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报告”,看这篇就够了!

作为临床医生,尤其是神经内科医生,类似多发性硬化的疾病,我们会让患者完善BAEP检查。但是,少部分低年资医生常常只看报告结果,对波形图的了解甚少。这种做法是对患者、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们需要对BAEP结果的准确性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因此,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其中的一种诱发电位报告——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1、What is BAEP?!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BAEP)是检测脑干是否受损的客观指标,反映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凡是累及听通道的任何病变或损伤都会影响BAEP。

听觉通路:听神经→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群和外侧丘系→下丘和内侧膝状体→颞横回皮质听觉中枢
2、什么是正常的BAEP结果?

I波起源于耳蜗神经的外周部分,反映听神经颅外段的动作电位;
II波起源于耳蜗神经核,与听神经颅内段的电活动有关;
III波起源于上橄榄核,与上橄榄核的电活动密切相关;
IV波起源于外侧丘系腹侧核群;
V波起源于下丘。
读BAEP报告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参数:
绝对潜伏时和波幅:主要测量I、III和IV波的绝对潜伏时;由于BAEP波幅变化很大,绝对波幅测量仅供参考;
波间期:I-V波间期代表耳蜗神经到中脑之间的传导通路,正常上限为4.5ms,延长可以出现于MS、缺血性病变、肿瘤、变性病等;I-III波间期代表耳蜗神经到下位脑干之间的传导通路,正常上限为2.5ms,延长可出现于听神经近端的炎症、肿瘤等;III-V波间期代表下位脑干到中脑之间的传导通路,正常上限为2.4ms。
V/I比值:两波的波幅比值可以反映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V/I比值的正常范围在50%~300%之间,如果小于50%,说明V波过小,提示中枢可能有损害,多见于MS的早期;如果大于300%,说明I波过小,可能由于外周听神经损害所致。
下表为各波潜伏时及波间期的正常值(常常报告需要对照下表来判定有无异常)

3、常见的异常情况及其提示意义:
各波均消失:听神经的严重受损,脑死亡;
I波或I、II波之后各波消失:听神经颅内段或脑干严重受损;
各波绝对潜伏时均延长,两侧对称:双侧听力轻度下降;
I波未引出,其余波绝对潜伏时延长,但III-V波间期正常:病损可能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下段或听神经;
I-III波间期延长,提示病变可能累及同侧听神经至脑干段;III-V波间期延长,提示病变可能影响到脑干内的听觉传导通路。
4、临床上什么时候需要做BAEP?
多发性硬化:发现脑干亚临床病灶,随访病情,观察疗效;早期表现为V波的波幅减低,即V/I波幅比值减小或V波消失;也可以为III-V波间期延长,即III-V波间期/I-III波间期>1。(神经内科医生最常见情况)
听力检查(眩晕、听力下降的病人可常做)
昏迷:评估预后及鉴别损害部位。
脑死亡判定
手术监护:避免术中损伤听神经。
5、上才艺!实操康康一下。

首先,患者I-V的波形都完全显示,波幅明显,且较清晰;
接下来对比患者I-V的各波潜伏时,提示其左侧III波潜伏期延长,右侧I波、II波、III波和V波均潜伏期延长;
最后,比较波间期,可见其左侧I-III间期、I-V间期延长,右侧I-III间期延长。
根据上面的知识,左侧偏中枢传导异常,右侧外周及中枢均有异常。最终BAEP的结果需结合脑MRI等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

I-V波有显示,但左侧IV波V波分化不良,且波幅较右侧低。
结合患者基础情况(脑出血、昏迷病人),提示其预后还不算太差(至少有明显的波形显示)。
这个报告提示我们,BAEP可以作为昏迷病人预后的判断手段之一。
Tips:总而言之,看BAEP的检查报告主要看哪个波有问题,有问题的波代表哪个节段,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党静霞. (2005). 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