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二章-1848年至1851年的经验 I
【1.革命的前夜】
“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头两部著作《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恰巧是在1848年革命前夜写成的。由于这种情况,这两部著作除了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具体的革命形势。”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写道:工人阶级在发展进程中将创造一个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资产阶级社会;从此再不会有任何原来意义的政权了,因为政权正是资产阶级社会内部阶级对立的正式表现。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国家在阶级消灭之后消失的思想的一般论述: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的最一般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循序探讨了现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里列宁分别摘写了《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国家问题的言论。这两段关于国家的真正意义被人们遗忘了。国家的存在都是因为国内具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所建立的国家,夺取资产阶级生产资料,使其公有化,也是为了对抗资产阶级,也是因为矛盾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被人遗忘的重要部分,列宁对此做了个总结就是: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国家的这个定义,在正式社会民主党的占支配地位的宣传鼓动书刊中不仅从来没有解释过,而且恰巧被人忘记了,因为它同改良主义是根本不相容的,它直接打击了‘民主的和平发展’这种常见的机会主义偏见和市侩的幻想。”「国家是矛盾的体现,这一核心马克思理论观点被人遗忘,这个现象被列宁深刻指出,它是非常重要非常严峻的。因为它为改良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提供了生存的巨大空间,他们给国家套上一种秩序的帽子,一种民主和谐的帽子,让他们的思想在其中散步,会使人们忘记矛盾忘记斗争。」
“国家是特殊的强力组织,是镇压某一个阶级的暴力组织。无产阶级要镇压的究竟是哪一个阶级呢?当然只是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劳动者需要国家只是为了镇压剥削者的反抗,而能够领导和实行这种镇压的只有无产阶级,因为无产阶级是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是唯一能够团结一切被剥削劳动者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把资产阶级完全铲除的阶级。”「这里列宁非常严谨的进行了补充:前面说明了国家是矛盾的体现,但并不就是说让我们对国家嗤之以鼻,让我们期待国家立马从历史上消失吧。这是不辩证的,不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相反,国家在如今是非常必要的。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后,仍有大量的资产阶级残留下来,我们需要国家及国家机器去对抗资产阶级,但是这种国家必须是由无产阶级掌握,必须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镇压。」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这些用阶级妥协的幻想来代替阶级斗争的假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改造也想入非非,他们不是把改造想象为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而是想象为少数和平地服从那已经理解到本身任务的多数。这种小资产阶级空想同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观点有密切的联系,它在实践中导致出卖劳动阶级的利益。”「实际上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后,这种小资产阶级的观念时时刻刻的影响着马克思主义者,如果掉以轻心,马克思理论在这些影响下就会孕育出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本来是要坚持对资产阶级进行压迫,要使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结果却会错误认为一切能和平进行,从而掩盖阶级矛盾。」

马克思一生都在反对这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在分离和分散农民及一切小资产阶级阶层的同时,却使无产阶级团结、联合和组 织起来。只有无产阶级,由于它在大生产中的经济作用,才能成为一切被剥削劳动群众的领袖。
阶级斗争学说经马克思运用到国家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 必然导致承认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无产阶级的专政,即不与任何人分掌而直接依靠群众武装力量的政权。只有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从而能把资产阶级必然要进行的拚死反抗镇压下去,并组织一切被剥削劳动群众去建立新的经济结构,才能推翻资产阶级。”「为什么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以及怎样领导。」
“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马克思的这个理论同他关于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全部学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作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实行专政,无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