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后浪》,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主观的粗浅的想法。

2020-05-08 07:29 作者:御琰SPARK  | 我要投稿

看完《后浪》后,很多人都表示后浪存在一些问题,我个人主要发现三点:


1.宣扬消费主义


2.不符合广大青年的生活状况


3.内容空洞,虚有煽情


我个人发表一下粗浅的观点,希望大家不要喷我(第一次投稿,非常紧张)ヽ(≧Д≦)ノ


        首先针对第一点,视频引起此争议的点在于宣传“形势大好,未来可期”,可我个人从这一点中直接想到的是“放手拼搏吧!”而不是“尽情消费吧”,个人而言,要想到后者可能是要在思维上拐一下弯的。


         其次,针对第二点,我个人认为人群的生活水平固然有分层,正因如此,理想中的生活、榜样的力量可以成为人们前行的动力  。展示当代青年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催人向上的,相反,如果反应的真是广大青年的平均生活…得嘞(´;︵;`)收拾收拾睡吧。所以在此处我们应该自省:这样的生活是存在的,我们都是年轻人,为什么他们能过上那样的生活,而我不能?他们付出了多少我们没有付出的努力?(个人的大胆猜测:结合第一点,是否大部分有消费能力的人,在追寻的却是“放手拼搏”?而有些关注“消费主义”的人是否没有能力消费?为什么别人有权利选择而你没有?为谁什么别人有能力选择而你没有?)而这也正好印证了我的第一个观点——后浪在鼓舞我们奋力拼搏,而不是尽情消费。


         针对第三点,我个人认为,情感,也是一种内容,也是一种力量,也值得青年感受并运用,而且作为宣传片,情感更应该充实。有人说应该充实信息量,引导青年结合社会问题。但正如我刚刚所说,作为一个四分钟的注重情感的宣传短篇来说,也许…(瑟瑟发抖)过大的信息量并不适合?…毕竟,如果想向青年传授知识,你必须确保他们有情绪,有意愿去接受。倘若把五四宣传片换作一名老师在台前探讨社会问题,即便针针见血刀刀入肉,恐怕当代青年中有一定人群不会有耐心看完。毕竟当代青年虽说大部分都是知识青年,但并不都是先进青年,可以用先进青年的生活鼓励他,却不能用先进青年的标准去要求他。


         这里就又引出了一个我的观点:有人说知识青年的五四精神是尖锐的批判精神,固然如此,但文化的内涵是相对的稳定,会随时代而丰富。1919年社会缺乏尖锐的批判精神,而且当时知识匮乏,知识青年基本可以等同于先进青年;如今知识丰富,大部分青年都可以算是知识青年,且有意愿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时代并不缺乏批判精神,而青年的主要矛盾已转移到“缺乏上进心”上,《后浪》无疑是针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奋发、进取”是当代先进青年锐利的向上精神。


     


        当然,《后浪》也有许多值得批判的地方。如果加上一些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不向命运低头青年,就会减小很大的争议,也显示了社会的另一层面。但总得来说,我个人觉得它并没有那么不堪。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后浪》  的粗浅观点,再次求饶保命(>﹏<),不喜勿喷,如果喜欢的话还请留个赞让我尝尝鲜(*๓´╰╯`๓)♡

关于《后浪》,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主观的粗浅的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