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到南方生活的有趣体验
俺是青岛平度人,为了上个好大学来到了南方,在这里住了近四年,有些事深有体会。当然,这些也只是俺对特定地点之间的体会,并不能代表全南方全北方,权为参考。
首先,南方真的很冷!当然,南方温度是高,但南方空气很湿,穿衣服厚也没用,透骨冷。而且俺宿舍那也没暖气,那个墙很薄,根本不保暖,跟我们北方的没法比。而且宿舍那门窗都漏风,关上也冷,还不让用电热毯,违禁,冬天简直要命😭😭
南方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对于吃了十几年馒头的我来说,那真的是噩梦。其实也不是说多难吃,就是真的不习惯,俺觉得南方大米吃的时候吃一点就撑着了,回头还饿……俺第一次来食堂时,拿了一盘大米,又去打菜,就感觉要用两个盘子好烦,后来俺仔细观察了当地人,他们都直接把菜盖在大米上,俺真的震惊,那样好吃吗?!……后来俺才知道,那叫盖浇饭,是很正常的行为……
南方比较潮湿,穿上衣服经常就感觉身上有一层水似的,桌子什么的一模也感觉像有一层水,对北方人来说真的很难受。俺在南方住了一阵子,放假回家不到两天,俺双手就干的起皱纹了,俺妈还赶紧给俺整了护手霜……
俺住的合肥,有时会连着下很长时间的雨。对于北方出身的我来说简直是颠覆三观。比如刚来那会有一天下雨了,俺有点事需要出门,就打算干脆等明天雨停了再出去办吧。室友表示奇怪俺也没当回事。结果,那场雨下了一个月,中间没停,白天黑夜不间断!!俺都养成了出门打伞的习惯,有一次俺出门打伞,走了半天发现根本没雨原来,自嘲后放下伞观察了一下路人,原来不只是我,也有几个人都习惯性打着伞……这雨真的把人下蒙了。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下雨不能是阻止人行动的理由,因为可能一直在下雨。
来到合肥,本地方言当然听不懂啦,听大爷大妈讲话,有一种俺去了韩国日本等地方的感觉。跟他们交谈,听不懂也不能非让人家说普通话,只得自己分析他们到底说了啥……有一次打听路,一个叔叔跟我说了路,我一点没听懂,问了三遍,实在不好意思问了也,三遍就听出来了什么后街的什么中心。找到地方后我才知道他说的可能是户籍中心……
就算大家都会说普通话,语言也是有差异的。俺也是出去了才知道,可能只有山东人喜欢在一句话的最后随便加上个解释。例如:上文的“实在不好意思问了也”,我们山东人感觉很正常,可能有些地方人就必须是“也实在不好意思问了”这样说才能懂。有个同样是山东的同学去买饼,人家问要啥馅,俺同学说:“不要火腿肠,不要葱也”。人家就问:“葱也是什么东西?”后来解释清楚了俺们大笑了一场。
到了合肥,好多街边美食中都有“正宗山东杂粮煎饼”,然而不得不说的是,我在山东从来没有见过那种“正宗山东杂粮煎饼”,后来回山东老家特意找过,直到现在也没在山东见过……煎饼俺们也吃,但或许俺家这边就是没那么做的吧,可能山东其他市有……
还有好多食物的差别。比如俺想吃口豆腐乳,发现南方商店都很少有卖的,震惊!那么好吃的东西真是不会享受。南方也不知道蒜臼子是啥,他们本就不大吃蒜,倒喜欢吃辣椒。还有葱,作为山东人,大葱俺可是很爱吃的,到了南方也只能找到小葱了。从平度倒合肥,食物也有一些称呼上的差别,比如我们叫蛤喇,合肥人叫花甲;豆腐皮~千张;鸡叉~鸡锁骨(ps.或许普通话就是这么叫的吧,但听到锁骨这个名我总是会联想到我的锁骨,然后就没食欲了😂),另外,似乎南方说是吃饭就是大多指米饭,而我们这里说吃饭是指吃所有东西都行的一日三餐。因为室友一次笑我成天不吃饭,我惊讶反驳说我哪天都吃饭啊!后来才弄明白,我确实成天不吃米饭……还有青菜,南方说青菜是指油菜,而我们这里说青菜就是指所有青色的菜。这些差异也是慢慢就明白了,蛮好玩的感觉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