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补充维生素D,关爱卵巢更关爱自己

2022-11-04 12:10 作者:粤智康  | 我要投稿

流行学研究显示,妇女和孕妇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

同时临床研究显示,多种妇产科疾病与维生素D状态有关,如月经周期紊乱、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妊娠期妇女面临的多种并发症(自然流产、早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的发生风险也证明与维生素D缺乏有明显关联性。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

今天要说到的也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率约为5%~10%,不同的人群发病率报道亦有不同。我国育龄人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率为5.61%,30%~5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直系亲属也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是多病因发病,从青春期迁延至绝经期,呈现高度异质性,并涉及多个系统的复杂性疾病。

PCOS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内分泌代谢、环境、种族、饮食习惯等因素。

1、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为最主要症状。

病人的初潮年龄多为正常,但常在初潮后即出现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日~6个月)、经量少或闭经。

少数病人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行经期或经量无规律性。

2、不孕:生育期妇女因排卵障碍导致不孕。

3、多毛、痤疮:可呈现不同程度的多毛,以性毛为主,阴毛浓密且呈男性型倾向,延及肛周、腹股沟或腹中线,也有出现上唇和(或)下颌细须或乳晕周围有长毛等。

4、油脂性皮肤及痤疮常见。另外,还可有阴蒂肥大、乳腺萎缩等。极少数病例有男性化征象如声音低沉、喉结突出。

5、肥胖:病人中40%-60%的BMI≥25kg/m2,且常呈腹部肥胖型(腰围/臀围≥0.80)。

6、其他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病人可出现黑棘皮症,可出现局部皮肤或大或小的天鹅绒样、角化过度、灰棕色病变,常分布在颈后、腋下、外阴、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

三、临床诊断

目前临床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是B超技术。

B超超声检查:见卵巢增大,包膜回声增强,轮廓较光滑,间质回声增强;一侧或两侧卵巢各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呈车轮状排列,称为“项链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妇女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证明PCOS的发病和内分泌变化密切相关,应当对相关的高危因素予以高度的关注并且及时采用有效的诊断技术进行确诊,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维D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流行病学、临床及动物研究均证实,维生素D与PCOS发病机制密切相关,PCOS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

还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对一些PCOS相关症状有调节作用,包括排卵障碍、内分泌改变和胰岛素抵抗。

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月经状况、内分泌状态、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增高的AMH水平、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

建议维生素D3用于PCOS的预防和治疗。

使用剂量可参考研究文献,根据患者基线25(OH)D水平而定,预防和治疗效果以血清25(OH)D30-100ng/ml为参考,同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的改变和症状体征的改善调整维持最佳效果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晓敏.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41-42.

补充维生素D,关爱卵巢更关爱自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