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芝加哥大学的奇葩文书题目该如何应对?让芝大学长给你答案

2021-06-29 17:07 作者:老查留学  | 我要投稿

芝加哥大学以“烧脑文书”著称,每年都会要求申请者解答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

例如下面这些:

What’s so odd about odd numbers? How should apples and oranges be compared? And where is Waldo?
奇数有什么奇怪的?苹果和橙子应该如何比较?沃尔多在哪里?

虽然这些附加文书题目看起来“奇奇怪怪”,但是可以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锻炼自己的创造力或逻辑思维方式,并从中获得一点乐趣。

芝加哥大学2021-2022Fall附加文书题目已新鲜出炉!老查留学特别邀请主申哲学方向,并且收到招生官发邮件赞誉再三的芝大学长Watt,从学生视角出发,深度解读今年的附加文书题目该怎么"破",给拿到文书题目“抓狂”的你带来些许灵感启发!

附芝大学长Watt脆鹿故事,点击链接查看:

说实话,能录取芝大,是因为他真的很“芝大”|2021Fall脆鹿故事(10)

言归正传,下面一起来逐个“击破”这些题目:

Question 1 (Required)

How do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s you know it now, satisfy your desire for a particular kind of learning, community, and future? Please address with some specificity your own wish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UChicago.
就你现在所知,芝加哥大学如何满足你对学习氛围、社区和未来的期望?请具体说明你自己的愿望以及它们与芝加哥大学的关系。

学长解读:

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why school的文书。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就是要向招生官展示芝大的资源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你对学习氛围、社区和未来的期望。 “satisfy your desire for a particular kind of learning, community, and future” 。

因此,在写这篇文书的时候,不能只是单纯“夸”芝大或者自己,而是要解释为什么自己匹配芝大、具体在哪方面匹配。

比如,写“自己喜欢学科A与学科B的跨学科研究,高中期间做过类似的活动,而芝大刚好提供了这么一个独特的课程/项目/社团”,就要比单独写“芝大可以满足我的学术兴趣”生动得多。

一篇好的why school文书往往都是具体展现你与这所学校的“深厚情缘”,而不是临时拍脑袋做决定。

Question 2: Extended Essay (Required; Choose one)

Essay Option 1

What if the moon were made of cheese? Or Neptune made of soap? Pick a celestial object, reimagine its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Feel free to explore the realms of physics, philosophy, fantasy…the sky is the limit!
如果月亮是用奶酪做的会怎么样?海王星是用肥皂做的会怎么样?选择一个天体,自由改变它的物质结构,并探索它的含义。尽情探索物理、哲学的领域,天马行空,没有限制。

学长解读:

这道题的思路可以非常多样,同学们完全可以从自已想要申请的专业出发,联系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去回答这道题。

例如:

想要申请天体物理的同学可以畅想这样一颗奇特的星球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习生物的同学可以谈谈这颗星球的地貌特征对于物种多样性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追问,假如太阳是由一种时发光、时不发光的材料制成的,尼采还会自诩为“太阳”吗?柏拉图还有可能提出著名的“洞穴引喻”(the allegory of cave) 吗?归纳逻辑(induction)还有可能成为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石吗?

文学中,一个由奶酪或柠檬构成的月亮又会引发诗人哪些大胆的想象,创造哪些奇诡的意象?

想要学习社会学或经济学的同学则不妨大胆猜测在这个仅由一种材质构成的星球上,社会结构与经济协调机制会是怎样的?

总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脑洞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Essay Option 2

What’s so easy about pie?
馅饼为何如此简单?

学长解读:

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去思考这里的“馅饼”指的是什么,以及它究竟“简单”在哪里?

它的制作工序是否是最简单的?吃法是否是最自由的?它在数学上是否有一个清晰的空间结构?它在不同的文化里是否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馄饨、包子、塔可、披萨饺甚至三明治…它们是否都有可能是某一种“馅饼”?

哲学上,馅饼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是否是极其开放的 (inclusive) 以至于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以被理解为是馅饼的一种表达形式?这其中又是否存在着一种特殊与一般的矛盾…?

Essay Option 3

In Homer’s Iliad, Helen had a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A millihelen, then, measures the beauty needed to launch one ship. The Sagan unit is used to denote any large quantity (in place of “billions and billions”). A New York Minute measures the period of time between a traffic light turning green and the cab behind you honking. Invent a new unit of measurement. How is it derived? How is it used? What are its equivalents?
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海伦拥有能使一千搜船起航的美貌。因此,千分之一个海伦代表了能让一艘船起航所需要的美丽程度。一萨根可以用来表示任何大的量(比如数十亿)。“纽约分钟”测量的是从交通灯变绿到你后面的出租车按喇叭的时间间隔。发明一种新的计量单位。解释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它是如何使用的?它们的等价物是什么?

学长解读:

世界存在的目的是否就是为了被我们精准度量?抛开这个目的论的问题不看,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学者都为了方便交流、记录、计算与验证自己的理论而发明了无数计量单位与测量工具。

作为充满求知欲与好奇心的你,你又想测量什么?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属性是能够被测量的呢?

美、正义、智慧、热情…这些抽象的属性能被度量吗?它们之间能用你引入的这个单位相互转换吗?你测量的标准是客观准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嘛?还是像普罗泰格拉所说的那样,“人是万物的尺度?”

你的测量单位是一个基本单位吗?还是能被更加基础的单位导出?

你的单位定义是唯一的嘛?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吗?误差的主要来源又是哪里呢?

这些都是同学们可以思考的问题。

Essay Option 4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new idea" - Mark Twain. Are any pieces of art, literature, philosophy, or technology truly original, or just a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old ideas? Pick something, anything (besides yourself), and explain why it is, or is not, original.
“没有所谓的新想法”——马克·吐温。艺术、文学、哲学或技术这些领域中,创作是可能的吗?或者所谓创作只是旧思想的重新组合?挑一件东西,任何东西(除了你自己),然后解释为什么它是或不是原创的。

学长解读:

“互文性”一词最早被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

它是指 “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 或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中形成的, 因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总是浸润在该民族的文学、哲学、宗教、传统、习俗、传说等构成的文化体系之中, 同时又与世界上别的民族文化有着相互影响、借鉴、交融等千丝万缕的联系。”

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也曾说过,“任何一篇文本都是互文本,每一篇文本都是在组织与引用已有的言辞。”

如果我们的每一个思想都不是原创的,那么我们还应该肯定那些伟人 (Great Minds) 的“个人”功绩吗?法律上,知识产权应该被废除吗?哲学上,人类还存在有自由意志(free will) 的可能吗?我们应该废除“自我”这个概念吗…?

本题可以挖掘的内容还很多,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

Essay Option 5

It's said that history repeats itself. But what about other disciplines? Choose another field (chemistry, philosophy, etc.) and explain how it repeats itself. Explain how it repeats itself.
据说历史总在重演。但是其他学科呢?选择另一个领域(化学、哲学等),解释它是如何重复的,它是如何重复的,是如何重复的,如何重复的,重复的。。。

学长解读:

想写这题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

首先,这里“不断重复”的是什么?是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理论 (theory) 、学派(school of thoughts) 还是范式 (paradigm)?

其次,这些学科领域是怎样重复的?是机械式的循环,还是螺旋式的上升?两个看似重复的过程中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再次,这样的重复有什么意义?重复揭示了关于这门学科本身或者人类认知模式的哪些特点?

最后,这种重复会终结吗?人类有可能打破这种重复、获得至高的真理吗?若这个终级真理存在,我们应当满足于它吗?如果不存在,我们作为探究者又应该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求知途中无止休的重复与轮回?

Essay Option 6

In the spirit of adventurous inquiry (and 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one of our current students!) choose one of our past prompts (or create a question of your own). Be original, creative, thought provoking. Draw on your best qualities as a writer, thinker, visionary, social critic, sage, citizen of the world, or future citizen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take a little risk, and have fun!
本着冒险的精神(在我们在校生的鼓励下),选择我们过去的问题之一(或提出您自己的问题)。具有原创性,创造力,发人深省。展现你作为作家,思想家,畅想家,社会评论家,贤哲,世界公民或芝加哥大学未来成员的特质;冒冒险,祝你玩得开心!

学长解读:

放飞自我吧!但一定要记得紧扣主题,尽可能地展示一个善于观察、总结与思考的自我!

芝大的校训是“益智厚生” (Crescat scientia; vita excolatur),录取的学生也自然都是勤于发问、善于探究的深度思想者。

芝大的附加文书便是这样一个展现学生思维结构的绝佳平台。写好芝大文书的关键就是要去展现你独特的思想:你是怎么去处理一个看似很“无厘头”的问题的?你切入的角度与分析问题的过程是怎样的?这是芝大的招生官老师最希望看到的。

大家也不用囿于传统文书的格式与字数限制。往年就我所了解到的芝大文书中就有小说、剧本、证词、小品文、游戏设计、地图、说明书,甚至是数学建模!

总之,大家在写芝大文书时一定要打开思维,放飞想象,不要为形式上的条条框框所限制!


芝加哥大学的奇葩文书题目该如何应对?让芝大学长给你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