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六西格玛管理法的七大障碍(七):缺乏标准作业程序
障碍七:缺乏标准作业程序
有些事情很简单,就像电话应答,可以被归纳为几个不同的基本程序。顾客的感知可以通过变化预期管理,进行连续性的测量。
举例:某公司将来电的顾客纳入“备用资源”库,但顾客每次呼叫,接电话的是不同的人,得到的是不同的回答。5个要退货的顾客,会经历3种不同的流程。顾客邮寄货款,结果钱可能被寄到了不同的地址,并且处理时间相差悬殊。
然而每个人都认为他们是按照相同的程序为顾客提供服务的。

建立标准化作业程序(SOPs)的一种方法是,按处理业务应遵循的路径画出一张流程图。对服务性的公司来说,除非有食品和药品管理法规要求,或ISO9001认证审核要求,他们往往都缺乏标准化作业程序(SOPs)。绘制流程图可能需要更多帮助,会延长测量与分析阶段的时间,但是,流程图可以用来创造最佳实践、识别重要的Xs以及为编写SOPs提供帮助。
流程图一经绘出,就可以在过程的每个步骤上添加数值,如:人数、增值工作时间、返工率、材料的小时成本、等待时间、进度,以及不同项目所涉及的其他相应数据等。这些数据加在流程图中,可以更清楚地展示出损失的生产力。如果应用模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还可以识别效果和浪费。
举例:有一家公司为了提高过程能力,投入资金购置了高速扫描设备,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每个班次却只能实现一半的产能。
在精益六西格玛项目中,项目组根据机器和人员的现状绘制了一张流程图,并进行了时间研究。这下,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看清事情的真相了:
上游准备部员工的工作量已达到极限;
扫描工的工作量却不到30%;
扫描设备的工作量只有5%。
为了消除瓶颈,他们让扫描工参与上游准备工的部分活动,直到扫描设备需要供料为止。这使得扫描工密切注意设备的最大文件处理量。瓶颈被疏通了。

这一瓶颈和人员配置不当,是通过流程图及其衍生的价值流图显示出来的。在精益六西格玛项目之前,人们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以实现目标,谈了很多的想法,但是什么都没有记下来,因此,最佳实践没有被大家所研究和分享。精益六西格玛项目遵循了DMAIC的过程,将影响产能的瓶颈清楚地显现出来,而价值流图则引发了标准作业程序(SOPs)。
建议在控制阶段开展一次审核,以保证符合新过程要求,并提出产能的测量要求,以确保过程实现了显著的改进。

跨越障碍七的要领
人们对SOPs既不会全部抵制,又不会100%地热情接受。其态度常常取决于SOP与他们自身工作的关系。新的SOP需要改变人的行为习惯,而这决非像扳动电灯开关那样轻而易举,因为在受到压力时,人们往往会本能地回复到习惯的状态。尽管审核是昂贵的,并且被视为不增值的活动,但是为了确保改变了的行为能长期保持下去,审核还是必要的。
如果能够对过程进行测量,并且能证实过程是稳定的,那么审核可以是暂时的解决办法。此外,审核还可用于识别作业程序中的不合格项。
随时准备作大幅度改进
业务的动态性和个性化特点,会影响行业的持续改进。在服务业发动和坚持精益六西格玛时,要注意避开这些共性的障碍。组织的支持,准确的数据,有效的沟通,倾听顾客之声,成功的展开,标准化和耐性,这些都是服务业精益六西格玛取得成功的关键。没有什么现成的,完美无缺的系统或过程,但常识告诉我们,只有精益六西格玛工具箱中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