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购房者有买到就是赚到,购入就是改善的投资和消费心态。上海在近两年加大了旧房拆迁的力度,上海本地人有一套30到40平的老破小拆迁房,可以得到500万以上的货币补偿款,加上存款和贷款,这部分上海本地人的购买力非常了得,外地人炒高上海房价的说法依据不足。
有杭州网友说杭州的房价都被外地人炒高了,杭州本地人买不起房,这种依据不足的说法在其它大城市也十分流行。除了质疑和批评“丈母娘推高房价”论,人们不能忽视中国人安家、安居的文化心理对房价产生的“超前消费”影响,除了评论和批驳“外地人炒高房价”论,人们不要忽略人口流动对房价的支撑作用。杭州在2021年引进了50多万大学毕业生和职场人才,他们是落户和缴社保的新杭州人,买不起高价商品房时,公租房、人才房和长租房成了解决住房需求的有效手段,杭州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保障性租赁房30万套。买得起商品房就买,买不起商品房就租,“居者有其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支撑。目前,杭州的住房改善和保障体系好于深圳,开发商的“自留房”用于长租,政府的公租房和人才公寓提供给低收入和“夹心层”的无房户,杭州近几年涌入的人才数量居全囯首位。购房和租房是解决住房需求的两种手段,从青年时期的租房过度到中年时期的购房,“以租代购” 不失为解决一线城市住房需求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