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1900~1945年间潜艇发展(白鱼级潜艇)

白鱼级潜艇

排水量:水上为1501吨;水下为2375吨
全长:95米
全宽:8.32米
武器装备:10枚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6枚置于船艏4枚置于船尾;24枚鱼雷;一门毫米102口径的甲板炮两挺40毫米口径机炮;两挺12.7毫米机枪
推进:4026.8千瓦(柴油);2043.2千瓦(电池)
速度:水上为20.25海里/小时;水下为8.75海里/小时
船员数;60人

白鱼级潜艇美国海军生产过的最大级别的潜艇而在数量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有131艘白鱼级别的潜艇被生产了出来。其中的10艘在建造周期的末期被取消生产,因为当时战争已经结束在望。在建造过程中,从第一艘的白鱼号(Balao)到最后一艘的蜥蜴号(Tiru),时间跨度从1942年4月,即该级别的首舰被定制,一直延续到了1947年,即最后一艘该级别潜艇加人服役。白鱼号潜艇自己的作战经历也从1943年7月一1945年8月。在这期间,它完成了10次战斗巡航,并以一份良好的记录结束了它的战争历程。它共击沉7艘日军舰艇,总计排水量达到了32623吨,另外还用炮火击沉了排水量共计11177吨的各类敌军小艇。总的来说,作为在战斗的最后18个月里在海中漂流的为数最多的潜艇,白鱼级潜艇在所有的冲突地区多次成功地完成了巡航任务。尽管如此,其肖后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9艘潜艇、将近600人在对敌作战中牺牲。在全部潜艇作战的事迹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英雄主义事迹和史诗般的生存故事,这也为很多电影提供了忠实于生活且跌宕起伏的故事题材。被人们熟知的就是2004年在珍珠港成立了海军损坏控制训练中心一事,这件事则起源于1943年12月出海的白鱼级潜艇长嘴鱼号(BiMish),这艘潜艇也在后来引发了对于损害限制的大量研究。这艘潜艇在一次和日军的作战中成为了一道迷题,由于深水炸弹的不断袭击,潜艇发生了漏水,而艇内的指挥官和高级军官在袭击中都失去了行动能力。攻击还在不断继续,23岁的上尉查尔斯·拉什(Charles Rush)接管了潜艇的指挥工作,他冒险将潜艇下潜到测试深度以下51.8米的水中,一待就是12个小时。同时,首席电气技师军士长约翰·D.兰德尼克(John D.Rendernick)召集了一支紧急维修小分队,通过向艇艉轴管中泵人油脂来减轻因严重泄漏的管道而产生的海水倒灌问题。后来在6名手下和液压千斤顶的帮助下,他重新复位了被水流冲离基座的左舷主引擎。当持续升高的温度到达艇员们的承受极限时,兰德尼克指示他们将湿毛巾缠绕在自己的额头上。这些举措加上拉什面对潜艇周围持续不断爆炸时所展现出来的冷静指挥,潜艇免于危一难,同时也保住了艇上船员的性命。更为关键的是,拉什还将他的潜艇重新驶回了原先的位置,隐藏到了一片海面浮油之下,这一招骗过了海面上的日本驱逐舰,让他们误以为潜艇已被摧毁。在二战结束后,许多尚存的白鱼级潜艇都进行了大量改造,从内部到上层建筑的改良使得这些潜艇在多年以后依然能够维持运行移在1970年美国开展了一项安全援助计划,白鱼号潜艇就是被销售给土耳的大批潜艇中的一员,它被赋予了布拉克·莱斯号(Burak Reis)的新名字,这艘潜艇一直在土耳其海军中登记在案,直到199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