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斗】火爆全球27年,带你重温影史最帅特工系列,万字盘点阿汤哥经典之作《...

2023-08-22 03:45 作者:野生Wangisthinner  | 我要投稿

碟中谍系列的前世今生故事⬇️



正文开始……

故事开始于1964-65年间,当时正在制作电视rawhide剧的布鲁斯盖勒(Bruce Geller)诞生了写一部间谍剧的想法,于是写成了《Mission:Impossible》。1966年,布鲁斯盖勒亲自制作了电视剧《Mission:Impossible》,彼时的出品公司是Desilu。同年,派拉蒙被Gulf+Western收购。一年后,Desilu也被同一家公司收购,并将其旗下的一众大IP,如《星际迷航》,《碟中谍》等转到派拉蒙旗下。派拉蒙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将《碟中谍》这个系列发扬光大,当然《星际迷航》也成绩斐然,只是我们国内不怎么知道。

这部电视剧一共制作了7季,在播出期间赢得了无数荣誉,是金球奖和艾美奖的常客。而那首耳熟能详,由阿根廷作曲家Lalo Schifrin制作的电视剧主题曲在第十届格莱美奖上斩落两项大奖(分别是Best Instrumental Theme和Best Original Score Writing for a Motion Picture or a Television Show)。这首曲子不但在之后的碟中谍系列里被不断沿用,更是在2017年选入了格莱美名人堂(Grammy Hall of Fame).

但才华横溢,喜爱冒险的布鲁斯盖勒(Bruce Geller)并没有看到《碟中谍》享誉全球的那一天,他在1978年驾驶飞机时失事,享年只有47岁。

1988年,美国编剧公会罢工,以对抗当时的美国电影和电视剧协会。由于缺乏新的剧本,美国广播公司(ABC)重拾起《Mission: Impossible》。ABC原本只是想翻拍1966年的电视剧,不过随着罢工的结束,他们开始制作新的故事线(也就是制作续集)。而为了省钱,这部剧全程在澳洲拍摄。不过这部剧并没有延续1966年那版的风光,在播出了两季之后就遭到了腰斩。两部剧都曾由台湾电视公司引进,一开始的译名是《赴汤蹈火》,后改名《虎胆妙算》,而1988年版本为《新虎胆妙算》,并有中文配音。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吉姆在其后的电影中被颠覆性改编,遭到了一众电视剧死忠的口诛笔伐。

1993年,已然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汤姆克鲁斯与前经纪人宝拉瓦格纳(Paula Wagner)共同成立了电影制作公司“Cruise/Wagner Production”。

一直自称是电视剧粉丝的汤姆克鲁斯希望将其电影化,以为自己的电影公司开个好头。而传言派拉蒙也一直有将这部电视剧电影化的计划。最终双方一拍即合,但电影的拍摄却一波三折。电影一直传言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薛尼波勒(Sydney Pollack)执导,不过最终导演是布赖恩德帕尔马(Brian De Palma),后者以拍惊悚,悬疑电影而闻名,所以他希望将电影拍得悬念丛生。于是电影的故事线和剧本被反复重写和修改(包括两次对剧本直接推翻了重写)。而这部电影的编剧阵容也十分豪华,包括

l 大卫科普(David Koepp),先后参与了侏罗纪公园(1993),以及后来的侏罗纪公园2(1997)和02年蜘蛛侠等

l 罗伯特汤(Robert Towne,音译。。。),在47届奥斯卡上因为《唐人街》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这部电影在影史上举足轻重

l 史蒂芬·柴里安(Steven Zaillian):《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本创作者

这部电影最后投入巨大,多次追加预算(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汤姆克鲁斯经常有许多一拍脑门的决定,导致预算经常花超),最终一共花费了大约8000万美元。加上汤姆克鲁斯的卖力演出(比如著名的餐厅场景汤姆克鲁斯为了拍摄效果拒绝使用替身)和“全程参与”。虽然电影得到了一定的批评,比如对吉姆的颠覆性修改,故事线在当年过于复杂,各种导演与汤姆克鲁斯不合的传闻(导演曾经多次抱怨汤姆克鲁斯指手画脚和临时改变主意)等等。不过这份诚意之作观众还是买账的。电影最终获得了1.8亿的北美票房(排在当年第三位),和4.57亿的全球票房(也是第三)。而在那个租电影看的时代,后续又拿到了超过8000多万的租赁收入,可谓是商业上的大成功.

而在两年后的1998年,Ocean software发布了同名电子游戏。这款电子游戏有着自己独立的故事线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发布了不到8个月就卖出了超过100万份游戏。

汤姆克鲁斯一向希望在电影制作中有话语权,并因此推掉了很多重量级电影,包括传的沸沸扬扬的差点成为《钢铁侠》这件事。有意思的是,最近在宣传《碟中谍》的时候,还真有记者问了这个问题,汤姆克鲁斯肯定否认这个传闻了。

而在碟中谍这个系列中,作为制片人和主演的汤姆克鲁斯,将他的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而这部电影基本奠定了整个系列很多不变元素:如满世界取景(导演说这是汤姆克鲁斯的主意,预算花超跟这个很有关系),标志性的从天而降,永远陪着汤姆克鲁斯的卢瑟(文·雷姆斯饰演,虽然第四部只是打了个酱油。Ving Rhames在那个时候又高又瘦,长的很像篮球之神乔丹,不过后来两个人都发福了,Ving发福的更厉害些)等等

第一部巨大的商业成功使得第二部变得顺理成章。这次由我们熟知的吴宇森导演执导。彼时吴导已经在好莱坞打拼多年,据他自己回忆说这段时间束手束脚,很不愉快。不过1997年上映的由派拉蒙公司联合出品的《变脸Face off》为其赢得了满堂彩,其后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与汤姆克鲁斯的合作。加上汤姆克鲁斯一直很欣赏吴导的动作电影,更希望《碟中谍》往动作电影方面发展。关于这个方面,汤姆克鲁斯功成名就之后疯狂爱上了机车,驾驶飞机这类刺激运动,所以想把电影往动作电影上靠拢估计跟这个有关。于是在巴西拍摄一部广告片期间,吴导收到了汤姆克鲁斯的来电邀请,二人开始合作。

第二部《碟中谍》由罗伯特汤继续担任编剧。罗伯特汤本人与汤姆克鲁斯和派拉蒙都合作很多,并拉来了《星际迷航》的两名著名编剧罗纳德摩尔(Ronald Moore)和布兰农·布拉加(Brannon Braga)谱写故事线。可以说是大量启用了派拉蒙的班底。

第二部投资1.25亿,最终拿下了2.15亿的北美票房(同年排第三)和5.65亿的全球票房(同年第一)。不过在口碑上扑街,被很多影迷称之为系列的底线,以至于很多人除了汤姆克鲁斯的耍帅和秀身材镜头,其余的什么都不记得。有很多电视节目曾提到吴导说自己没什么话语权,大事小事皆出于汤姆克鲁斯的报道。考虑到汤姆克鲁斯本身是制片人,主演,和派拉蒙的关系以及巨大的吸金能力,这件事应该并非空穴来风。更主要的是,这件事并不是只发生在吴导身上,多名导演都抱怨过。不过这部电影还是有很深的吴宇森烙印,比如大量的枪战(手持双枪),白鸽,和慢镜头等等。

话说吴导在拍完《碟中谍2》之后,其实也拿到了很好的资源,其后参与了

《风语者》,《防弹武僧》(美高梅合作)和,

《记忆裂痕》(与派拉蒙和梦工厂合作)三部电影。

而在这三部电影中,吴导都担任了制片人。这三部在投资上都算的上是大制作。不过都没有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都赔钱的委婉说法),吴导与张家振一起黯然退出美国,让人唏嘘。

《碟中谍》这个系列做为摇钱树,派拉蒙肯定希望赶紧筹拍第三部。不过第三部却戏剧不断,一开始汤姆克鲁斯选中了的拍摄了《异性3》《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的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不过后来被放了鸽子。后者说要跑去指导《狗镇之主》(不过最后也放了他们鸽子,去指导了《十二宫》)。随后,汤姆克鲁斯选择了导演乔·卡纳汉。这位著名的独立电影导演希望塑造一个完全另类风格的《碟中谍》,他自己说要让电影更“朋克摇滚”一些,而不想拍所谓的大制作。鉴于当时大制作盛行(如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他的这些风格与派拉蒙很难统一,在工作了15个月之后,他最后退出了电影制作(乔•卡纳汉很有性格,像这种中途退出电影制作发生了不止一次,他自己有个访谈提到过,不过那个视频我后来没找到)。而这期间,还有几位演员决定参演但最后也没有出演,如凯莉·安妮·莫斯(《黑客帝国》里的崔尼蒂),以及寡姐斯嘉丽。不过有意思的是,劳伦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参演了碟中谍第三部

不过派拉蒙和汤姆克鲁斯迅速找到了替代人,就是导演J·J·艾布斯(J.J. Abrams).他在其后的四部《碟中谍》系列电影中全部参与制作,其中在四五六部都担任制片人(坏机器人(bad robot)就是他持有的公司)。他因为成功执导了电视剧《双面女间谍》和《迷失》(都是Bad Robot制作的,所以JJ艾布斯可不只是个导演这么简单)而被看中。有趣的是,汤姆克鲁斯的表弟William Mapother就是《迷失》的剧中演员(剧中角色也叫伊森),不知道他在其中是不是曾牵线搭桥。不过J·J·艾布斯很有才华,他后来成了唯一一位即执导过《星际迷航》(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又指导过《星球大战》(第九部)。而编剧这次变成了艾里克斯·库兹曼(Alex Kurtzman)和罗伯特奥利奇(Roberto Orci)这对搭档。如果分不清这两个人,只要记得Alex是戴眼镜那个就好了。他们本身和J·J·艾布斯就常年合作。后来也写出了《变形金刚》和《神奇蜘蛛侠2》等为国内熟知的作品。

不过原本计划于2004年上映的第三部被迫延期了2年,直到2006才上映。而就在这段期间,汤姆克鲁斯先后发生了多起事件(如在欧普拉秀上跳上沙发,以及“困在衣柜里”事件等),严重影响了他的声望,加上06年大作云集等各种原因。花费了1.5亿制作费的第三部,在北美取得了1.34亿的(同年排14位)和全球3.97亿的票房(排在同年第8位),票房为系列低点。不过饰演反派欧文的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贡献了令人难忘的精彩演出。而从这一部开始,《碟中谍》系列开始与许多中国的电影出品公司合作

第三部只是一个小插曲,无论是派拉蒙还是汤姆克鲁斯都不可能放弃这个大IP,于是在2011年,第四部《碟中谍幽灵协议》重装归来。这次的两名编剧都是常年与J·J·艾布斯合作的编剧。

插一句题外话,与国内不同,编剧在好莱坞是很有地位的。很多编剧都身兼着制作人啊,导演这样的位置,因为他们是把控故事的人。

而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此前虽然在动画电影领域富有名望(《超人特工队》的导演),但从来没有执导过真人电影,启用他不可谓不大胆。布拉德伯德本人在好莱坞名声很差,很差的原因在于他做事精益求精,甚至有点吹毛求疵,所以一直不被资本和业内喜欢,不过却和汤姆克鲁斯十分相合(汤姆克鲁斯性格里也有点这样)。布拉德伯德最终证明了自己,他在电影中加入大量的特效和幽默元素并且以IMAX上映。使得制作出的电影无论是在口碑上还是票房上都达到了系列的顶峰。而其中在哈利法塔外部攀爬和沙尘暴中追逐的桥段为很多影迷所乐道。而第四部最终取得了2.09亿北美(第七位)和6.95亿全球(第五位)票房佳绩。


从前三部来看,这个系列一开始有个鲜明特点,就是除了卢瑟大叔陪着你(第四部打了酱油),从来都是每一部换一拨人(就连妻子也不例外,不过米歇尔莫纳汉在第四部来客串了一把)。不过从第四部起,这个情况得到了改善,杰瑞米·雷纳(Jeremy Renner饰演威廉·布兰德)参演了两部,第六部因为与漫威的合约而被迫放弃出演。西蒙·佩吉(Simon Pegg饰演班吉·邓恩)出演了后面的四部,被大家戏称为真正的“女主”。丽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饰演伊莎·浮士德)出演了后面的两部,加上一直陪着大家的卢瑟大叔,伊森终于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班底。

有着上一部的良好口碑,《碟中谍失落国度》在2015年如期到来,剧情上承接上一部。这一部由《侠探杰克》和《明日边缘》的导演克里斯托夫·迈考利(Christopher McQuarrie)指导,他在这两部电影里都与汤姆克鲁斯合作。他本身也是位著名的编剧,其作品《非常嫌疑犯》还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克里斯多次与汤姆克鲁斯合作,显然大家合作非常愉快。第五部拿到了1.95亿的北美(11位)和7亿的全球(8位)票房,再次刷新系列票房记录。而在最新一部的《碟中谍:全面瓦解》中,克里斯一人身兼导演,编剧和出品人数职,可谓参与度极高。

在目前的好莱坞市场,《碟中谍》算是系列电影的异类。每部电影的周期都比较长,而且每一部算制作精良,这在好莱坞这个市场上是不多见的。而汤姆克鲁斯这么多年其实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票房号召力。《碟中谍:全面瓦解》已经取得了1.9亿的北美和超过5.3亿的全球票房,中国内地在第四部和第五部分别贡献了1亿和1.3亿的票房。



【阿斗】火爆全球27年,带你重温影史最帅特工系列,万字盘点阿汤哥经典之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