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汉音频跳跃音乐:毛不易《盛夏》

2022-09-22 16:33 作者:KioDO966  | 我要投稿

武汉音频跳跃音乐毛不易《盛夏》

背井离
共和国长的光环逐渐在东北地区隐退,这片黑土地上的年轻人,对于家乡便多了一份复杂的情绪:
留下,是安稳,是平和,同时也是平庸和普通;离开,是漂泊,是辛苦,但外面的世界总是更精彩的。
每一种选择都会有遗憾,对于毛不易来说,他是更渴望离开的那一群人。
毛不易三姨家有一个姐姐,大学时在哈尔滨念书。学校离老家齐齐哈尔不算远,坐高铁最快仅需 1个半小时的车程。现如今交通便利,姐姐每周都会回家一次,可即便如此,三姨仍会时常和姐姐念叨孩子,考得太远了,真的太远了


毛不易模仿三姨说话
对于长辈担心儿女的心情,毛不易理解,却无法全完认同,在他看来,大学就应离家越远越,他真的很想去感受一下更远的世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不易不知为何物。
小时候他除,没有任何兴趣爱好。
6岁时,妈妈把他送去县城唯一的艺术兴趣班学唱歌,对此他不抵触,但也谈不上多喜欢。他从来不觉得唱歌能给自己带来什,毕竟在他成长的县城里,歌手都被评价艺术,是大城市里才会有少数
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城男孩。
小学上语文课时,老师时常会让同学以《我的理想》为题目写作文。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会将科学家、医生、老师作写进文里,但这些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他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再后来遇见有人问他以后想考哪所大学,他会脱口而清华和北,但现实是,说这话时他连清华、北大是什么都不知道一直以为这俩是一个学
毛不易是在模板中长大的孩子。虽然性格有些叛逆,但在面对一些会影响未来的问题时,他仍会大家都这为行为准则,他不喜欢搞特殊,甚至有点害怕成为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因为喜欢动漫和日本歌曲,毛不易一度对外语很感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许是他第一个清晰的理想。
高考之前,他最想学的专业是小语种,因为想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念书,在填写高考志愿时,除了第一志愿为大连某高校之外,他将其他所有考学意向都写在了南方城市。
杭州,是毛不易最想去的城市。
一是因为离东北远,二是因为这是彼时毛不易为数不多听说过知名南方城”—考大学之前,他离开县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北京。
再三思量下,毛不易在志愿表上填写杭州师范大,因为担心落榜,他还特意将该校的志愿专业全都写满了,排在第一的是对外汉语,位列第二的是国际教育旅游管理,最的则是护理当年杭州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只招这三个专业。
高考成绩出来后,大连的高校首先公布了录取分数线,毛不易一看,没过,暗自窃喜,心里盘算着,这下终于能去南方看看了。
又过了几天,杭州师范大学来了消息:第一专业,落榜;第二专业,落榜;毛不易同学被护理系录取了。
在网上查询到结果时,毛不易第一时间将消息告知了母亲。当时母亲正坐在院子里和邻居打麻将,听见儿子考上了大学,她表现得很平静,但在听到护理专时,她还是反应了几秒,才说出了一挺好
毛不易也觉得还不错,虽然没能考上向往的专业,但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家里人身体不好,学点医学常识也很有,他对这个结果挺满意就是想去远点的地方,学什么专业也无所
几乎没有太多的波折,毛不易欣然接受了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护理系学生的结果。各大高校陆续放榜后,同学们都在网络上晒出了录取结果,毛不易也用手机拍了一张录取通知书,但在正式发送 QQ空间相册前,他还是护理三个字铺上了厚厚的马赛克。
其实心情很复,多年后的毛不易才承认,对于这个结果他有一点不甘心那毕竟不是自己的第一志
但如果能重来,他还会做出相同的事情你选择一个,必然会对另一个感到遗,人生总是事与愿违的,大家不都是这样长大的吗?
201218岁的毛不易离开东北,带着行囊,独自一人到杭州读书。
回望离开家的时刻,他坦言并没有想象中的兴奋,因为未来都是可预见的。
年少不懂事时,毛不易也曾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孩子,就像每的热血男孩一样,他也幻想过自己拥有某种超能力,虽不至于能拯救世界,却足以改变些什么。
但越长大他越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平凡。
毛不易亲戚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系,另一个则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家里人读书都不,对比之下,他则成了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从小到大,父母对于毛不易都没有太高的要求,健康、正直、有责任心、对待自己和别人都别太苛刻,他始终被告知,应该没有野心地去生活。
青春期的叛逆情绪和他的少年时代一样,短促且飞快地消失了。
回忆里炎热且漫长的夏日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南方潮湿的空气,和大雾四起的成人世界。

武汉音频跳跃音乐:毛不易《盛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