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董宇辉的人生思考(二)董宇辉读《相信》的感悟

2023-04-08 18:41 作者:永远追梦的一颗心  | 我要投稿

《额尔古纳河右岸》董宇辉读三遍不同的感悟

这本书,你用一下午的悠闲时间就能看完。它里头描述的东西也特别的多。我曾经在给大家讲到对我影响特别多的《平凡世界》的时候,我说到了第一次看,第二次,第三次看有不一样的感受。那我今天也用这种感受给大家介绍一下《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觉得《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名字,首先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河的右边儿。第一次说到山,说到水的时候,中国人的反应是什么?是《论语》里头孔子写过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偏爱这种大山大川。因为在山川之间,我们能够明心见性,最终想明白了九万里悟道,最终诗归田园,所以对饮红尘,然后沉醉在自然的美景里头,流连忘返,就像陶渊明写的“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所以每当读《右岸》,我的内心就会燃起一种强烈的难以言表的,然后不知所以,但是一往情深,无法停止,也无法熄灭的一种强烈的对自然的爱。每当想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就会想到那里驯鹿逐苔藓而栖,月光下萨满起舞,繁星低垂于夜空,篝火旁人们载歌载舞,饮酒欢唱直到天亮。然后天亮的时候,大家又知道,在漫山遍野森林之间弥漫着那个薄纱一样的雾,当阳光穿破那一层薄雾的时候,就是山林苏醒的时刻。然后那你想一下那一刻,我们置身于那样的山前平原,我独身立于旷野之中无人的江边,然后对流水诉说心事,然后给山峰寄托哀愁,就是自然给人的那种美感,是无法用语言彻底描述的。大家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当然呢,如果是一年四季,大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之前,给大家介绍过那种感受,就是如果你曾经有幸在这样的地方短暂生活过,你知道只要春来就会草木发芽,然后大地回春,冰雪融化之后呢,泉水淙淙,花开遍野,蝶飞蜂舞,非常的美。如果到了夏天呢,因为阳光照射热量足够万物生长,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偶尔疾风骤雨,但是疾风骤雨之后,夏天的夜晚夜风清凉,等到深秋燥热逐渐散去,然后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回到南半球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北半球遥远的山林里看到色彩斑斓,万山金黄,全都是叶子。如果等到冬天,寒风骤起来,自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寒风将这一片土地上带走一切生气,万物肃杀之时,然后月光清冷天,天地一白,因为大雪封山嘛。当你感受了这一切的时候,然后你再想,这一切自古以来就已经在这样慢慢的旋转了,天体行星的浪漫在于我们只是其中转瞬而逝的,甚至可以忽略不值一提的一个瞬间。但是自然从未改变过,所以岁月流转,人来人往,这些是无可转逆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额尔古纳河缓缓奔流,地久天长。这种感觉用怎么样更好的描述呢?应该是1079年吧,当时苏轼被贬于湖北,然后就在那里写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词儿,这个词儿直到现在我们都非常熟悉,到现在应该有944年了。所以944年前寄情于另外一番山水的这个子瞻啊,题目写下了这样一个经典名篇,到现在我们都知道叫“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就是人在辽阔的、壮美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将你包裹其中的自然景色面前会发出的一种由衷的感叹。我们嘴笨,说不出来其中的一二,但是子瞻可以,所以直到现在,为什么《赤壁赋》仍然会让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是你初次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你感受到的是自然的,丰富和沧海的巨变。

当然你再次,读到这本书你会发现他,有着跟《百年孤独》一样的那种荒诞离奇感,它通过那种荒诞和离奇感,通过故事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可能那些难以被语言描述清楚,但是又及其难以被忘却的故事。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父亲是非常技巧熟练的猎手,远近闻名,孩子们从小在他的培养下走入山林。人们在自然中获得,当然也在自然中逝去,一次意外的暴雨,一次突发的闪电可能带走你亲人的性命。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人们会在山野中相遇,也最终在山野中分离。人生的很多机遇都是出乎意料的出现,然后也毫无征兆的消失,像极了我们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人。后来长大了,我们才发现,原来人生中真正最重要的那些相遇和分离,从来都显得漫不经心,它不刻意,没有人安排,也没有人设计,来就来了,走也就突然走了。恍惚,特别的恍惚,在极度的恍惚之间,我们就完成了关于生命几乎最重要的体验,就是别离和遗憾。命运会在暗中画上一条线,但是我们不愿意服从。我们一直拧巴的走在故事的另外一面,然后挣扎着较劲着。你会发现命运它有一个颠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人和人之间爱恨都简单,然后聚散也都随缘。你回忆一下你的青春到现在你有突发奇想的爱过一个人,爱的由衷,爱的热烈,爱的痴狂,爱的深情,你后来也毫无原因的就恨之入骨,恨的她不能早点消失,恨的她恨不得永远不要再见。所以爱恨都简单,然后聚散也都随缘。有的人说走了,你以为那次她跟以前是开玩笑一样,结果真的就走了。爱恨都简单,然后呢聚散都随缘,这是人生颠扑不破的一个真理。你发现很多时候话到嘴边,欲言又止;很多时候就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很多时候欲拒还迎或者欲语还休;很多时候就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所以我们小时候听那个歌词,看的是MV,听的是调子,长大之后突然听着歌词,你就泪流满面,你听歌里说,歌词说得多好,如果当时我们能不那么倔强,现在就不这么遗憾。后来,你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歌词告诉你说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 时不我予的哀愁。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这种感觉。所以成长之后,关于这种突然消散的爱恨或者毫无征兆的相聚别离,我们最后学会的一句话就是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因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以最后就只能说平安喜乐,愿你顺遂健康,这是你第二次再读这本书,你会感受到的东西。



然后等你第三次再看的时候,你会对其中的一些片段印象极其深刻,然后被他所打动。我第三次在看这套书的感受就是技术走得太快,但人却走得太慢。一方面呢,在你每次回到乡下那个村庄,你从小在那里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没有过多的电子产品的干扰,也没有互联网和高科技,那个时候你感觉到就是阳光明媚,蝶蜂飞舞,放学之后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有不会变老然后能够跟在你身后的外婆外公以及爷爷奶奶。但是现在你再回到那个村庄,你发现村庄好像没有变,爷爷奶奶生活方式也没有变,但是外面的世界变了。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的时间,按照现代生物学家说已经600万~700年万年了。从非洲开始,我们驯化粮食也有1万年的历史。在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提到驯化小麦,当然中国人驯化水稻也是大概是1万年了。但是那么长的时间里头,我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天吃饭只能这样,然后直到大概500年前,人类的技术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说对于一切来说,可能对于一些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近100年内,甚至对于一些地方人来说是近50年内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始了。当这些变化开始的时候,他们原本沿袭了千年的生活习惯被迅速的改变了,这种改变速度太快,以至于人是无法适应的,就像汽车的加速度,如果快到五秒以内的时候,你一脚油门踩上去,人会有眩晕感,因为那血会推到身体后半部分人会晕的,就像现在技术进化太快,那些人会无从适应一样,当沿袭了千年的生活习俗突然几乎是瞬间被扭断的时候,人会身体上感到肉体一般的疼痛了,因为这无可避免,这种剧烈的疼痛给人带来那种撕裂般的伤害,就像汽车加速太快,你大脑会眩晕几秒一样。你知道直升飞机如果加速度太快了,有时候人会眩晕。因为突飞猛进,因为摧枯拉朽,因为日新月异,所以现代文明里有时候会势如破竹。在今年过完年的时候,有很多人离开了乡村,又回到城市北上广深高楼大厦的时候会拍一个视频,奶奶送完了所有人,院子里还留着鞭炮燃放完之后那些红色的火药皮的味道,空气里还有火药的味道的时候,奶奶就坐在台阶里,然后对着天空发呆,晒着下午已经不太热的太阳,然后就会配一个非常舒缓的音乐,说“你说他在想什么,你说我不在日子她是怎么过的那种感觉?”这就是我读这本书读到第三次,我内心的这种感受的。被遗忘的老人,还是按照过去的生活方式生活。

董宇辉的人生思考(二)董宇辉读《相信》的感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