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和你把这场欲擒故纵的游戏,继续到底

今天,我想来聊聊歌手蔡徐坤。
蔡徐坤的身上有很多的标签,多到可以把好几排货架贴满。
但对于他自己来说,“歌手”是他最想要认领,也是他最希望大众认可的身份。自2019年起,他调整呼吸,稳住步伐,保持每个月一首新单曲的节奏,最新的那首歌叫做《Hard To Get》——“Hard To Get”这一句,可以说是歌手蔡徐坤目前最真实的写照。

Hard To Get的第一层,是蔡徐坤本人的音乐意图。先是英伦色彩的另类抒情曲《没有意外》,让台上台下互相应和,唱着“喂、喂、喂”的大家安静了下来;然后又来了一首让大家高举双手的《Bigger》——我的天,哪有一个爱豆会发这样的歌?这种纯粹的俱乐部跳舞音乐、把自己的人声压扁拉长到粉丝也难以辨别,给我摇摆其余免谈,这也太敢了吧!
当下年轻人流行的“迷惑行为大赏”,蔡徐坤必须拥有姓名。
然后再是《Hard To Get》。
当蔡徐坤在《Hard To Get》里重新回到他最熟悉的领地,也是他在《1》、《Wait Wait Wait》里最擅长的部分,用简练的Beat搭配键盘上来去自若的和声演奏,Pad的酥软搭配蔡徐坤带着Trap式的Vocal,让人感觉沉溺于幻境之中。再穿插中文词,“想说的话太多总被收回,又是喝到烂醉断片了为止”,出自蔡徐坤之手。于是,在全世界跑了一大圈,歌手蔡徐坤又回到了他的原点:《Hard To Get》是目前他最擅长的、也是目前华语音乐流行市场最能够接受的风格。
按理来说,蔡徐坤自己不会不清楚。对于一位歌手来说,你喜欢的音乐、你能做的音乐、你应该去做的音乐,通常都是歧路旅人,各领一支。
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位歌手也好,偶像也罢,大都是妥协的结果,包括对自我的妥协,对公司的妥协,对市场的妥协。可蔡徐坤却是这些年我见过的最不愿意妥协的歌手。他想要知道自己的嗓音极限能到哪里,他想要成为一个英伦雅痞,于是他唱了那首《没有意外》;无论外界怎么说(包括邹小樱怎么说),他的内心里就住着一个Raver,他要做时代的锐儿,我不管大家会不会跟着我一起跳,但我就是要用力地跳,这就是《Bigger》。


对于一般的歌手来说,我喜欢并不代表我就要去做,遵从一条最安全最保险的路,这是最大路的选择,对于我们每个平凡人来说,这就是日复一日的上下班通勤,我们走在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的路上。可蔡徐坤偏不。IKUN都说爱豆蔡徐坤宠粉,但歌手蔡徐坤却让人Hard To Get。可正是因为他的脚步之大,让人难以触及,在《Hard To Get》里面,一转身,从天堑上下来,再唱回这首歌时,我们又会觉得他是这样地如履平地。
不得不说,如果《Hard To Get》放到别的歌手身上,我们可以一阵狂吹,如何的品质之作,彰显国际化巴拉巴拉——但对于现在的蔡徐坤,他毫不费力地就get到了Trap的要诀。听《Hard To Get》就像是在大堡礁里潜游,水面之下,时间似乎停滞。“去没人的岛,摸鲨鱼的角”,这句尤其写得好。
当然,这瞬间的“安分”只是暂时的。Hard To Get的,还有蔡徐坤的音乐野心。像《Bigger》这样的本格派俱乐部舞曲,他在未来肯定会继续涉猎,DJ KUN的身份他绝不会就此收手。轻言放弃的话,这就不是蔡徐坤了。

我之前以为《Hard To Get》的MV是海天一色,也应合初夏的时节。没想到蔡徐坤把我们领到了一座庄园古堡,神秘的主人,暗夜的小丑,蜡烛台前祷告的男孩,眼睛直勾勾的女孩,盛装装扮的男爵,不需要缘由的派对和狂欢——据说这支MV也有许多蔡徐坤自己的创意,他依然还要给大家设下Hard To Get的烟雾弹。

所以,Hard To Get对于蔡徐坤——不仅是歌手蔡徐坤来说,还有这么一层的含义:他不是一个希望被轻易定义或看穿的人。
对于青年领袖蔡徐坤来说,一呼百应,他有着令所有人羡慕的影响力。但他自己却非常谨慎地对待这一种影响力。他也可以选择以一个励志偶像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他有足够支撑这一切的故事,可他却故意闪躲,在音乐里全都是朦朦胧胧的一片。我们发现,被无数年轻人推上宝座的蔡徐坤本人,他的骨子里却拒绝那个“位置”。

连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自我介绍都有被曲解的可能,所以他在大多数时间里保持缄默。
一方面,他要迎接的是莫须有的仇恨,另一方面,他又小心翼翼地、继续做他的“歌手蔡徐坤”。我经常都会觉得蔡徐坤太过拘谨了,他应该把自己更多在舞台上的那股气带到台下。我也一直觉得蔡徐坤的很多行为很难理解,Hard To Get,可后来转念一想,他代表的就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你们有天子守城门、君王死社稷的自由,贯彻文人音乐敢为天下先的自由,但我也有我的自由,真实面对自我,知行合一的自由。所以,你听蔡徐坤的歌,他从来不会在里头表达一丝“老子天下第一”、“这首歌很吊你们都给我来听”之类的意思。他只会在歌里面唱:
“我会和你将这欲擒故纵的游戏继续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