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何找到合适的人选?--超级面试官
我曾经面试过一名销售,简历很出色,某985大学本科毕业,专业是国际商贸英语,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我们所在的行业担任销售一职,已经有15年的行业经验。面试过程中表现得很自信,对我们的问题对答如流。我突然感觉到此人不仅可以做一名销售,说不定还可以培养成我的接班人,我是个不太介意下属在业务能力上比我强的人,所以我觉得此人很适合,于是就推荐此人进入了最后一轮面试。最终他顺利通过了HR和我老板的最后一轮面试,顺利入职。
入职以后的两个星期,由于在处于入职培训的前期,我没有安排过多的工作给他,他表现得也一如既往的自信。后来,我把上一位离职的销售的工作逐步交给他做,这时他能力上的严重不足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时我们行业正经历着半导体的缺料,需要做一些现货采购,那么这就需要客户支付额外的现货采购费用,客户自然会要求我们提供每颗物料的详细信息,比如物料前后的价格,购买数量,用到产品上的数量等等,然后才能决定是否要支付我们额外的费用。作为一名老销售,他连基本的Excel表格(里面会用到一些简单的公式)都做不出来,自然无法给到客户满意的证据。一时间,我天天和他加班弄这些信息,我感觉他的能力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问啥啥不会,我的职业生涯中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惊到我了。其实我对候选人可能会出现能力上的差距会有一些思想准备,但没想到差距会有这么大。
虽然面试环节有公司的HR同事参与,但是平心而论,大多数情况下,HR同事不是火眼金睛,如果主管部门的领导不重视“选对人”这件事,大概率不会有好的结果。选对人也好,选错人也罢,其结果都是由用人部门的领导来承担,HR同事是没有压力的。所以部门主管需要把这件事情作为一项及其重要的事情去做,甚至上升到战略高度。而我恰恰是因为不够重视。
人是我选的,我得解决问题,经过两个月的观察,怎么教他也没用,短时间是他是无法达到我要求的,我们不能抱有人在短时间内会有很大的改变的想法,有时候人是无法被别人改变的。我果断地和他友好地协商让他离职,经协商,最终我同意他延期两个月的要求,最终他离开了公司。选错人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对公司对个人都是消耗。这让我开始把选对人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结合我的工作实践,加上我看的一些书,我分享几个要点给到大家,以免大家走弯路。
“选对人”的主要有三大步骤:
第一,识别出什么样的人是你需要的和什么样的人一定是不能要的,这点非常重要。有一种工具叫“人才画像”,它可以体现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能要。待会我会具体地讲人才画像。
第二,通过什么方法辨别这个人是我们需要的和这个人不能要,就是面试技巧。其中包括仔细检查简历的重要信息,候选人问题的设计技巧,特别是工作的经历和经历中他做何表现和反应。还需要识别候选人的哪些话可以相信,哪些话可能有虚构的成分。
第三,录用前的准备和发现选错人了所须的补救措施。录用前必须做背景调查,而是背景调查要注意实效性,不能蜻蜓点水。如果前面的工作都做扎实了,在试用期内还是发现选错了人,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或仁慈的心态,要果断地让其离职,并做相应的赔偿。
好了,三大步骤介绍完了。我来重点分享一下人才画像。
人才画像里面有岗位工作重点、岗位关键挑战、任职资格、能力素质、什么样的人一定不能要,什么样的人优先考虑等关键内容,其中能力素质又包括了知识、技能、关键历练、胜任力等重点特质。下面的这张“画像”,你就知道是什么样意思了。

"人才画像"的内容我参考了曾双喜写的《超级面试官》,我建议大家有兴趣去读读这本书。至于面试环节的问答,里面的学问很多,无法在此篇文章里逐一描述。以后有机会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