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 必背作品
1.《山海经》:
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诗经》:
基本信息: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共305篇,约编成于春秋中叶。
别称:“诗”、“诗三百”。
代表作:《蒹葭》、《关雎》、《氓》。
内容:风(160)、雅(105)、颂(40)。
手法:赋、比、兴。
地位:①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②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
艺术特色: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多用比兴,讲究韵律和节奏。
3.《楚辞》:
基本信息:战国后期产生于长江流域一带楚国(楚地)的一种新兴的诗体。《楚辞》由屈原等作家的作品选辑而成的文集。
代表作:《离骚》、《九歌》。
特点: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地位: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浪漫主义诗风的源头。
4.《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特点:语言简洁,富有格言色彩。
地位:儒家经典 “四书”之一。“十三经”之一。
5.《孟子》:
基本信息:完成于战国中期。是一部记录孟子思想、言论的儒家经典著作。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内容:由《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组成,各分上下,共7篇14卷。
主张:“性善论”、“仁政”、“德治”。
地位: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
6.《道德经》:
道家学派代表性著作。作者老子。今通行本分上、下二编八十一章。《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
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7.《国语》:
基本信息:别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代表作:《邵公谏厉王弭谤》、《史伯对桓公问》。
内容: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的事件及言论。
特点:①分国排列;②长于记言。
地位: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8.《左氏春秋》:
基本信息: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别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
特点:历史材料丰富,战争场面记叙生动。
地位:①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②儒家经典之一,“春秋三传”之一。
9.《史记》:
基本信息:西汉司马迁所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代表作:《李将军列传》、《管晏列传》。
内容:记载黄帝时代至汉武帝时代元狩年间的历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地位:①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②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10.《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11.《战国策》:
基本信息:又名《国策》、《国事》,约成书于秦代。文章多出于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由西汉刘向编订。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
代表作:《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
内容:记述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特点:善用寓言故事个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
体例:国别体史书。
12.《汉书》:
基本信息:又称《前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
特色:①叙事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②仅记述西汉一朝史事。
地位:①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②与“前四史”之一、“二十四史”之一。
13.“乐府”:著名作品《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孔雀东南飞》。
14.“北朝乐府”:著名作品《木兰诗》、《敕勒歌》。《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15.《三国志》:
基本信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全书共65卷,《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地位:位列“二十四史”。为“前四史”之一。
16.《世说新语》:
基本信息: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共3卷,分36门类。
作者:南朝 · 宋 ,临川王· 刘义庆。
代表作:《雪夜访戴》、《咏雪》。
特点:简洁而传神。
地位:①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②是“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
17.《古诗十九首》:
作者:南朝· 萧统(昭明太子)。
地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评价: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篇目:《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等。
18.《水浒传》:
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人物:武松(绰号:行者)、鲁智深(绰号:花和尚)、李逵(绰号:黑旋风)、吴用(绰号:智多星)、林冲(绰号:豹子头)、晁盖(绰号:托塔天王)、宋江(绰号:及时雨)、戴宗(绰号:神行太保)、孙二娘(外号:母夜叉)、燕青(绰号:浪子)、杨志(绰号:青面兽)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
19.《三国演义》:
历史题材的章回演义小说,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20.《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
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白龙马。
21.《金瓶梅》:
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世情小说。
人物: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吴月娘、西门庆。
22.《红楼梦》: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23.《牡丹亭》:
也称《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
人物:官家千金杜丽娘、书生柳梦梅。
24.《聊斋志异》:
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所收作品将近500篇,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长,借谈鬼说狐,曲折地批判社会,表达理想,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
25.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6.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27.“三言二拍”:
冯梦龙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
“二拍”:凌蒙初编著,《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总称。
28.明代“四大奇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29.中国“四大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3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