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韩信|王的盛宴】战神韩信“国士无双”

本视频以韩信角色为主导,基本按照剧情走向,结合BGM的氛围,非完全符合史实。此外本视频还原了因电影时长限制而没有被剪进去两个片段:
一是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计策,假意巡游云梦,实则抓捕韩信。


另一个被删片段是萧何、张良、樊哙等人围绕“要不要保护韩信”的问题展开激辩的场景,萧何坚持要保住韩信,他认为一旦开了杀功臣的头,下一个被除掉的不是他就是张良。萧何力保韩信的理由不单只出于袍泽之情,更是为了自保。但迫于吕后的权势,最终不得不忍痛亲自将韩信送上绝路。

角色分析:
韩信自幼不招人喜,多次被人侮辱,连漂洗衣物的老妪都瞧不起他,他先后投奔项梁和项羽,都不曾被重用。所以当刘邦听从萧何建议,拜他为大将军时,他有一种对刘邦肝脑涂地的信念,并自以为是的认为刘邦对他惺惺相惜。

后韩信不愿从蒯通计,与楚、汉三分天下,在犹疑之间错失良机,最后不但失去了地位,还失去了性命。私以为,韩信对刘邦的愚忠,是一种幼稚的政治思维,这个人很直接纯粹,却不明白膨胀的权利能碾压一切忠义仁孝,君王本就是踏万千白骨而上的孤家寡人,刘邦与韩信之间,从始至终都没有过真正的信任。
《王的盛宴》全员演技在线,饰演“韩信”这个角色的演员张震先生,通过传神的表演,细微的眼神变化,表现了不同时期韩信的心理状态。投奔刘邦的少年韩信,眼里有光,心中有信念。赴死之时,只有无限悲凉。


韩信赴死前那场戏是最精彩部分,演员于无声中把“兔死狗烹”的悲凉感演绎得淋漓极致。萧何宣布吕后宴请旨意,韩信知是阴谋百感交集,眼神由怀疑(吕后为何宴请我?),与萧何眼神交流之后,嘴角稍微一动,似笑非笑,轻点头,眼中有了然于心(陛下要杀我)的悲哀和不甘,转而认命。转头看一眼张良(张良),眼神转而凌厉,他深知张良必定参与了对自己的“阴谋”。而一句“韩信兄”,韩信转而释然,命运不是一个张良能左右的,他位高权重,无论如何对帝王来说都是威胁,必死无疑。





剧情分析:
关于韩信是否真的造反,《史记》中语焉不详。路阳导演在《王的盛宴》中,对韩信之死有这样独特的解读:吕后在刘邦面前利用刘邦对权利掌控的欲望,谎称韩信与张良合谋造反,使犹疑间的刘邦终于对韩信痛下杀心。会见张良时,利用张对刘邦的忠心,坐刘邦步辇以示高祖欲杀韩信之意,并夸大韩信想要改变现状的危害,以“张良们”不愿放弃荣华富贵、再生战乱为由,说服了张良。对萧何采用权力压迫,用一部空白档案逼萧何就范。吕后篡改历史,隐去韩信鸿门宴救刘邦的过程,并在韩信未有任何动作情况下,定了他莫须有的谋逆之罪。吕后杀刘邦是为削弱刘邦势力,利用横亘于刘邦和韩信之间的互不信任,使刘邦在犹疑之间,导致韩信被杀死。《史记》中记载“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的这种矛盾心理。
楚汉之争这个题材很多人拍过。电影拍得很不错,每个人物都很丰满,故事情节贴原著《史记》。镜头在回忆和现实中来回切换,穿插刘邦与项羽,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命运纠葛。每个历史关键场景讲述很到位,韩信之死的缘由也在缓急之间讲述很清楚,让观众了解到了不管韩信有无造反都必死无疑,而吕后又是如何成长为这般杀伐决断模样的。影片开头埋了伏笔,戚夫人握住刘邦的手,刘邦看到吕后来,立刻松开了手,可以看出刘邦怕吕后。到最后,刘邦已经无法抑制吕后势力,刘邦死之前的独白表明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