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大名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守护代”究竟是什么东西?
战国大名是日本战国时代历史舞台的主角,而战国大名的主要来源基本分为四种:一是守护、二是守护代、三是国人豪族、四是下层武士。那么日本战国大名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守护代”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室町幕府在日本地方上每个令制国中任命一名守护,负责所在令制国的裁判诉讼、领地分配、征收税赋、管理兵役等事务。除了几个设立不长的探题和镰仓府之外,守护是室町幕府权力最大的地方官职。

不过由于室町幕府本质上是个领主联盟,地方上的强力守护往往也在幕府中央担任要职,有些大家族甚至还会兼任多个守护。比如室町幕府的“三管四职”七大家族一共控制了幕府六十六守护中的三十多个。

为了防止家族内斗和分裂,“三管四职”往往由一门总领(族长)一个人兼任幕府中央官职和地方守护。但这就造成一门总领分身乏术,只能长时间待在更重要的幕府中央任职,而无法行使地方守护的权力。

无奈之下,这些大家族的一门总领只能在兼任守护的令制国里任命一个“守护代(代理守护)”,代行守护的权力。“守护代”的来源主要是两种:一是一门总领身边的亲近家臣,二是令制国当地的豪族大名。

与整天待在京都的守护不同,常驻令制国内的守护代对令制国的控制和了解都比守护更强得多,更不要说有些守护代本就是当地豪族。时间一长,那些出任守护代的守护近臣也逐渐与当地豪族融合在一起。

早在应仁之乱前,很多守护就已经无法控制守护代了,最多只能收点钱而已。应仁之乱更是重创了这批待在幕府中央的守护,导致他们的守护代彻底将守护架空并将所在的令制国据为己有,成为战国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