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九品芝麻官》(一)
2500年前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与1994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有关系吗??很多人都认为八杆子打不着,而我们熟读《孙子兵法》之后的答案是:有!《九品芝麻官》不仅灵活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和“避实击虚”的精髓,还用实例很好地诠释了《孙子兵法》的理论正确性。《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的方法,是关于“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的斗争。《九品芝麻官》讲述了九品侯补知县包龙星(周星驰饰)代表的“人性之善”(清官),与水师提督常昆(谷峰饰)代表的“人性之恶”(贪官)之间的战争。《孙子兵法》讲述的是方法,《九品芝麻官》演的是案例!!
《九品芝麻官》又名《白面包青天》,是由王晶执导,周星驰等主演的幽默喜剧片。该片讲述了“九品芝麻官”包龙星(周星驰饰)为了给一名含冤入狱的戚秦氏(张敏饰)申冤,用尽一切努力最终使无恶不做的常威(邹兆龙饰),命丧铡刀之下的故事。在电影中,包龙星(周星驰饰)与水师提督常昆(谷峰饰)两大对手之间前后进行了五次战争,《孙子兵法》在这五次战争中获得了充分的验证。为什么说是战争呢?因为输家一方是会死人的,如果包龙星输了,戚秦氏会死;常昆输了,其儿子常威会死!!
《九品芝麻官》中的五次战争分别是:第一次战争是从戚家十三口被杀,到包龙星(周星驰饰)惨败并被定罪入大狱;电影用时22分钟。第二次战争是包龙星(周星驰饰)到京城刑部尚书府花大人告状,到包龙星(周星驰)失败沦落京城街头为乞丐;电影用时3分钟。第三次战争是从皇上在凤来楼同意包龙星(周星驰饰)复查戚家灭门案,到皇上正式下旨三司会审戚家灭门案;电影用时5分钟。第四次战争是从京城第一神捕豹子头--雷豹刑场救下戚秦氏,到常威死于铡刀之下;这次战争是水师提督常昆惨败,电影用时19分钟。第五次战争是水师提督常昆、刑部尚书花大人、九品知县陈大人被囚车押运入狱,电影用时1分钟。从电影用时长短可见,其中第一次战争和第四次战争最为精彩,从最精彩的这两次战争中还可以看到《孙子兵法》是如何灵活运用,以及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对人性的洞察何其深邃。
包龙星(周星驰饰)与水师提督常昆(谷峰饰)两大主将较量的胜败,其实在《孙子兵法》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已经告诉了我们。智慧、信用、仁爱、果断、严格这五种能力,正是包龙星(周星驰饰)最终能够战胜水师提督常昆(谷峰饰)的根源所在,也可媲美战争史中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争,如三国时代的官渡之战,或者赤壁之战。“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包龙星(周星驰饰)决定了戚秦氏(张敏饰)的死或生,常昆决定了常威的死或生,所以《九品芝麻官》中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包龙星(周星驰饰)的成长、成熟历程,值得我们学习《孙子兵法》时予以借鉴。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这正是包龙星(周星驰饰)在第一次战争中失败后被捕入狱的根本原因。“不知彼”主要表现在包龙星(周星驰饰)明显不知道水师提督常昆的厉害,以及“广东第一状师”方唐镜(吴启华饰)的奸诈。“广东第一状师”方唐镜的奸诈,包龙星的爹包不同已经告诫过他,但包龙星(周星驰饰)全不以为然。并且在电影一开始,在林员外状告黄老秋的老婆强奸林员外一案中,“广东第一状师”方唐镜的奸诈显露无遗,方唐镜那“将原告打成被告,将黑的说成白的”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让包龙星(周星驰饰)已经领教过厉害,但在第一次战争中,包龙星(周星驰饰)见到三万两白银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正是包龙星(周星驰饰)“不知己”的表现,再加上水师提督常昆操纵官场,让九品知县陈百祥及时回归县衙主持审案,侯补九品知县包龙星(周星驰饰)已经必败无疑!水师提督常昆(谷峰饰)再利用包龙星(周星驰饰)急于翻案的心理,提前让知县陈百祥在验尸房布局,当包龙星(周星驰饰)进入验尸房那一刻,其被捕入狱已是必然。
在第一次战争中,包龙星(周星驰饰)惨败入狱的根源于包龙星(周星驰饰)的“不知彼不知己”,而水师提督常昆(谷峰饰)完胜包龙星(周星驰饰)的根源在于“知彼知己”,从而“百战不殆”。
( 未 完 待 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