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点》影评——爱与被爱
我不知道该从何谈起这部片子,直到现在写影评时,回想起男主角迈克尔拘谨善良的微笑,仍是止不住的心酸。电影讲述了一个16岁的黑人孩子,被白人家庭陶西一家接纳收养后,依靠万里挑一的运动天赋改变命运的故事。然而当我忍不住想象起迈克尔被收留前的生活,心情便久久难以平复。
电影开头的一幕令人难忘,一个身高两米,体重足有三四百斤的16岁黑人大男孩,穿着超大号的衣裤,在一所基督教学校中缓慢行走。周围的白人孩子们三五成群,嬉戏玩耍。男孩的眼神中充满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在应该在这里干什么,不知道怎么融入这个学校,怎么走到人群中去。算了,天黑之前,他还要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体育馆比赛会有剩下的爆米花,可以解决晚餐。今晚有衣服要洗,等别人洗完蹭一下洗衣机,就不用花钱。洗完衣服要快点回体育馆,晚上冷,那里会暖和一些......
电影对这个大男孩的讲述如同剥洋葱,一层一层缓缓打开,层层戳中泪点。当迈克尔被陶西一家收留,开始前所未有的“家庭”生活,我越发感到了这个男孩的不同。他的一举一动小心谨慎,吃饭不敢多拿食物,动作轻缓,怕自己庞大的身躯惊扰他人。16岁,他拥有了第一张属于自己的床,16岁,他得到了来自家的温暖。
我忍不住好奇男孩的曾经,无人关爱的童年,实在令人揪心。电影用一些零散的镜头和情节带我走近了迈克尔。父亲离去后,瘾君子母亲抚养他到六岁。这个母亲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迈克尔远离枪支毒品的侵蚀,在贫民窟的淤泥里保住一颗纯洁之心。六岁之后,他辗转于无数寄养家庭,摸爬滚打的生活着。直到在叔叔的帮助下,被基督学校破格录取。
电影有太多细节表现着迈克尔的善良,憨厚,争气,不卑不亢。这一切都浓缩在乌黑微胖的面庞上浅浅的微笑中。饥饿,寒冷,孤独,歧视,难以想象他过去的生活是怎样的隆冬。但天赐的机遇终于也还了他一个盛夏。依靠与生俱来的运动天赋和家人们的帮助,他走上了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道路。
我们总会想现实生活中不会有如此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确实如此,大部分贫民窟的孩子终会深陷淤泥而难以自拔,大部分白人也不会有这样的菩萨心肠。电影讲述的是偏偏是两个人群中的个例,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灵魂碰撞。无论是迈克尔还是陶西一家,他们有的一举一动,是人间真情,是爱。无论有多少夸张的成分,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确实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家的温馨。片名译为《弱点》,一方面迈克尔要在橄榄球赛场上保护他队友的弱点,助队友得分获胜,另一方面,迈克尔和陶西一家也互相保护了那些深藏于心的脆弱。
爱,与被爱。相聚,我们有一张幸福洋溢的合照,暂别,我们需要一个大大的拥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