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84)“空间构成(8):两类空间的引力平衡关系的受力分析”
书接前文,这篇文章来对上篇文章——两个空间类型的引力平衡——两类空间类型所含基本物理单位的所受引力合力平衡作一个结合图片论述的受力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下图由若干静光子组合而成的“真空”、“空间”的——也即是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如下图《76》-3:

三角塔式网络结构的空间平面示意图如下图《75》-4:

在看过上两幅图后,我们来结合图片做一个两类空间所含基本物理单位的受力平衡性的分析。
首先,我们先在图《76》-3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平面模型基础上对其所含的基本物理单位做一个受力分析,我们先选定模型中存在的一个物理单位,是源质或者是能量都可以,这里先假定选择了一个源质,并且我们用黑圈加上数字“1”以“源质一”作为我们选定并进行受力分析的物理单位如下图《84》-1: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进行受力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的一点在于,由于源质具有释放源质引力,使得其周围所有其他物理单位向其所在的位置发生位移的能力,而能量只具有削弱源质引力的能力而其本身不具有通过直接性的作用使其他物理单位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的能力,因而在对空间网络结构所含基本物理单位进行受力分析时,外力来源一定指向源质而非能量,因此在我们分析源质一所受合力时,对其施予源质引力的物理单位也必定是一个源质,现在我们假设源质一受其左下最近的一个源质对其施予的源质引力,我们暂且称之为源质二,于是源质二对源质一施予源质引力的情况将如下图《84》-2所示:

我们都知道,源质具有释放源质引力并使被源质引力作用的物理单位向源质引力释放源移动的作用效果,那么源质一在接受了被源质二施予的源质引力之后会向源质二移动吗?
答案是不会的,原因在于,虽然源质二对源质一施予了源质引力,但由于在源质二相对于源质一位置的反方向——由于源质二处于源质一左下方,所以这个反方向指的是源质一的左上方——的源质对源质一同样施予了源质引力——我们暂且将这个源质称之为源质三——于是源质三与源质二对源质一共同施予源质引力作用效果的图片将如下图《84》-3:

由于单个源质能够释放的源质引力大小相等,而源质二与源质三相对于源质一的方向相反、源质引力本身不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所以源质三对源质一释放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与源质二对源质一释放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互相抵消,故而源质一受力平衡不发生相对位移。
这样的源质引力物理效果互相抵消不止存在于源质二与源质三还存在与源质一周围的所用源质之中,其情况如下图《84》-4:

在上图《84》-4中,源质二与源质三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互相抵消、源质四与源质五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互相抵消、源质六与源质气(未在图中画出)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互相抵消、源质八与源质九(也未在图中画出)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也互相抵消,除了源质二至九外,在整个系统中还有若干在图中标出或未标出的源质对——请注意一下,在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中引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的物理单位它们是成对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在很久以后我会对这点——量子引力对——进行说明——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也将互相抵消,综上源质一受力平衡不发生相对位移。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一点在于源质六与源质七、源质八与源质九的引力抵消情况。由于源质六、源质七、源质八、源质九,它们产生的源质引力在实际作用至源质一之前由于源质引力的实际作用路径间存在能量单位、会被能量单位产生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削弱,但由于传播路径中的能量单位的数量相等,所以接受的来自于能量单位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也相等,因此它们实际作用至源质一的引力作用效果还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可以互相抵消,因此源质一受力平衡,这就是源质一不会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两个释放源质引力的源质单位与受它们释放的源质引力影响的物理单位间的距离不等,那么它们对该源质施予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还会相等吗?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图的模型《84》-5:

上图《84》-5和《76》-3一样,是从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平面图模型中截取的一小部分,我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将三个源质标记了数字“1”、“2”、“3”并将它们称之为源质一、源质二与源质三,现在我们需要分析一下源质二与源质三对源质一产生的源质引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是否相等,然后从结论而言,源质二与源质三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是不等的。
在我之前许多篇文章里我不止一次地提到,源质引力不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能使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减小的只有能量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而在模型《84》-5中,源质二实际作用至源质一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只经过了橙色能量的一次削弱,而源质三作用至源质一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却经过了橙色能量的两次削弱,因此,源质三作用至源质一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比源质二作用至源质一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多经过一次橙色能量的削弱,故而,源质三作用至源质一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比源质二作用至源质一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更小,综上,源质二与源质三对源质一施予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是不等的。
——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分析,会发现相较于源质三而言,源质二与源质一的距离更近,源质二对源质一的源质引力实际作用效果也更大,如果你能稍微进行联想,你就会发生这种力的作用方式与四大基本力中的一种很像,这种力就是“万有引力”。
源质引力不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但万有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这是源质引力与万有引力的最大不同之处,而你联系《84》-5的分析就能够理解源质引力是怎么转化为万有引力的了——假定能量单位在“绝对空间”之内相对均匀地分布,随着距离增加,由源质释放并实际作用至受力单位的源质引力传播路径中的能量单位就会正相关增加,因此源质引力实际作用至受力单位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就会负相关减少,因此虽然源质引力本身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但源质引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却会随诊距离的增加导致传播路径中的能量单位增加并因此被削弱而衰减,由此源质引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将与万有引力相当——这就是由源质引力产生万有引力的原因,至于公式等到了引力自适应性平衡协调完成说明之后我会再行讨论,这里就略过了,之后再说吧。
在大致说明完了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引力平衡情况之后,我们来简短说明一下三角塔式网络结构的受力平衡,在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中不存在像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那么直接明确的基本物理单位等大反向的引力抵消,但在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中却存在合成力抵消如下图《84》-6:

在上图《84》-6中三角塔式网络结构所含源质单位被三个源质吸引,并且由于两个源质之间的合力可与第三源质施予的源质引力抵消,所以源质单位间可以维持引力平衡。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在于,在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中,并不一定所有单位都能够保持引力平衡,由于三角塔式网络结构本身是由基本物理单位在密集空间内排列组成,所以即使三角塔式网络结构没有实现引力平衡,只要基本物理单位之间没有相对位移的空间,那么即使没有实现引力平衡基本物理单位之间也有可能会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维持住这种引力不平衡的情况进而对外表现出极强的引力作用效果。
以上,这些就是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与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的引力平衡的分析,下篇文章来说说引力不平衡的情况,最后说说引力自适应平衡协调,再说说宇宙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然后讨论下宏微观情况下的时间概念,空间专题大致就可以结束了,反正嘛,大致就这样吧,空间专题结束我可能会开始考虑做文章的整合了,毕竟空间专题是所有后续理论的基础,这方面说完的话···嗯···算了,之后再说吧。
那么就这样。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